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复方药性传递理论的构建

来源 :中成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现代中药制剂中体现临床医生的中医思维和理论特色,进而保证中药复方原有的独特疗效已经成为中药现代制剂研究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依据中医药理论,中药的药效来源于药性,组成复方后仍以药性的发挥来达到临床治疗作用,古代经典医籍中所记载的复方药功效是复方药性的特定表述和表达。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唯成分论思维在中药制剂研究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大多数药剂学研究者淡漠和忽视了中药制剂与复方药性的关系。基于此,作者提出中药药剂复方药性传递理论,即中药剂型是中药复方疗效发挥的载体,中药制剂的功用是传载中药复方药
其他文献
在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因素约占50%[1]。有文献报道:男性不育可分为孕前性不育和妊娠性不育,前者是指精子不能受精形成受精卵,可由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或畸形精子症等引起;后者是指能形成受精卵后胚胎丢失,与发育早期妊娠丢失、复发性流产和死产有关[2]。在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3],其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最重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目的探讨微RNA(miR)-214靶向性别决定区Y-box 4(SOX4)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2019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5例RA患者的滑膜组织样本和30例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关节创伤患者的滑膜组织样本,分别作为RA组和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滑膜组织中miR-214和SOX4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RF、CRP浓度,
目的评价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内质网肌醇酶1-X盒连接蛋白1(IRE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8~10周龄,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18):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亚低温组(T组)。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组于再灌注即刻行全身体表喷洒酒精降温,
儿童银屑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年龄< 18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感染等)共同作用诱发的慢性、复发性、免疫性、系统性皮肤病。儿童银屑病临床表现复杂,型别差异大。因儿童的特殊生理特点,在治疗方面更应注重安全性。相对于成人,儿童银屑病的治疗方法较局限且具有挑战性,如系统药物的理想治疗剂量、长期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选择、药物的转换等尚未明确。许多药物,包括局部药物和系统药物未被批准用于治疗儿童
肠道菌群是肠道内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绝大多数中药均以口服方式给药,其成分进入消化道后可与肠道菌群发生相互调控作用。皂苷是中药非常重要的一类活性成分,往往需与肠道菌群作用后方可发挥活性。本文综述了其与肠道菌群相互调控作用研究进展,结果发现皂苷类成分可被肠道菌群所代谢转化,且其主要代谢途径是脱糖基化;同时皂苷经肠道菌转化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提高肠道益生菌丰度,减少致病菌丰度;皂苷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在皂苷的活性发挥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可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皂苷类成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龙骨风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 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龙骨风甲醇⁃1%冰醋酸溶液的分析采用COSMOSIL 5C18⁃PAQ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29。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反式对羟基肉桂酸和阿魏酸分别在0.187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