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二所承担的核能开发重点项目——“高性能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研究”课题近日全面完成预定试验任务,取得中国国内重大试验技术突破。
该项试验技术将使单位核燃料发电量更高。该试验技术的掌握,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开发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燃料组件的关键技术,打破了核发达国家对核电领域核心技术的垄断。
该试验技术可用于研制更合理科学的高性能燃料组件。燃料组件是核电站的核心部件,研制开发燃耗省、破损率低、可靠性高和经济性好的燃料组件是各核发达国家提高核电站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核发达国家的垄断技术。
据悉,中国核动力院二所自1998年开始跟踪国际核电技术研究动态,历时5年终于攻关成功。(华声报)
河北将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
河北今后几年将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等途径加快发展高效清洁优质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5年,河北将力争使电力消费比重接近40%,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达30%。在河北省一次能源消费中,目前原煤消费的比重高达88.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原油、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河北省新能源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促进河北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河北将通过引进外资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创新体系,促进节能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发展节能技术市场。作为配套政策,河北还将加强法制建设,研究制订抑制能源过度消费,以有利于企业开展节能的税收和税赋转移政策以及公共财政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源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包括节能信息传播机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机制等。 (新华网)
贵州锂电池年销售可望突破亿元
贵州航天电源科技公司继5月下旬成立电源研究中心,启动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等一批高新技术研究课题后,目前在贵阳高新开发区内年产300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可望在今年10月中旬投产。
贵州航天电源科技公司从2001年起步以来,凭借雄厚的军工优势,仅用1年多的时间,使得航天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跃居国内同行业第五位。近年来,他们在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及其关键的先进涂布技术设备后,又在科技部和贵州省科技厅火炬计划立项支持下,加紧研制和开发各种型号和用途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锌空电池、氢镍电池和免维护铅酸电池等。(科技日报)
美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商业运营
美国环保局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美国联合邮政服务公司联手研制的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日已投入实地使用检验阶段,这是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机动车首次在美国全国的道路上实地驾驶运行。这项由美国政府与工业界共同合作实施的研究计划旨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尽快投入商业应用。
据报道,美国首批零污染机动车作为美国联合邮政服务公司的运送邮件快递车队的一部分,行驶在指定的路线上,用于日常邮递业务。研究人员将继续跟踪评估燃料电池车的性能,例如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燃料经济性和驱动性能等。美国环保局的安亚伯实验室将为这些汽车提供一个添加氢燃料的供应站。此外,宾夕法尼亚的“空气产品和化学有限公司”也打算为此投资、设计和建造一些氢燃料供应站。
据称,今年下半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大客车也将投入使用。 2004年,一种由1个或多个燃料电池供电、名为“道奇赛手”的箱式货车,将作为首辆中型燃料电池商用车在美国投入运营。 (科技日报)
美科学家研究发现氢燃料电池也有副作用
氢燃料电池因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无污染长期以来备受推崇,被誉为“未来能源”。但据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氢燃料电池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特蕾西·特龙普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在生产和运输氢燃料电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10%~20%的燃料泄漏到大气中,可能会导致大气中氢气含量提高3倍。结果是,大气中氢氧结合,使得距离地面50km左右的同温层中的水蒸气含量大幅度增加,令地球上出现多云天气的机会增加。
特龙普认为,这还可能会导致同温层气温降低0.5℃,延缓南极和北极春季到来的时间,增大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增大的恶果是,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会更多地到达地表,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氢气是不少微生物的“养分”,过多的氢气也会对地球地表生物目前的平衡状态构成威胁,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新华网)
欧盟出台氢燃料研发报告
