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创伤痛应激所致的免疫抑制及其昼夜节律变化,以及针刺抗创伤痛所致免疫抑制的效应是否也具有昼夜节律。方法:选择经过痛阈筛选择的192大鼠,将动物随机分为24组,每组
【机 构】
: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610075; 四川成都610075;
【基金项目】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006A0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创伤痛应激所致的免疫抑制及其昼夜节律变化,以及针刺抗创伤痛所致免疫抑制的效应是否也具有昼夜节律。方法:选择经过痛阈筛选择的192大鼠,将动物随机分为24组,每组8只,其中每4组作为1个观察时间点,每组8只动物,分别于6个相应时间点对动物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截肢,不电针)、空白针刺组(不截肢,仅电针)、截肢模型组(只截肢,不电针)、截肢电针组(截肢,同时处以电针足三里、环跳穴),处理结束后24 h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采集样本,用放射免疫法测电针对截肢大鼠血浆抗炎/促炎细胞因子(IL-10/IL-6)比值的昼夜节律的影响。实验时同一时间点的4个组的手术、电针及动物处死、取样均同时进行。结果:针刺能提高正常大鼠IL-10/IL-6比值,截肢后比值明显降低,截肢时电针能升高IL-10/IL-6比值,但仍较正常组低。从节律方面看,空白对照组血浆IL-10浓度具有一定的昼夜变化趋势,电针后IL-10浓度有所下降,仍具有明显昼夜波动;截肢后血浆IL-10浓度明显下降,昼夜节律不明显;截肢电针组血浆IL-10浓度较空白对照组、空白针刺组有所下降,但较截肢模型组高。空白对照组血浆IL-6浓度呈现双峰结构的变化趋势,电针后IL-6浓度有所上升,变化趋势不规律,表现为波动不大,未见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截肢后血浆IL-6浓度明显升高,出现明显昼夜节律,其最大值出现在下午16时左右,最小值值出现在凌晨4点左右;截肢时电针,动物血浆IL-6浓度较截肢模型有轻度下降。结论:电针对血浆IL-10/IL-6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刺作为一种较轻微的应激刺激,对正常动物的免疫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且能对抗创伤痛所致的免疫抑制,且这种抗免疫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理论涵容量不足,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教育主体自身的现代化缺失和教育对象公民意识的稀缺,已经影响并制约了
舞蹈的意境和精神就是文化意蕴,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在历史长河、社会演变中共同的心理结构、共同的文化形态、共同的审美情感的凝聚,在舞蹈形态所表现的气质、风韵,必然是
目的 探索慢性鼻炎外周血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特点。方法 检测了 2 0例慢性鼻炎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总补体及补体C3,以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
在系统的文献调查基础上,将历代医家对百合病的认识归纳为情志所伤、误治所成、房劳所致、遗毒所变、病后体虚及伤寒继发等6种,并认为外感热病是导致百合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观察。方法:对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西药合用,对照组单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结果: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了对国外草药市场管理法规的研究范围和成果 ,报告了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草药管理法规和国外对草药注册技术要求的研究结果 ,为读者全面了解
古今医家对《金匮》蒲灰散中“蒲灰”一药的认识,有生蒲黄粉、香蒲烧灰、败蒲席烧灰三种不同观点。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金匮要略讲义》主张以生蒲黄为是。本文考证认为,“蒲灰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开始采用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照片,而非专业摄影记者的作品。业余摄影爱好者们之所以取代原本仅限于专业人士的地位,是以为其可
目的:应用灰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199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有关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