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自我训练英语口语的方法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时间很有限。除了课堂上对口语的教学和训练,教师在教会学生在听的同时,可组织学生跟读、模仿, 辅之以大量的“泛听粗练”;可选择短小精悍、内容合适的各种话题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我“复述”, 勇敢尝试说出口;还可让其通过看原声影片,对英语口语进行自我训练。
  [关键词]英语;口语;训练
  学好英语口语对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英语语感的培养都大有裨益。但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时间很有限,除了课堂上对口语的教学和训练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自我训练。
  一、听与说结合,掌握语音
  (一)边听边模仿。
  学好语音最重要的是模仿,模仿,再模仿。可引导学生每次听磁带的时候,认真去听英语语音的发音特点和规律。首先,要求自己把听到的内容口头复述下来,其中好的句子要记笔记,并反复大声朗读、模仿,直至能脱口而出。听到精彩的部分要反复多听几遍,并大声跟着模仿,用心揣摩,比较自己的语音、语调、节奏等与原声的差异。开始模仿时要慢,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甚至可以对着镜子练,发准音后再加快速度,达到不用留心就能脱口而出。然后,再打开录音机跟着模仿,与录音机同步进行,提高口腔肌肉的反应速度,使肌肉与大脑更加协调起来。
  (二)大量“泛听粗练”。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精听细练”的时间必定有限。因此,还要辅之以大量的“泛听粗练”。也就是说,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机会听英语,并跟着读英语,以培养英语的潜意识。也可以利用进餐等无需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时候,打开录音机听英语,能听懂多少算多少。精彩之处,不妨跟着大声模仿。熟能生巧,听多了,练久了,就会不自觉地说出来,用在会话中,熟练掌握的句子多了,自然的口语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二、复述是自我训练的最佳途径
  (一)强调“复述”。开始复述时须接近于背诵,要尽量准确,以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复述的灵活性也越来越大,如改变句子结构,抛弃一些不太有用或过难的东西,缩短长度,甚至复述大意。
  (二)复述的材料必须短小精悍,难度适中。显而易见,短的材料比长的材料容易记住。因此,复述材料要短而精,在基础打好之后可以逐渐加长。在选择复述方面,并不是什么材料都适合复述的。有些材料内容过于抽象,就很难复述,只能是“和尚念经”。大体要符合下面要求:1.文字平易,易于理解;2.生词不太多;3.句子不太长,尽量口语化;4.内容具体、生动,能引起学习兴趣。
  (三)大量实践。要取得好的效果,复述少量材料是不行的。由于学生在所处的语言环境中很少能接触到英语,所以只有往脑中输入大量材料,才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以待来日融会贯通,练出真功夫,把英语学到家。
  (四)复述是自我训练的最佳途径。在学校时,由于在老师帮助下练习,又要做大量作业,还可以与其他人做情景对话练习,不用复述,也可以把英语学好。但是没有上述条件时,复述就是最佳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
  (一)丢掉羞怯,勇敢尝试说英语。只是学英语,而不敢开口说英语,怕说错,别人笑话,那就永远学不好英语。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要始终寻找机会说英语。
  (二)读、听各种话题的文章。学习英语口语,还要能就各种各样的话题听懂别人的观点,并能表述自己的观点。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包罗万象,如天气、个人爱好、环境、工作、学校生活、旅游、艺术、家庭、爱情、风俗习惯等等。要想让学生全面而又有深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应先让他们读、听有关话题的对话和文章。起初阶段,就要通过模仿,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转述别人的思想观点。只要把一个话题的特有词语、术语掌握好了,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学生就能灵活运用这些词语、术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四、看原声影片
  英语影片是一部英语国家的生活、文化、风俗等一切百科全书,是最全的英语口语百科全书。学英语就应大量地看英文影片,彻底攻克英语听与说。要学好英语,就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英语电影能把人带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英语口语的词汇、短语、句子结构以及英语的多种表达方式,而且也体会到英语国家的生活、文化风俗。原声电影能为学生创造生活、工作中学习英语口语的环境。
  责任编辑 一 觉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优美,从而陶冶情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心试读,掌握方法;细心品读,进入情境;开心吟读,积淀情感。长期坚持训练,学生掌握的朗读技巧会越来越多,朗读水平就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试读;品读;吟读  《语文课程标准》每个阶段的阅读目标中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逐步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批判性地学习并构建起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系。我校根据课堂教学改革长期实践研究积累的经验,提出了适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学情的课堂教学十六字要求“明确目标、先学后教、及时监测、拓展探究”,以目标引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进行
一、物理教学情境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创设生活画面情境。  初中物理教材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素材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勾勒出“生活画面”,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接受和内化新的物理知识会变得更容易。如在教“变阻器”一课时,我准备了一段视频:录音机音量的调节、电
本文在讨论了课堂是什么之后,提出了“让课堂慢下来”的课堂观。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教师在“慢课堂”观下如何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建议。
一、政治教学中师生博弈的主要表现  1.角色混淆,恶性循环。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角色分明才能协调,课堂才能高效。但在现实中,课堂上仍有不少教师在扮演“讲师”角色,他们在课上滔滔不绝,尽最大努力向学生灌输自己准备好的知识信息,学生则被要求安静听、认真记。这导致学生的思考时间越来越少,积极探索之心渐退。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养成了惰性,被动等待教师“喂食”。而学生
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教具、学具,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下面就使用教学学具对优化数学
[摘要]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促使了“留守儿童”队伍的不断庞大,切实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未来中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关注中国的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就是关注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农村大批青壮年纷纷涌向发达地区务工谋生,造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大量增加。把这些孩子管理好、教
一节数学课必须是科学的、动态的、有序的、激情高涨的,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高效、光彩夺目的数学课堂,才能使学生乐于走进数学课堂。  一、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激情  我们的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既有敏锐洞察力的学生,也有基础相当薄弱且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其实他们也想展示自己,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