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的凤翔社会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至清所修五部凤翔府志反映了明清时期凤翔地区的社会状况:1.明末战乱使凤翔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2.清初豁免地丁、兴修水利和道路,恢复了凤翔经济,又广泛任用汉人作官并旌表忠孝节烈,稳定了凤翔社会秩序.3.乾隆年间,凤翔地区人口耕地增加、市镇恢复、城池修葺、学校兴办,呈现盛世繁荣景象.4.生产力低下和剥削残酷使农民生活仍然贫困,政治体制的僵化和教育落后导致的民众观念的保守愚昧,使凤翔社会盛世局面的难于持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及IL-1β血清含量与东北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MS)的关系.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
自2009年至今,我国新医改已经启动10年,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医改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文章阐述了医改同政治、社会、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新一轮医改政策议程启动和阶段
接地线入土时,在地面表层与接地线接触处最易锈蚀,这是因为地面表层处的接地线易受潮且暴露在外,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接地线铁部件在富氧和潮湿的条件下,极易锈蚀.而超出地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