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填鸭式”和“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政治课堂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体验,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文着重从课堂师生点评的方式阐述如何正确有效地通过“点评式”教学来“解惑、授业、传道”,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和把握学生课堂听课意愿的可持续性,试图提升我们作为政治教师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 点评式;政治课堂;解惑授业传道
政治学科似乎被定格为“洗脑”教育,说教、枯燥、乏味是对政治教学课堂的传统写照,“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演绎了政治课堂的“悲剧历史”: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体验的课堂,学生失去了主体体验和实践的真实感觉。面对政治课堂教学的无奈,笔者有意识地尝试 “点评式教学”的课堂模式,试图提升我们作为政治教师的幸福指数。在自己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谈谈尝试中所形成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所谓“点评式”教学是指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行为艺术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和意见。一般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联评”等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或个别谈话等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这是贯彻师生主体性原则一项有效措施,也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自己讲课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听课和知识掌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课堂民主讨论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寻找学习动力的源泉。韩愈《师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文就着重从课堂师生点评的方式阐述如何正确有效地通过“点评式”教学来“解惑、授业、传道”,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和把握学生课堂听课意愿的可持续性。
一、点评着眼引导质疑——解惑
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学习认知的规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否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的特点,准确客观有效
而巧妙地进行课堂点评至关重要。
政治学科教材在知识处理上具有时政性特点之外,在知识体系的安排上还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逻辑的严密和推理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时,安排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将知识点化解成各种问题,并用教材的知识及对社会实际的理解加以解决。但学生由于受到现实社会中部分党员干部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的影响,自身也没有对革命时期中国解放和现代崛起的真切感受,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领导地位巩固等相关知识无法理解,甚至觉得学习这些是空的。在学生阐述观点的基础上,适时地点评问题的存在,并引导他们进一步地质疑。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理论上,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从社会实践上分析,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吗?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是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改善党的领导?这一点评引出的质疑,看似问题的提出,实质是在解决学生之前提出的疑惑。当学生能清晰地从这些问题思考并逐渐解决时,也是学生对知识豁然开朗的时刻。
二、点评注重能力培养——授业
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关注。“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使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结束了一本书教一辈子的历史,也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授业”,即人们求生存的技术与能力,学生更好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心智不成熟、思想不稳定、正处在剧烈变化和发展中的孩子。他们中较大一部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40分钟的课堂无法将精神自始至终地集中,听课时不易抓住重点,分不清重难点,笔记困难等现象;还有一部分甚至只会或只喜欢听老师上课的事例列举,却听不懂事例背后反映的学科道理的分析,也不理会老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的点评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听课,从而对老师授课内容、同伴问题解答等作出自己评价,真正实践课堂的主体性是转变教学方式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的当务之急。
学生欲以参与课堂点评的环节,自然要求他们作好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听讲笔记、课后的反思复习。例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结束时进行了一堂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复习课。第一个环节:“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四个框题分组进行知识梳理和问题归整,分别派了一位学生进行讲解,并说出体系整理的理由和优点,“推销”自己整理的知识体系和问题,让其他同学给他们投票,票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同学作品的满意度。第二个环节:同组合作伙伴点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加以补充,或阐述更好的整理方案,主要目的是完善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个环节:给四组打分,由我作最后点评,点评各组的优秀之处和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不断激起课堂的高潮,同学们总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对复习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掌握和运用知识也显得容易得多了。这一复习方式,对学生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对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一种迫切要求,无疑要求他们掌握听课的技巧,课堂上学会听关键词、学会揣摩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老师,这种点评式教学更是对他们课堂驾驭能力的考验,对他们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考验。
三、点评关注情感升华——传道
