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27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患是否行气管切开,观察其预后,从而进行比较。结果:行气管切开者生存率(94.73%)高于未行气管切开者(37.50%)。结论:气管切开是抢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 生存率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共收治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27例,中度22例,重度5例;男19例,女8例,年龄4~47岁;烧伤面积98%~14%;烧伤原因:热液3例,房屋着火4例,蒸汽烫伤3例,井下瓦斯爆炸11例,鞭炮爆炸4例,汽油烧伤2例。
  治疗方法:①烧伤治疗:抗休克、补液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②吸入性损伤治疗:气管切开19例,未切开8例;高流量吸氧;控制感染;湿化气道、促进坏死组织排出(吸痰、体位引流)。
  
  结 果
  
  未行气管切开者,治愈3例,死亡5例,生存率37.50%。行气管切开者,治愈18例,死亡1例,生存率94.73%。
  
  讨 论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热气体、蒸汽、高温粉尘、烟雾或化学性物质等引起的呼吸道乃至肺实质的急性损伤,可伴有全身中毒,严重者可引起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呼吸困难、酸碱失衡以及窒息等。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占5%~10%,吸入性损伤死亡病例中,气道阻塞占50%以上,故保持气道通畅为治疗关键,而其主要手段即气管切开。
  病理依据:①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破溃、气道狭窄,进而气道阻塞;②血管内皮损伤,致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炎性渗出和间质水肿。
  气管切开时间及指征:①时间宜早不宜晚;②指征宜松不宜严:口、唇、鼻周有烧伤且有明显水肿;有呼吸困难,声嘶,三凹征,双肺闻及湿啰音、哮鸣音;低流量鼻导管吸氧(<4L/分)时氧分压<7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25mmHg或>45mmHg;间接喉镜(6~8小时内)检查可见喉黏膜发红,轻度水肿,严重者有小水泡。
  气管切开后的治疗:①吸氧,早期应用高浓度氧;②湿化气道,可维持气道黏膜细胞生理功能,促进坏死脱落组织排出;③抗感染治疗;④应用激素,减轻早期水肿和肺损伤。
  总结:①行气管切开者生存率(94.73%)高于未行气管切开者(37.50%);②气管切开有利于有效通气;③利于坏死脱落组织排出,减轻气道梗阻及有毒物质对呼吸道的持续损害;④气管切开是抢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生命重要而有效的手段。⑤死亡病例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有大量大水疱,可见穿刺针位于水疱内,未穿破喉黏膜,故不能解除呼吸道梗阻,以致导致窒息死亡。
其他文献
为配合"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减损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湖南省农户科学储粮核心示范区对农户进行储粮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康复,如期出院。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促進病人顺利康复。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