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班版画活动是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自主起稿、制版、拓印的艺术活动,具有造型自然、构图灵活、纯朴稚拙的特点,受到幼儿的喜爱。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以粉印、油印版画为主,简化了创作流程,让幼儿在版画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审美能力。
一、大班幼儿版画活动的设计思路
1. 题材萃取——重情重趣 以生活为创作源泉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们在版画题材上就从生活中来,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突出选取幼儿有情感体验的、幼儿感兴趣的素材。
(1)蓄势待发——与主题结合。主题教学内容就是很好题材之一。在一个主题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也是幼儿最想表达,最有东西表达的时候,他们蓄势待发。我们选取主题教学中适宜表现的题材,给幼儿提供表现表达和创作的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进行了“爱妈妈”的主题活动后,让幼儿为自己的妈妈用版画的方式创作一幅画像,他们创作的热情就一下子被点燃了。幼儿都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去,画出心中最美的妈妈。
(2)有感而发——与生活同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熟悉的日常生活,细细品味,会发现生活中蕴藏了很多的快乐。我们在选择版画创作题材时,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亲身感知和体验过场景、事件和人物,让幼儿有感可发,有画可画。比如在假期里,幼儿有很多的有趣、快乐的经历。我们组织幼儿用版画创作的形式来表现,有的画了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有的画了看烟花。
(3)厚积薄发——与经典对话。幼儿从多角度去欣赏不同大师的经典作品,他们对版画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对于大班幼儿创作版画,欣赏是创作的起点,看看经典的作品,讲大师的故事,感受不同的风范,可以提高幼儿对版画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与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去对话,厚积薄发,幼儿的作品中会融合自己的心境、自己的感受,作品便会因此而闪光。
2. 手法运用——有色有墨 以彩色为主打基调
版画的手法丰富多样,粉印的效果五彩绚烂作品呈现各有奇妙,油印的效果是黑白对比明显,妙在其中。
(1)五彩绚烂——各有奇妙。粉印版画一般在吹塑板上,用铅笔等工具在表面刻画出图形,“版”绘制好后,涂上水粉颜色即可印制在黑色卡纸上。比如在创作版画《美丽的瓶花》时,幼儿根据自主的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各有特色。
(2)黑白对比——妙在其中。黑白对比是油印版画的特色,作品别有风味妙在其中。比如在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后,让幼儿创作了自己的版画作品----《向日葵》,用黑白油印的手法呈现,稚嫩的笔触、极具童趣的构图,体现出孩子们对美的理解。
3. 形式组合——有合有分 以自助为主要形态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在形式上有合有分。根据不同的创作题材,可以先合再分以集体促个体,也可以先分再合以个体带集体。
(1)先合再分——以集体促个体。先合再分的形式指先集体交流创作题材,初步完成创作制版的过程,然后以分组个体自主的形式完成作品。这样的方式能集中解决幼儿在创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的分享和交流可以提升个体的创作能力,让一开始无从下手的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帮助。
(2)先分再合——以个体带集体。先分再合的形式是先让幼儿自主萌发创作的灵感,自主完成版画的一系列创作过程,当幼儿出现需要帮助或相同的困难时,教师组织集体活动来助推解决,或者在完成作品后进行集体的分享赏析。这样的形式旨个体影响同伴,带动全体。
二、大班幼儿版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1. 滋养兴趣——玩与赏的结合
兴趣是创作的动力。在幼儿版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版画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动手探究、表现创造。
(1)玩玩工具。版画的工具和材料,丰富多样,有铅笔,水粉笔,吹塑板,黑色卡纸,宣纸,胶版油墨,胶滚等等,与幼儿常用的绘画工具有着明显的区别。当幼儿看到这些工具和材料时,常常忍不住想动手摆弄一下,玩一玩。在他们自由的看看、摸摸、玩玩中,不但认识和熟悉各种工具和材料,也初步了解了它们特点,引发了动手操作的愿望。
(2)赏赏作品。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可以滋养幼儿的兴趣,而且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我们主要选取中外大师的经典名作,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组织幼儿欣赏,同时鼓励家长带幼儿参观版画作品展览。幼儿在长期经典作品的滋养下,自然而然对版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呵护坚持——时与机的结合
版画的创作是构思、制版、印刷等一系列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的过程需要时间和机会的保障。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创作的机会,用心呵护幼儿的创作激情,支持幼儿完成创作。
(1)时间充裕。除了集体的创作活动外,我们允许幼儿在区域活动、自主游戏等相对完整大块的时间里,用来自主创作,保证幼儿能及时完成一幅版画作品。
(2)机会多多。我们还利用晨间来园、餐后活动、离园活动等时间,为幼儿提供创作的机会。幼儿可以自主的进行一些作品的调整和修改。比如午餐后可以到区角再画几笔,涂一涂,印一印。我们还在美工创作区专门设置了陈列未完成作品的“存放处”,方便幼儿随时创作。
3. 助推探究——趣与技的结合
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这些技能是在创作中画画、涂涂、印印等有趣的操作中习得的,做到趣画巧成、技在其中。
(1)趣画巧成。版画创作以版为媒介,制好版后,可以多次印制。幼儿对反复的印制很有兴趣,印完一幅作品,换颜色再印一幅,就能得到不同的作品。我们看到幼儿乐于印制,就提供充足的材料,鼓励他们不断尝试,一幅幅相似但有不同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2)技在其中。版画的创作技能是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习得的。在幼儿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根据出现的问题,先幼儿自主探究、当他们无法解决时,我们再引导,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幼儿在大胆的尝试和自主创作时的发现,往往是创造性思维飞跃的结果。他们在实践中不但习得了技能,而且收获了作品。
通过版画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版画活动对大班幼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动手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我们老师也在研究中收获了幼儿版画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有益经验,促进了专业化的成长。
