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r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我们称它为文言文。文言文也叫古汉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激发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要落实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反复读、观插图、看注释、查资料书、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等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对所学内容熟读成诵,积累这些悠久灿烂的语言。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基本模式;教学目标
  “爱为学问之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做了准确的定位,在课后题体现出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基于这些教学要求,笔者结合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司马光》,讲讲如何通过以下的教学模式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
  一、揭示课题,范读激趣
  要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先决条件是教师要品读好古文,教师要进行古文教学,首先要做的是读好文言文。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老师的范读尤为重要,本人深知这些,在教学中,既重视自身的引领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实践。所以在教《司马光》一课时,笔者便从学生熟悉的二年级上册日积月累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这些古人说过的话导入,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下面的学习,学生就不会觉得陌生而心生畏难情绪。接着让学生和同学交流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得出:“文言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古文。顾名思义,古文就是古代的文章。文言文非常简练,比如,问“吃饭了没有”,用文言文说就是“饭否”。文言文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好好去领略。《司马光》就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30个字就把讲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接着由教师范读。教师以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学生小声跟着教师一字一句地朗读,再次感受读文言文的特点。跟读后,学生尝试着练习读一读,教师此时要提醒学生看着拼音,把字音读准确。然后指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读准每个字音,读出每句话的节奏,知道哪里要断句,哪里要读重音,哪里要读快点,哪里的语气要上扬,哪里要停顿等,直到把每句话读通读好为止。《司马光》这课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这两句话。最后还要让学生自由练读,尝试把整篇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就是这样,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的不断模仿学习,学生达到会读并能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的程度,从而获得成功感,自然而然喜欢上文言文,更喜欢读文言文了。
  二、 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文言文韵律和声韵都很美,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假如老师在学生面前把文言文的韵律和声韵读好,确实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会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中喜欢去朗读,有欲望去读,乐意去背诵积累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文字的。而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已经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将课文的一些内容挖空,如,“群儿( ),一儿( ),足跌( )。众( ),光( ),水迸,儿( )。”让学生看着提示来进行填空式的背诵。课上,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再加上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又特别好,又有一颗争强好胜之心,都想在同伴面前大显身手。所以,不用多久,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看着填空把课文背诵下来了。文言文语言短小精炼,文字精美,含义深刻,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背诵这么精彩文段,对于小学生自身语言的积累和接受优秀文化熏陶都大有好处的。
  三、理解词意,了解文意
  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给我们授课老师做了准确定位,它只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注释学习古代诗歌的方法来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并借助注释、字词典和插图等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后能自己讲述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不是要求教师逐字逐句翻译,或全文翻译。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出示句子“群儿戏于庭”这句话,告诉学生“群”就是一群的意思,“儿”就是儿童之意,“戏”在古代是指游戏,“庭”就是庭院,这些字本身就能单独成词,表示特定的意思。假如不理解这些字义的话,我们通过看课文的注释或查字词典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了。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笔者找来图画,让学生看着图画说说,这些小孩在哪里干什么?学生很快就可知道,这些儿童在庭院里游戏。接着笔者就出示“群儿____于____”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让他们了解古人是这样表达要说的事情的,拓展他们的眼界。“一儿登瓮”这句,对于这个“瓮”字的理解,笔者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注释,知道“瓮”是“口小肚大的陶器”。学生这样读了注释也是比较陌生的,笔者就让学生看文章的插图,让學生指一指,就可以很直观地知道什么是“瓮”。这些环节的设计,其实就是想给予学生学习文言文一根拐杖——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都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去学习更多的文章。而对于让学生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教学的,先出示一幅儿童在庭院中游戏的图,然后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的句子,让学生说说故事的起因,接着出示第二、三、四张小孩掉下瓮的图,让学生接着讲“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个故事经过;最后出示最后一张瓮破,小孩得救的图片,学生看着图片说“水迸,儿得活”的故事结局。这样图文结合用讲故事的方式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真正做到了落实了让学生不着痕迹地学懂课文这个的教学目标了。
  四、启迪思维,读中悟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志在明理。小学阶段的文言小故事浅显易懂,都蕴含深刻的哲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熟课文,读懂故事之后,联系自己亲身经历,谈一谈从故事中学到的人物品质或懂得的道理,把读书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大有卑益。在讲《司马光》一课时,笔者出示句子“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让学生对比着读,随后笔者便提问学生:对于跌入瓮中的孩子,司马光和其他的孩子有怎样的表现?从司马光和其他小孩的不同表现中,你体会到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伴的启发下感悟到司马光遇事不慌张,沉着冷静地想出最优的方法去处理问题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学的就是他这些可贵的品质。   五、拓展阅读,享受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文言文兴趣的培养课中引导尤为重要。小学部编教材里的小古文,承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任务。老师可以它们为引子,鼓励学生自觉阅读更多的生动有趣小古文,增加自身的阅读量,拓宽自身的阅读面。《司马光》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这本教材里唯一的一篇文言文,为了让学生对这些文言文产生熟悉感,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多花时间,找几篇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读读,让他们多与文言文接触,对文言文的兴趣才会浓厚。如,在讲授《司马光》一课时,笔者和学生说,课文在选人教材时,为了让减轻同学们学习的难度,有所删减。文章前面删去的部分,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经笔者这么一说,孩子探求新知的欲望启发起来,都想一睹为快。笔者顺势出现文章前面部分的内容“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通过阅读文章的前面部分内容,学生对小时候司马光更加了解了,知道他除了机智外,还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司马光是这么一个聪明又爱看书的人,古代像他这样的小孩还有哪些呢?相信学生都会对这些人很感兴趣,笔者就出示了《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和《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以及《谢道韫咏絮》这些故事给学生阅读。读着写同龄人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被启发起来,笔者顺势向学生推荐《趣味小古文》这本书,还提醒他们可以利用在课上学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去阅读,相信他们定能读懂。就这样,从课内到课外,真正让学生享受阅读小古文的乐趣。
