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银行“自救”机制中债权保障的失衡与应对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银行与风险处置条例》赋予成员国强制减记银行债务或债转股的"自救"权力,债权成为自救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风险处置目标的公共利益属性赋予了"自救"机制处分债权的正当性,但各目标存在冲突且优先次序不明,埋下了债权保障失衡的隐患。"自救"机制虽然"改良"破产清算程序要素,规定了"自救"机制的触发条件、合格债务及其最低标准、债务处置顺序、"不低于破产待遇"及其例外,但存在较大的裁量性。欧盟"自救"机制难以适用于"第三国文件"项下的合格债务,削弱了风险处置的效果,为"第三国"应对"自救"措施提供了空间。我国目前不宜承认和执行欧盟的自救措施,可在全球金融治理层面主张约束"自救"权力的行使,并在今后立法中有限采纳自救机制。
其他文献
钢琴教学是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基础课程,而如今钢琴教学中的认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钢琴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钢琴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思考,从教师和学生
大型玻璃企业能源需求包含冷、热、电、汽、气等能源形式,同时生产工艺产生大量余热,因此,玻璃生产厂区的能源系统是典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深入研究国内某大型玻璃企业厂区的
海分枝杆菌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人类可因接触污染水源、水产等而感染,近年来此菌致人类的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针对本病的诊疗尚无统一规范化标准,临床亟待完善。本文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公司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熔化制度,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