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弧菌胞外产物对大黄鱼的致病性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杯碟法测定了由网箱养殖濒死大黄鱼体内分离的溶藻弧菌胞外产物的成分及酶活性,并用胞外产物粗提液对大黄鱼进行致死试验,电镜观察了致死大黄鱼肝、肾、脾等组织的细胞病变.结果表明,溶藻弧菌胞外产物具有明胶酶、淀粉酶、酪蛋白酶、脂肪酶、卵磷酯酶、几丁质酶以及溶血活性,该胞外产物对大黄鱼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可造成大黄鱼肝、肾、脾等组织严重病变.
其他文献
用RT-PCR方法,分别以ConA体外刺激培养12、24、48 h的鸡脾脏淋巴细胞(SP)和经人工感染2次堆型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约3.6×104个/鸡)的鸡盲肠扁桃体/
根据GenBank中轮状病毒VP6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pGEM—T—VP6质粒中扩增VP6PCR产物。将VP6克隆到PBI121质粒中,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用叶盘法
从重庆病鸭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证明为鸭疫里氏杆菌(Rt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用改良的血清酵母肉汤进行增菌培养,将2菌株菌液混合(1:1,体
采用Caco-2细胞培养模型,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粘附Caco-2肠上皮细胞后时其活力、细胞膜磷脂酶A2(PLA2)、胞浆游离钙浓度、膜通透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菌粘附后1h,肠上皮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亚型AIV血凝素基因(HA)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剐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P7.5)下游,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