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健康人生的一剂良药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幽默感的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首十多年,议题十分丰富,例如关于战俘被俘虏后的身心状况,研究结果指出懂得用幽默感看待自己不幸遭遇,甚至改变世界观的战犯,较能熬过战事并生存下来。后来也发展出幽默介入治疗“幽默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将“幽默”制成一些为期10~20周的疗程,应用于慢性病及住院病人身上。
  这项研究最常见是“小丑病房”。曾有研究,安排即将接受手术的病童入住“小丑病房”,结果发现这班被小丑逗得乐透的小病人,术前紧张程度大为降低。2006年,有两个研究不约而同“选择”精神病房,一个做法是每周两节“小丑时问”,内容包括游戏、精神活动表达练习,结果病患者逃走、自我伤害或打架等行为明显下降。另一研究对象为患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方法是连续3个月,每周5次在病房内播放电影,一组全为笑片,另一组包括不同片种,其中有15%为笑片,结果两组患者病情虽未见正面改善,但“笑片病房”患者的负面症状,例如紧张、抑郁等症状均明显减轻。
  杆·马丁对幽默的研究
  早期的幽默感研究发现幽默对一些会复发、需长期服药、不能根治、对生活带来不便的长期病患,例如慢性痛症和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正面帮助,途径包括改变病人对痛的理解,或是降低他们的痛觉敏感度。
  过去20年,学术界出于对幽默的“憧憬”,仓促推出许多研究项目,可是不少研究设计太“实验性”,结果反而得不偿失。例如“看30分钟笑片,人就在30分钟后开心了”这类研究,只能反映很短暂的正面影响,但应用于生活上,意义不大。
  现时学术界最活跃于研究幽默的学者,美国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杆-马丁,他的研究题目类型广泛,却都发现有上述问题。2001年,他发表文章大胆指出,幽默感与健康根本并无百分之百的必然关系,因为幽默感也有好、坏风格之分,只有好的幽默,才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
  他把幽默感分为两大类,并于2003年设计了一个共有32条问题的“幽默问卷”——《幽默风格问卷》,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幽默风格,是好是坏。
  第一大类:正向幽默感(包括亲和型幽默和自我提升型幽默)
  亲和型幽默一种对外的幽默风格。指喜欢主动向人说笑话、有趣轶事或妙语,并能藉此逗乐别人,增进人际关系。
  自我提升型幽默一种对内的幽默风格。意为倾向以幽默的观点与角度,看待自己生活里的不如意与压力,用幽默感为自己解难。例如将不顺心的事情,转化为有趣、荒谬的情境。
  第二大类:负面幽默感(包括攻击型幽默和自嘲型幽默)
  攻击型幽默对外且具有破坏力的幽默。喜以嘲笑、戏弄、揶揄或讥讽他人去表达幽默,并借以肯定自己,但代价是破坏人际关系。
  自嘲型幽默可说是一种自我伤害的幽默。过分地以自己闹过的笑话、事件或经验去轻蔑自己以逗乐他人,可逃避问题、避免他人察觉自己的真正感受;长远而言对自我形象有不良影响。
  正向幽默感是人际关系润滑剂,反之,第三及第四种负面幽默感可能更烦。攻击型幽默往往出于一种愤世的人生观,而愤世嫉俗、敌对的个性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至于自嘲,过分贬低自己其实是把自己置于不利的位置——自我形象过低、不尊重自己,别人很难尊重你,有时甚至会惹人讨厌。
  威格尔·吉亚告诫:幽默从何而来?
  幽默是双向的沟通,好处也是双份:制造幽默的人,会因讲出精辟妙论得到成功感;接收笑料的人便藉笑减压。
  超逻辑、荒谬、夸张、扰乱常规秩序都是幽默的本质,而其底线(其实也是背后信念)是维护人道精神。幽默可以令人轻松、愉快、减压,增加社会凝聚力,也是人与人相处的缓冲区——快要争执的时候,做些令人发笑的事,即能消除敌意。所以,幽默亦是上佳的谈判工具,除了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人们通常都乐意与有趣的人合作。
  那么,幽默从何而来呢?
  美国精神科专科医生威格尔·吉亚说,我们降临世界后,大约5个星期就懂得微笑,3~4个月便懂得笑出声了。孩子发现世界有趣,幽默感便会萌芽,通常是透过游戏、无聊的事物与行径(诸如数手指、在沙滩玩蟹仔)。
  一般来说,理解幽默以左脑为主,因它负责管理人的语言及逻辑思考,如左脑额叶前方、额叶皮质区、前额叶中底部、聂叶中下部,以及小脑等。要笑出声就会动用脑部的发笑区,例如杏仁核、下视丘、丘脑下部,以及协调身体活动的皮质区等。若“笑料”来自视觉刺激,例如漫画、电影,则连右脑的视觉区部分都要动用起来,左、右脑结合解读笑料。
  黎祝龄:让幽默成为健康人生的一剂良药
  那么,幽默感是先天抑或后天的?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系主任黎祝龄指出,根据杆-马丁的好幽默、坏幽默理论,有益人际关系与自我感觉的好幽默感是先天而得的,坏幽默才是后“学”回来的。故此,要提高欣赏幽默的能力,不仅要脑筋转得快,也包括分辨优质与劣质幽默的能力。
  幽默感与情绪的关系,可从身体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分泌,加以分析。2013年香港的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健康行为教研中心及英国西敏寺大学合作研究香港老翁的幽默指数及质醇分泌状况。经研究得出结论:人体质上腺素分泌皮质醇的高峰时间,为早上起床后的30-45分钟内。46名年龄介乎62-86岁参与研究的老翁,先接受“应对幽默量表”问卷调查评估其幽默指数,然后连续两天,于起床后的0、15、30及45分钟收集口水样本,化验皮质醇含量。研究初步结果指出,幽默指数较高的长者,皮质醇分泌偏低,代表压力较低、心理状况更佳。
  负责研究的黎祝龄指出,2005年他们曾作过同类研究,发现乐观的人于起床后45分钟内皮质醇分泌偏低,今次研究也有相同的发现。皮质醇分泌是老化指标之一,以往研究认为长者自尊感会影响其情绪。但研究发现,幽默感的影响较自尊感来得更大。
  他认为,长者懂得运用幽默感,可能较年轻人更为重要,因为人生不好事,如患病、死亡,几乎都在老年发生,幽默感似乎有助他们面对。人们应该多多制造幽默细胞,让幽默成为健康人生的一剂良药。 【编辑:木子】
其他文献
退休专家认为,夫妻双方在退休计划上会犯许多错误,不少错误与缺乏交流和计划有关。美国经济学家沙佛在其《财富的未来》一书中说,“退休问题很复杂,不知不觉就会犯错,多数错误是没有计划和计划不周引起的。”  夫妻在已经或准备退休时,容易犯以下7个主要错误:  1.从未商量退休后想做什么  一方或双方不再工作时,两人要一起相处很久。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是抚养孩子,子女离家后会使他们的日子很难过。一直不工作的一方
儿子蹦蹦跳跳从幼儿园回来,说明天是重阳节,给奶奶打一个电话。儿子稚嫩的声音像清脆的萝卜,“奶奶我想你了,祝奶奶节日快乐!我又想帮你揉揉肩了。”我听到电话那端婆婆的笑声,似乎看到婆婆的脸笑成一朵菊花。  婆婆七十多岁了,满头银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仍为子女们操心,有好吃的家乡特产就托人给我们捎来,对自己却一点也不舍得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所期待的,不过是儿女们爱的话语,就已满足了。  岁岁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