欧盟“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高级研究小组近日提出了名为《氢燃料经济——通向可持续能源的桥梁》的报告,具体分析了氢燃料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报告认为,氢燃料和燃料电池对于欧盟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优势在于:可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保证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提高空气质量;提高工业竞争力;分散型的能源供应有利于满足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的增长并降低因此而造成的污染。为此,报告强烈建议欧盟内部建立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合作伙伴,具体内容是:通过交通、能源、环境和企业政策,建立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发展指导计划;建立一个欧洲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平台,投入更多的研究基金,支持氢燃料和燃料电池的战略研究,包括降低燃料电池费用、改善性能和耐用性,建立安全标准等;对技术可行性的论证进行战略性布局,即通过几个示范项目进行技术到市场的推广。
欧盟对氢燃料和燃料电池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在2002年-2006年欧盟第6个框架研究计划中,这方面的投资为2500万欧元~3000万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中提高了1倍。(科技日报)
本田涉足太阳能电池 成本减半挑战三洋和夏普
本田已正式开始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其旗下的生产设备子公司——本田工程公司成功开发出太阳能电池,作为汽车制造商的本田从3月份开始销售用于公共、产业和住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此次推出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了全新结构。与普通产品相比,生产时的能耗约为1/6,发电成本不足原来的一半。本田将以上述优势为武器挑战三洋电机及夏普等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领先的制造商。
本田的太阳能电池主要通过层叠铜、铟、钾、硒等化合物薄膜来制造。取各化合物名称的首字母,称之为“CIGS”。与结晶硅系列产品相比,CIGS能够使用更少的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结晶硅系列最薄的厚度也有200μm左右,而本田的产品成功地缩小到3μm。这样,生产能耗减少到原来的1/6左右。另一方面,相对于在原有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平均每kW需要70万~8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6万~5.3万元)的设置费用,负责开发的本田工程公司的生产技术主管铃木康浩自信地说:“即使在尚未发挥量产效果的现在,也能够低于原来的设置价格”。
根据本田的推算,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每kW发电成本为52日元,而本田的发电成本仅22日元。这一成本早已超过了业界制定的2010年的目标值。
(中国能源信息网)
科学家发明最小引擎 6年内将替代传统电池
由一名英国华裔科学家领导的研究组,成功发明一个细小得可以为手表供给动力的全球最细汽油引擎。专家相信这项发明会在6年之内逐步把手提电脑和手提电话使用的传统电池淘汰,为全球科技界掀起一场革命。
引擎的体积虽小,但每次注射打火机汽油后,便可使用2年,而且其产生的能量是传统电池的700倍,或可以用作连续操作手提电脑及手机几个月而毋须充电。专家相信,这款汽油引擎可能在短短6年之内,逐渐淘汰这类仪器的电池。
另外,这款引擎也可应用在医学及军事上,例如操作心脏起搏器或微型侦察机械人。目前,为1枚只能放出1个单位能量的普通电池充电,便要流入2000个单位的能量,由于新的微型引擎是局部产生能量,所以比普通电池能效更高。(人民日报)
福建龙岩“生物柴油”和“煤粉专用电除尘器”2项新产品列入国家计划
由龙岩市2家企业自主开发的2种新产品近期被列入200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据了解,被列入计划的这2项新产品分别是由龙岩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的“生物柴油”和龙岩卫东环保有限公司申报的“煤粉专用电除尘器”产品。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利用废动物、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者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的扬尘治理,在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 (中创网厦门分站)
日本投巨资在南通建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造纸工厂
6月11日下午,中日双方分别在中国南通和日本东京同时宣告:王子制纸株式会社投资2000亿日元的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落户南通。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五的造纸企业,创建于198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一直保持着长盛不衰的良好发展态势。该公司在海外拥有10万家以上企业,但都是在海外开发原材料运回日本造纸。
在南通即将建成的工厂将是他们在海外所有工厂中规模最大的,而且是在中国生产、销售的完整项目。
这个按现行汇率折合人民币139亿元的投资项目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也是南通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投入项目。将建成的工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浆纸一体化联合工厂。特别是它采用的硫酸盐法制取木浆以及黑液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同行业中最先进的工艺之一,并且能有效防止污染。
据悉,此项目拟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受让建设用地200万m2,建设年产量达120万t高档文化用纸和铜版纸,以及年产量达70万t化学木浆的浆纸一体化联合工厂。整个项目计划分3期进行,首期工程建设年产量达60万t铜版纸的生产企业,计划2006年底建成投产运行。 (中创网南京分站)
