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9日,首都体育学院隆重举行了“2011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开班典礼。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张智、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卢逊、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发展指导处副处长徐杰、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副院长谢军、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国家培训中心副主任周登嵩出席了开班典礼。来自中东部16个省市的传统校项目学校的近200名老师参加了典礼。开班典礼由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谢军主持。
张智副司长、卢逊处长、钟秉枢院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对首都体育学院的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分别对此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主办、首都体育学院承办的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培训工作,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层次最高的体育教师专业培训。
此项培训工作在首都体育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年。培训班由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两校20多名教授任课,学院为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前三年的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基层参加培训的老师的热烈欢迎。
今年的国家集中培训工作将举办两期,共培训中东部体育教师500名。
  
【答记者问】
  
记者: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成立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有不少省市,尤其学校和教师们不是十分了解其工作职能,请您再简要介绍下。
张智: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是2009年筹备,2010年5月正式组建成立的。在很多部委都削减机构,裁减人员的时候,中央为何如此重视,给体育总局增加了一个司——专门成立了青少年体育司,这说明中央对青少年的重视,特别是对青少年体质方面的重视。青少司主要职责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配合教育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青少年体质这一方面的工作,比如此次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另外一部分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青少年体育司既有群众体育部分,又有竞技体育部分,专门针对青少年人群,普及和提高并重。在“十二五”期间,青少年体育司重点抓好“一个计划、一个工程”。“一个计划”是青少年体质促进计划,作为体育部门,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的相关工作外,努力抓好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大家都来关注、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以青少年司将推出一系列的活动,还包括支持青少年组织的建设,比如青少年俱乐部、传统校、户外营地等,以及组织师资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一个工程”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各级各类体校在发展中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在新形势下焕发体校的活力,或者是说适应社会发展,是这项工程需要探索的重要部分。
记者:体育总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计划用5年的时间对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进行培训,请您谈谈发展传统项目学校的意义和作用。
张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一起合作,为学校体育部门提供的一个平台。传统项目学校不仅肩负了上好体育课,做好学生身体锻炼方面的任务,更多是要把体育项目打造成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学生们在热爱这项运动的同时,了解其文化,懂得其精神,学会欣赏。通过多种运动项目的开展,培养孩子们团队精神、体育竞争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上好体育课,没有安全问题,或者是课余时间带领大家训练下就完了,我们要思考怎么去做、怎么去引领?如何在学校形成一种体育氛围,营造一种体育传统,要让校长、社会、家长了解我们的价值。
青少司和教育部商量,今后要不断提高对传统项目学校的关注度。教体结合是传统学校发展的最好方法,既不脱离教育,同时又能发挥体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国家体育总局也认识到今后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多地还是要依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所以今后会不断加大投入,继续推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
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使体育教师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开拓视野,学习新的运动项目,改进教学训练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和执教水平。
                        
                    
                            
                        张智副司长、卢逊处长、钟秉枢院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对首都体育学院的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分别对此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主办、首都体育学院承办的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培训工作,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层次最高的体育教师专业培训。
此项培训工作在首都体育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年。培训班由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两校20多名教授任课,学院为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前三年的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基层参加培训的老师的热烈欢迎。
今年的国家集中培训工作将举办两期,共培训中东部体育教师500名。
【答记者问】
记者: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成立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有不少省市,尤其学校和教师们不是十分了解其工作职能,请您再简要介绍下。
张智: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是2009年筹备,2010年5月正式组建成立的。在很多部委都削减机构,裁减人员的时候,中央为何如此重视,给体育总局增加了一个司——专门成立了青少年体育司,这说明中央对青少年的重视,特别是对青少年体质方面的重视。青少司主要职责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配合教育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青少年体质这一方面的工作,比如此次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另外一部分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青少年体育司既有群众体育部分,又有竞技体育部分,专门针对青少年人群,普及和提高并重。在“十二五”期间,青少年体育司重点抓好“一个计划、一个工程”。“一个计划”是青少年体质促进计划,作为体育部门,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的相关工作外,努力抓好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大家都来关注、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以青少年司将推出一系列的活动,还包括支持青少年组织的建设,比如青少年俱乐部、传统校、户外营地等,以及组织师资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一个工程”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各级各类体校在发展中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在新形势下焕发体校的活力,或者是说适应社会发展,是这项工程需要探索的重要部分。
记者:体育总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计划用5年的时间对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进行培训,请您谈谈发展传统项目学校的意义和作用。
张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一起合作,为学校体育部门提供的一个平台。传统项目学校不仅肩负了上好体育课,做好学生身体锻炼方面的任务,更多是要把体育项目打造成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学生们在热爱这项运动的同时,了解其文化,懂得其精神,学会欣赏。通过多种运动项目的开展,培养孩子们团队精神、体育竞争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上好体育课,没有安全问题,或者是课余时间带领大家训练下就完了,我们要思考怎么去做、怎么去引领?如何在学校形成一种体育氛围,营造一种体育传统,要让校长、社会、家长了解我们的价值。
青少司和教育部商量,今后要不断提高对传统项目学校的关注度。教体结合是传统学校发展的最好方法,既不脱离教育,同时又能发挥体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国家体育总局也认识到今后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多地还是要依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所以今后会不断加大投入,继续推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
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使体育教师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开拓视野,学习新的运动项目,改进教学训练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和执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