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不断地改革创新,许多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中国素质教育的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那么要想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开展适合小学生的相关体育活动。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因此,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加强体育教育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中就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且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体育游戏的对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一、 引言
  体育游戏主要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游戏内容,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每一个体育游戏都有着十分特殊的教育意义,而且通过对体育游戏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整体质量,还在游戏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能力等内容,这也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
  二、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中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模式都在向新的方面发展。而小学阶段体育游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此外这种创新性的体育游戏对于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都有一种促进作用。而且和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体育游戏的使用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并且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这种体育教学环境下让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笔者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由于现代化教育要求,企业不仅需要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员工,还需要心理素质较强、综合能力较强的员工。所以说许多学校都在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并且重点关注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出心理问题,那么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后果,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性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那么将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体育游戏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融入体育知识的学习中,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说通过体育游戏来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项十分可行的教学内容。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时为学生制造一些团队型的体育游戏,如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这种热血澎湃的环境中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并且最终懂得什么是团队合作。
  (二)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游戏的开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为通过体育游戏学生可以充分放松自己、锻炼自己,并且还会十分享受体育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所以说体育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一点,加强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意义,同时通过体育游戏的应用让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氛围更加活跃,这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帮助。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让學生学会使用体育器材来进行游戏活动,体育教师再进行一定的引导,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体育器材的使用,让整个体育游戏活动更加适合学生使用。像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体育教师要合理分配男女的比例,并且设置相关的竞赛活动,并给优胜的小组一定的奖励,而一些能力较低的小组体育教师则需要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释放自己的天性。
  (三)体育游戏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为通过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利用体育游戏教学不仅会提高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理解,还能从体育游戏活动中感受更多集体荣誉感,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自身利益。同时对于学生纪律意识、规则意识等方面培养也有重要的帮助,并且对班级来说实施体育游戏活动,可以让整个班级更具有凝聚力,对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重要的帮助,而且经常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学生还会锻炼其思考能力、理解能力。
  三、 小学阶段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游戏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体育游戏教学无法顺利实施。例如体育教学的设施不健全,导致整个体育游戏教学过于单一。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无法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个人感受,这种体育教学理念的固化会导致整个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根据中国教学工作者对体育游戏的研究和发展来看,单一的体育游戏会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参加体育游戏教学的兴趣。所以说没有制定针对性体育游戏活动,显然无法到达体育教学的标准。
  (二)体育游戏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一个科学合理的体育游戏教学评价机制可以让体育游戏教学更加规范,但是目前部分小学阶段的体育游戏教学中,只将体育游戏作为一种调节课堂氛围的热身活动,而且也没有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虽然说很多学生会在体育游戏中感受到乐趣,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很难达成教学目的,学生也无法在游戏中学到任何知识。
  (三)体育教学缺乏一定负荷量
  从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真正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但在真正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其教学目的早已不是锻炼身体,而是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体育课堂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理念上的改变,也导致很少有体育教师会重视运动负荷量,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在体育活动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对体育教师而言,这种教学目的达不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四、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体育游戏的对策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中融入体育游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首先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前,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身体的放松活动、准备活动。但是这些体育活动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可以在这个准备阶段为学生设计一些相关的体育游戏。例如在进行体育课前,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舒展活动,肩部拉伸、胳膊拉伸、扩胸运动、振臂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手腕脚腕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教师的用意。除了这些舒展方面的准备活动外,体育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活动,例如丢手绢、贴锅饼、躲避球等游戏内容都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情绪,而且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些课前的体育游戏活动除了使学生逐步融入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外,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状态,从而让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体育游戏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却忽视了这些教学内容,只进行单一的、高强度的、形式化的教学,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真正感受体育训练的乐趣,甚至有些学生会出现讨厌体育课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体育教学的质量,还会降低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效率。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更多体育游戏内容,通过这些体育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积极性和激发兴趣,同时也会避免高强度训练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比赛,像折返跑接力比赛、篮球、足球方面的运球接力比赛,这些比赛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对游戏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并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一个欢快的环境下学会体育技巧。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末尾开展体育游戏
  此外,在体育教学的末尾阶段,也需要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游戏教学,通过这些体育游戏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还能让学生的身體得到一定的恢复。因为经过一节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课,很多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不能及时地平复下来。所以这时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不需要大量体力的体育游戏,从而让学生从训练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变。例如,在体育课程结束阶段让体育教师带学生玩一些成语接龙、猜谜、猜歌词等游戏,从而使学生的运动状态得到放松。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针对体育游戏增强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乏针对性、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缺乏负荷量等问题进行阐述,最后对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准备阶段、教学阶段、结束阶段实施的对策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文博.厦门市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及影响研究:以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为例[J].探索科学,2021(1):113-114.
  [2]陈志莉.试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考试周刊,2019(26):147.
  [3]朱利军.探究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8.
  [4]蔡利军.小学足球教学游戏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分析:应用、尝试、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4):121-122.
  [5]姚红利.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82-84.
  [6]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60 62.
  作者简介:
  裴红艳,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阳乡包家岔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教师不仅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各项素养的成长,以此推动学生能够获得长期适应、发展、生存与成长的品格。文章以高中化学教学为研究方向,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课程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原则,进而提出相应的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教学中心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一、 引言  在核心素
摘 要:在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之中,现代教育理念备受关注,其中教育模式的改革深化成为大势所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着眼于知识教学的教学条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教学理念创新势在必行,教师需要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特征以及要求,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
摘 要:高中化学是实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制实验教具,开展教学活动,既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制教具;教学方法  一、 前言  近年来,随着高中化学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
摘 要:在新高考政策以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等的共同要求下,高中各学科的创新教育迫在眉睫。核心素养的渗透也成为学科教育的新任务、新重点。文章针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其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一方面强调了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结合教育实践提出可行的核心素養教育策略,着重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模式的转化,注重高中化学实验的有效实施和团队合作共学模式的开展,相信对提升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育效果有积
摘 要: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当下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部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会感觉到困难和吃力,而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进而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和创意。文章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促进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这让历史知识开始变得条理清晰,分布也更加均匀。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主题教学是主要方式,它指的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公共主题为中心进行展开,然后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单元。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点的内容越来越开放,更考验着学生的专业性,因此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进度。文章结合主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
摘 要:所谓历史就是指某一时期所发生事件的时间以及感受的情景,由于其产生的距离感而牵涉烦琐的历史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与掌握上都十分艰难。从古至今,历史学科教师的教授都是以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甚至还可以表述为对知识的概括采用格式化的罗列形式,最终造成了学生对这一学科学习兴趣的逐步丧失。文章主要针对图示教学的意义、特征、分类和基础概念展开讨论,并通过实际调查探究等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
摘 要:相较于其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版本,虽然知识点都没有过多区别,但是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知识点的讲述上更加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各学科渗透,科技新成果的纳入等,更加符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这一教学目的。因此,怎样让学生理解教材就成为物理教师的首要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结合教学实际,不仅在理论上,更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体现
摘 要:在新课改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教育领域愈发关注各个学科教师教学手段的革新方法。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逐步转换自身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化学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可以使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得到优化,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知识原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初中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增强初中化学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