“传道”,就是传给人们通往“彼岸”自由世界的真理,这是“大道”。也可以理解为老师传给学生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更应该理解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联评”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和相互尊重,体会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倾听,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增强责任感和课堂主体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待效应”,之所以能够轰动整个教育界,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肯定、赞美和鼓励的渴望。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强烈的自尊心,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在我们政治课堂中往往容易出现学生“梦游”的现象,我们教师如果挖苦讽刺、厉声训斥和大发雷霆,“刚刚提醒你,怎么又犯了,不管你了,爱干嘛干嘛”,“这个题目我都讲不下十遍了,你又做错,你怎么这么笨”……那么带来的课堂气氛将是压抑、沉闷,甚至是冲突。因而,此时耐心的倾听和真诚宽容的点评,寻找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亮点,一定能够重新点燃他们表达和求知的欲望,也会是学生追求进步完美的动力。例如,试题“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已于10日晚间抵达盈江地震灾区,伤员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和群众的转移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从国体角度看,这是因为(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进行两遍练习之后,作为月考试题出现,结果还出现12%的错误率,他们觉得D也没错。我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们选择的理由“材料难道不是体现国务院的对人民负责吗?”,“是的,你看到了这一事件是我们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体现,我们也体会到了政府对盈江人民的关怀和帮助,反映了政府实实在在急人民之所急,如果题目中没有‘从国体角度看’这几个题眼,那你的答案绝对没有错。”这是我对该同学答题的点评,既维护了该同学的思维积极性,又委婉地点出了他做题思路的错误所在。
良好的课堂点评,无论来自专家、教师还是学生的同伴,都能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和欣赏,学会对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增强自信心以及同伴相互欣赏的爱心和进取的信念;良好的课堂点评,也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容易激发教师灵动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把“真诚的谎言”重复千次万次直到它变成事实,能真正成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用深情的爱抚和长久的期盼,等待我们每一位孩子走向成材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明龙.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途径[J]走进课堂,2010(8).
[2]付心德. 复习课教学中的质疑技巧[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1).
[3]刘思明. 如何让皮格马利翁效应更有效[J]班主任之友,2009(10).
※基金项目: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高中政治课教学课堂效率与学生认识行为习惯关系的调查和研究》(G92056)研究成果。
通讯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
邮政编码: 311300
联系电话:13566871342
电子邮箱:E-mail: xiali19851209@163.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李爱美(1979—),女,浙江省台州市人,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问题研究。
【关键词】 点评式;政治课堂;解惑授业传道
政治学科似乎被定格为“洗脑”教育,说教、枯燥、乏味是对政治教学课堂的传统写照,“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演绎了政治课堂的“悲剧历史”: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体验的课堂,学生失去了主体体验和实践的真实感觉。面对政治课堂教学的无奈,笔者有意识地尝试 “点评式教学”的课堂模式,试图提升我们作为政治教师的幸福指数。在自己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谈谈尝试中所形成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所谓“点评式”教学是指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行为艺术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和意见。一般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联评”等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或个别谈话等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这是贯彻师生主体性原则一项有效措施,也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自己讲课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听课和知识掌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课堂民主讨论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寻找学习动力的源泉。韩愈《师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文就着重从课堂师生点评的方式阐述如何正确有效地通过“点评式”教学来“解惑、授业、传道”,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和把握学生课堂听课意愿的可持续性。
一、点评着眼引导质疑——解惑
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学习认知的规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否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的特点,准确客观有效
而巧妙地进行课堂点评至关重要。
政治学科教材在知识处理上具有时政性特点之外,在知识体系的安排上还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逻辑的严密和推理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时,安排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将知识点化解成各种问题,并用教材的知识及对社会实际的理解加以解决。但学生由于受到现实社会中部分党员干部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的影响,自身也没有对革命时期中国解放和现代崛起的真切感受,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领导地位巩固等相关知识无法理解,甚至觉得学习这些是空的。在学生阐述观点的基础上,适时地点评问题的存在,并引导他们进一步地质疑。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理论上,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从社会实践上分析,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吗?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是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改善党的领导?这一点评引出的质疑,看似问题的提出,实质是在解决学生之前提出的疑惑。当学生能清晰地从这些问题思考并逐渐解决时,也是学生对知识豁然开朗的时刻。