该项试验技术将使单位核燃料发电量更高。该试验技术的掌握,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开发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燃料组件的关键技术,打破了核发达国家对核电领域核心技术的垄断。
该试验技术可用于研制更合理科学的高性能燃料组件。燃料组件是核电站的核心部件,研制开发燃耗省、破损率低、可靠性高和经济性好的燃料组件是各核发达国家提高核电站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核发达国家的垄断技术。
据悉,中国核动力院二所自1998年开始跟踪国际核电技术研究动态,历时5年终于攻关成功。(华声报)
河北将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
河北今后几年将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等途径加快发展高效清洁优质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5年,河北将力争使电力消费比重接近40%,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达30%。在河北省一次能源消费中,目前原煤消费的比重高达88.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原油、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河北省新能源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促进河北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河北将通过引进外资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创新体系,促进节能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发展节能技术市场。作为配套政策,河北还将加强法制建设,研究制订抑制能源过度消费,以有利于企业开展节能的税收和税赋转移政策以及公共财政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源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包括节能信息传播机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机制等。 (新华网)
贵州锂电池年销售可望突破亿元
贵州航天电源科技公司继5月下旬成立电源研究中心,启动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等一批高新技术研究课题后,目前在贵阳高新开发区内年产300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可望在今年10月中旬投产。
贵州航天电源科技公司从2001年起步以来,凭借雄厚的军工优势,仅用1年多的时间,使得航天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跃居国内同行业第五位。近年来,他们在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及其关键的先进涂布技术设备后,又在科技部和贵州省科技厅火炬计划立项支持下,加紧研制和开发各种型号和用途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锌空电池、氢镍电池和免维护铅酸电池等。(科技日报)
美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商业运营
美国环保局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美国联合邮政服务公司联手研制的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日已投入实地使用检验阶段,这是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机动车首次在美国全国的道路上实地驾驶运行。这项由美国政府与工业界共同合作实施的研究计划旨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尽快投入商业应用。
据报道,美国首批零污染机动车作为美国联合邮政服务公司的运送邮件快递车队的一部分,行驶在指定的路线上,用于日常邮递业务。研究人员将继续跟踪评估燃料电池车的性能,例如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燃料经济性和驱动性能等。美国环保局的安亚伯实验室将为这些汽车提供一个添加氢燃料的供应站。此外,宾夕法尼亚的“空气产品和化学有限公司”也打算为此投资、设计和建造一些氢燃料供应站。
据称,今年下半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大客车也将投入使用。 2004年,一种由1个或多个燃料电池供电、名为“道奇赛手”的箱式货车,将作为首辆中型燃料电池商用车在美国投入运营。 (科技日报)
美科学家研究发现氢燃料电池也有副作用
氢燃料电池因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无污染长期以来备受推崇,被誉为“未来能源”。但据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氢燃料电池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特蕾西·特龙普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在生产和运输氢燃料电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10%~20%的燃料泄漏到大气中,可能会导致大气中氢气含量提高3倍。结果是,大气中氢氧结合,使得距离地面50km左右的同温层中的水蒸气含量大幅度增加,令地球上出现多云天气的机会增加。
特龙普认为,这还可能会导致同温层气温降低0.5℃,延缓南极和北极春季到来的时间,增大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增大的恶果是,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会更多地到达地表,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氢气是不少微生物的“养分”,过多的氢气也会对地球地表生物目前的平衡状态构成威胁,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新华网)
欧盟出台氢燃料研发报告
