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两家医院早发型新生儿脓毒症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i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法两国对早发型新生儿脓毒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EONS)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面的不同,为提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简称重医)对EONS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对法国某医院和重医共146例EONS患儿的细菌谱、临床表现、抗菌药使用、产前危险因素记录和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重医常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2%)和大肠杆菌(15.4%);法国医院为B族链球菌(33.3%)和大肠杆菌(33.3%)。法国医院胃液和周围拭子培养常见大肠杆菌(33.3%),B族链球菌(2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2%)等。重医抗菌药使用总天数11.4±7.2 (d)、平均每个患儿抗菌药使用的种类(3.1±0.9)和换抗菌药人数比例(70.2%)均大于法国医院6.2±2.5 (d),2.2±0.8(d),(9.9%)。两院首剂抗菌药常联用两种抗菌药(重医二代头孢+半合成青霉素,法国医院阿莫西林+阿米卡星)。重医二、三线抗菌药常见碳青霉烯类和万古霉素,法国医院常见三代头孢和万古霉素。重医对多种产前危险因素(绒毛膜羊膜炎、母亲发热、破膜到胎儿娩出时间、孕期是否行阴道拭子或尿路感染情况、羊水污染、产前抗菌药使用、EONS的既往史)的记录率均低于法国医院;产前危险因素筛查阳性率两院差异不大。在生后立即出现异常而入院的患儿中,两院最常见的异常均为呼吸困难(96.5% vs.88.2%);在生后72 h之内出现异常的患儿中,两院常见入院原因构成比不同:重医常见原因为呼吸困难(44.4%),反应差(22.2%)等;法国医院常见原因为C反应蛋白升高(78.2%),发热(5.5%)等。两所医院CRP诊断EONS的假阴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两所医院对EONS诊断、治疗有很大不同。重视产前危险因素的筛查与记录、加强产科对初生新生儿的监护可提高重医对EONS患儿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对具有产前/产时危险因素的新生儿积极进行胃液/周围拭子培养并行相应的药敏试验可能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抗菌药的选用,减少患儿的换药次数和抗菌药使用时间。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儿童前囟的发育规律。方法测量1600名0~2岁儿童(新生儿、1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2岁共8个组,每组均为200名)的前囟。纳入儿童标准:①胎龄均为足月(37周≤胎龄≤40周)、单胎、出生体重>2500 g;②出生时无产伤窒息史、无头皮血肿;③健康儿童(即无颅内疾病史、无发育迟缓,无先天综合征或骨骼代谢性疾病如佝偻病)。结果①各年龄组前囟中位数(范围)为:新生儿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液可溶性CD 163(sCD 163)水平,评估其在病情严重程度及脓毒症免疫状态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入住本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50例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sCD 163含量,同期选择23例健康检查儿童作为对照;分析sCD 163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探讨糖巨肽对NEC新生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新生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NEC模型组、糖巨肰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大鼠出生后第1~3天均为母乳喂养;在第4~6天,正常对照组继续母乳喂养,而NEC模型组和糖巨肽干预组则通过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的方法进行造模。第6天喂养结束后三组大鼠均置于保育箱中空腹24 h,然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