一、大班幼儿版画活动的设计思路
1. 题材萃取——重情重趣 以生活为创作源泉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们在版画题材上就从生活中来,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突出选取幼儿有情感体验的、幼儿感兴趣的素材。
(1)蓄势待发——与主题结合。主题教学内容就是很好题材之一。在一个主题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也是幼儿最想表达,最有东西表达的时候,他们蓄势待发。我们选取主题教学中适宜表现的题材,给幼儿提供表现表达和创作的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进行了“爱妈妈”的主题活动后,让幼儿为自己的妈妈用版画的方式创作一幅画像,他们创作的热情就一下子被点燃了。幼儿都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去,画出心中最美的妈妈。
(2)有感而发——与生活同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熟悉的日常生活,细细品味,会发现生活中蕴藏了很多的快乐。我们在选择版画创作题材时,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亲身感知和体验过场景、事件和人物,让幼儿有感可发,有画可画。比如在假期里,幼儿有很多的有趣、快乐的经历。我们组织幼儿用版画创作的形式来表现,有的画了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有的画了看烟花。
(3)厚积薄发——与经典对话。幼儿从多角度去欣赏不同大师的经典作品,他们对版画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对于大班幼儿创作版画,欣赏是创作的起点,看看经典的作品,讲大师的故事,感受不同的风范,可以提高幼儿对版画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与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去对话,厚积薄发,幼儿的作品中会融合自己的心境、自己的感受,作品便会因此而闪光。
2. 手法运用——有色有墨 以彩色为主打基调
版画的手法丰富多样,粉印的效果五彩绚烂作品呈现各有奇妙,油印的效果是黑白对比明显,妙在其中。
(1)五彩绚烂——各有奇妙。粉印版画一般在吹塑板上,用铅笔等工具在表面刻画出图形,“版”绘制好后,涂上水粉颜色即可印制在黑色卡纸上。比如在创作版画《美丽的瓶花》时,幼儿根据自主的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各有特色。
(2)黑白对比——妙在其中。黑白对比是油印版画的特色,作品别有风味妙在其中。比如在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后,让幼儿创作了自己的版画作品----《向日葵》,用黑白油印的手法呈现,稚嫩的笔触、极具童趣的构图,体现出孩子们对美的理解。
3. 形式组合——有合有分 以自助为主要形态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在形式上有合有分。根据不同的创作题材,可以先合再分以集体促个体,也可以先分再合以个体带集体。
(1)先合再分——以集体促个体。先合再分的形式指先集体交流创作题材,初步完成创作制版的过程,然后以分组个体自主的形式完成作品。这样的方式能集中解决幼儿在创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的分享和交流可以提升个体的创作能力,让一开始无从下手的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帮助。
(2)先分再合——以个体带集体。先分再合的形式是先让幼儿自主萌发创作的灵感,自主完成版画的一系列创作过程,当幼儿出现需要帮助或相同的困难时,教师组织集体活动来助推解决,或者在完成作品后进行集体的分享赏析。这样的形式旨个体影响同伴,带动全体。
二、大班幼儿版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1. 滋养兴趣——玩与赏的结合
兴趣是创作的动力。在幼儿版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版画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动手探究、表现创造。
(1)玩玩工具。版画的工具和材料,丰富多样,有铅笔,水粉笔,吹塑板,黑色卡纸,宣纸,胶版油墨,胶滚等等,与幼儿常用的绘画工具有着明显的区别。当幼儿看到这些工具和材料时,常常忍不住想动手摆弄一下,玩一玩。在他们自由的看看、摸摸、玩玩中,不但认识和熟悉各种工具和材料,也初步了解了它们特点,引发了动手操作的愿望。
(2)赏赏作品。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可以滋养幼儿的兴趣,而且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我们主要选取中外大师的经典名作,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组织幼儿欣赏,同时鼓励家长带幼儿参观版画作品展览。幼儿在长期经典作品的滋养下,自然而然对版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呵护坚持——时与机的结合
版画的创作是构思、制版、印刷等一系列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的过程需要时间和机会的保障。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创作的机会,用心呵护幼儿的创作激情,支持幼儿完成创作。
(1)时间充裕。除了集体的创作活动外,我们允许幼儿在区域活动、自主游戏等相对完整大块的时间里,用来自主创作,保证幼儿能及时完成一幅版画作品。
(2)机会多多。我们还利用晨间来园、餐后活动、离园活动等时间,为幼儿提供创作的机会。幼儿可以自主的进行一些作品的调整和修改。比如午餐后可以到区角再画几笔,涂一涂,印一印。我们还在美工创作区专门设置了陈列未完成作品的“存放处”,方便幼儿随时创作。
3. 助推探究——趣与技的结合
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这些技能是在创作中画画、涂涂、印印等有趣的操作中习得的,做到趣画巧成、技在其中。
(1)趣画巧成。版画创作以版为媒介,制好版后,可以多次印制。幼儿对反复的印制很有兴趣,印完一幅作品,换颜色再印一幅,就能得到不同的作品。我们看到幼儿乐于印制,就提供充足的材料,鼓励他们不断尝试,一幅幅相似但有不同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2)技在其中。版画的创作技能是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习得的。在幼儿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根据出现的问题,先幼儿自主探究、当他们无法解决时,我们再引导,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幼儿在大胆的尝试和自主创作时的发现,往往是创造性思维飞跃的结果。他们在实践中不但习得了技能,而且收获了作品。
通过版画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版画活动对大班幼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动手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我们老师也在研究中收获了幼儿版画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有益经验,促进了专业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