欧盟“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高级研究小组近日提出了名为《氢燃料经济——通向可持续能源的桥梁》的报告,具体分析了氢燃料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报告认为,氢燃料和燃料电池对于欧盟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优势在于:可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保证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提高空气质量;提高工业竞争力;分散型的能源供应有利于满足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的增长并降低因此而造成的污染。为此,报告强烈建议欧盟内部建立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合作伙伴,具体内容是:通过交通、能源、环境和企业政策,建立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发展指导计划;建立一个欧洲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平台,投入更多的研究基金,支持氢燃料和燃料电池的战略研究,包括降低燃料电池费用、改善性能和耐用性,建立安全标准等;对技术可行性的论证进行战略性布局,即通过几个示范项目进行技术到市场的推广。
欧盟对氢燃料和燃料电池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在2002年-2006年欧盟第6个框架研究计划中,这方面的投资为2500万欧元~3000万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中提高了1倍。(科技日报)
本田涉足太阳能电池 成本减半挑战三洋和夏普
本田已正式开始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其旗下的生产设备子公司——本田工程公司成功开发出太阳能电池,作为汽车制造商的本田从3月份开始销售用于公共、产业和住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此次推出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了全新结构。与普通产品相比,生产时的能耗约为1/6,发电成本不足原来的一半。本田将以上述优势为武器挑战三洋电机及夏普等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领先的制造商。
本田的太阳能电池主要通过层叠铜、铟、钾、硒等化合物薄膜来制造。取各化合物名称的首字母,称之为“CIGS”。与结晶硅系列产品相比,CIGS能够使用更少的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结晶硅系列最薄的厚度也有200μm左右,而本田的产品成功地缩小到3μm。这样,生产能耗减少到原来的1/6左右。另一方面,相对于在原有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平均每kW需要70万~8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6万~5.3万元)的设置费用,负责开发的本田工程公司的生产技术主管铃木康浩自信地说:“即使在尚未发挥量产效果的现在,也能够低于原来的设置价格”。
根据本田的推算,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每kW发电成本为52日元,而本田的发电成本仅22日元。这一成本早已超过了业界制定的2010年的目标值。
(中国能源信息网)
科学家发明最小引擎 6年内将替代传统电池
由一名英国华裔科学家领导的研究组,成功发明一个细小得可以为手表供给动力的全球最细汽油引擎。专家相信这项发明会在6年之内逐步把手提电脑和手提电话使用的传统电池淘汰,为全球科技界掀起一场革命。
引擎的体积虽小,但每次注射打火机汽油后,便可使用2年,而且其产生的能量是传统电池的700倍,或可以用作连续操作手提电脑及手机几个月而毋须充电。专家相信,这款汽油引擎可能在短短6年之内,逐渐淘汰这类仪器的电池。
另外,这款引擎也可应用在医学及军事上,例如操作心脏起搏器或微型侦察机械人。目前,为1枚只能放出1个单位能量的普通电池充电,便要流入2000个单位的能量,由于新的微型引擎是局部产生能量,所以比普通电池能效更高。(人民日报)
福建龙岩“生物柴油”和“煤粉专用电除尘器”2项新产品列入国家计划
由龙岩市2家企业自主开发的2种新产品近期被列入200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据了解,被列入计划的这2项新产品分别是由龙岩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的“生物柴油”和龙岩卫东环保有限公司申报的“煤粉专用电除尘器”产品。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利用废动物、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者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的扬尘治理,在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 (中创网厦门分站)
日本投巨资在南通建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造纸工厂
6月11日下午,中日双方分别在中国南通和日本东京同时宣告:王子制纸株式会社投资2000亿日元的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落户南通。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五的造纸企业,创建于198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一直保持着长盛不衰的良好发展态势。该公司在海外拥有10万家以上企业,但都是在海外开发原材料运回日本造纸。
在南通即将建成的工厂将是他们在海外所有工厂中规模最大的,而且是在中国生产、销售的完整项目。
这个按现行汇率折合人民币139亿元的投资项目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也是南通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投入项目。将建成的工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浆纸一体化联合工厂。特别是它采用的硫酸盐法制取木浆以及黑液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同行业中最先进的工艺之一,并且能有效防止污染。
据悉,此项目拟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受让建设用地200万m2,建设年产量达120万t高档文化用纸和铜版纸,以及年产量达70万t化学木浆的浆纸一体化联合工厂。整个项目计划分3期进行,首期工程建设年产量达60万t铜版纸的生产企业,计划2006年底建成投产运行。 (中创网南京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