  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手法等都和与古代汉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文言文教学其实也是母语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优势所在。现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继承和发展。尽管学生在第一次学习古典汉语时有一些语言障碍,但它并不是从零开始的。由此可见,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模式去教学,小学生学文言文并不难。
  参考文献:
  [1]刘正生.小学文言文教学浅谈[J].黑龙江教育,2010.
  [2]教育部.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在推行新课程标准之后,小学英语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也出现了明显改变。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了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应当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学会自主学习英语知识。本文主要对教师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实施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环节与
本报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是国强的重中之重。在祖国第71个生日之际,广州市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幼儿园开展了“喜迎祖国妈妈71华诞”系列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老师向幼儿讲解了国旗、国徽、国庆节的含义及由来,并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带领幼儿们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和悠久历史,让幼儿们充分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源远流长。  孩子们用洁白的画纸、稚嫩的小手、七彩的画笔、童真的语言,共
【摘要】文字为语言提供了一个载体,只有正确地认识文字,才能为语言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识字是一项基本的能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认真对待。尤其对于身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来说,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会读”“会认”“会写”,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教学;方式分析  是否具有“识字”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甚至
【摘要】语言工作坊是一种有效促进幼儿自主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在语言工作坊创设背景中主要阐述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新尝试——基于儿童原点教育搭建语言工作坊,通过创设语言工作坊让幼儿自主体验。我们发现其特点与价值有:一是创设有准备的语言场景,提高幼兒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打破固化组织形式,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三是搭建混龄模式,提升异龄幼儿之间学习的互动性;四是整合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广泛、深入、持续的英语阅读行为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获取多种信息和文化知识,还能促进思维,提高交流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学好英语阅读及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出发,对如何提升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阶段;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力
【摘要】“五学”课改让新时代课堂全面受益,让学生不仅仅锻炼了学习能力,还锻炼了以往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实现了高质量,低负担,大效益。它既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又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课堂上自主研究,讨论,汇报,互评等等,在老师的评说下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拓展学生自身的目的,符合新时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导学;自学;互学;展学;评
【摘要】在番禺区全面践行“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大潮中,结合石碁镇教育办公室实施的“三段八步问题式研学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本校学生语文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紧密围绕“研学后教”模式,深入文本,精心设计“研学问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以“研学问题”为指引进入文本进行阅读,充分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研学;后教  小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如今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的利用,教育行业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许多学校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逐渐趋向于成熟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去探究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生语文学习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网络;课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德育不仅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德育,让德育工作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人生的基础。本文从教师表率、关注学生、开展丰富活动以及家校合作沟通等方面探讨班级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班级管理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
【摘要】21世纪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微课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也不断发展,并且运用到各个教学领域。诗歌本是一种抽象、含蓄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考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还考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微课作为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它又是现当代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断融入到我们语文的教学中,但在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引发我们思考。  【关键词】微课;诗歌鉴赏;运用  诗歌鉴赏是所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