二、点评注重能力培养——授业
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关注。“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使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结束了一本书教一辈子的历史,也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授业”,即人们求生存的技术与能力,学生更好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心智不成熟、思想不稳定、正处在剧烈变化和发展中的孩子。他们中较大一部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40分钟的课堂无法将精神自始至终地集中,听课时不易抓住重点,分不清重难点,笔记困难等现象;还有一部分甚至只会或只喜欢听老师上课的事例列举,却听不懂事例背后反映的学科道理的分析,也不理会老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的点评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听课,从而对老师授课内容、同伴问题解答等作出自己评价,真正实践课堂的主体性是转变教学方式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的当务之急。
学生欲以参与课堂点评的环节,自然要求他们作好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听讲笔记、课后的反思复习。例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结束时进行了一堂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复习课。第一个环节:“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四个框题分组进行知识梳理和问题归整,分别派了一位学生进行讲解,并说出体系整理的理由和优点,“推销”自己整理的知识体系和问题,让其他同学给他们投票,票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同学作品的满意度。第二个环节:同组合作伙伴点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加以补充,或阐述更好的整理方案,主要目的是完善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个环节:给四组打分,由我作最后点评,点评各组的优秀之处和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不断激起课堂的高潮,同学们总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对复习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掌握和运用知识也显得容易得多了。这一复习方式,对学生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对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一种迫切要求,无疑要求他们掌握听课的技巧,课堂上学会听关键词、学会揣摩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老师,这种点评式教学更是对他们课堂驾驭能力的考验,对他们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考验。
三、点评关注情感升华——传道
“传道”,就是传给人们通往“彼岸”自由世界的真理,这是“大道”。也可以理解为老师传给学生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更应该理解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联评”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和相互尊重,体会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倾听,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增强责任感和课堂主体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待效应”,之所以能够轰动整个教育界,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肯定、赞美和鼓励的渴望。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强烈的自尊心,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在我们政治课堂中往往容易出现学生“梦游”的现象,我们教师如果挖苦讽刺、厉声训斥和大发雷霆,“刚刚提醒你,怎么又犯了,不管你了,爱干嘛干嘛”,“这个题目我都讲不下十遍了,你又做错,你怎么这么笨”……那么带来的课堂气氛将是压抑、沉闷,甚至是冲突。因而,此时耐心的倾听和真诚宽容的点评,寻找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亮点,一定能够重新点燃他们表达和求知的欲望,也会是学生追求进步完美的动力。例如,试题“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已于10日晚间抵达盈江地震灾区,伤员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和群众的转移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从国体角度看,这是因为(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进行两遍练习之后,作为月考试题出现,结果还出现12%的错误率,他们觉得D也没错。我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们选择的理由“材料难道不是体现国务院的对人民负责吗?”,“是的,你看到了这一事件是我们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体现,我们也体会到了政府对盈江人民的关怀和帮助,反映了政府实实在在急人民之所急,如果题目中没有‘从国体角度看’这几个题眼,那你的答案绝对没有错。”这是我对该同学答题的点评,既维护了该同学的思维积极性,又委婉地点出了他做题思路的错误所在。
良好的课堂点评,无论来自专家、教师还是学生的同伴,都能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和欣赏,学会对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增强自信心以及同伴相互欣赏的爱心和进取的信念;良好的课堂点评,也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容易激发教师灵动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把“真诚的谎言”重复千次万次直到它变成事实,能真正成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用深情的爱抚和长久的期盼,等待我们每一位孩子走向成材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明龙.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途径[J]走进课堂,2010(8).
[2]付心德. 复习课教学中的质疑技巧[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1).
[3]刘思明. 如何让皮格马利翁效应更有效[J]班主任之友,2009(10).
※基金项目: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高中政治课教学课堂效率与学生认识行为习惯关系的调查和研究》(G92056)研究成果。
通讯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
邮政编码: 311300
联系电话:13566871342
电子邮箱:E-mail: xiali19851209@163.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李爱美(1979—),女,浙江省台州市人,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