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牺牲品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的选择
  
  意大利足坛上世纪90年代初最风光的主帅是谁?阿里戈·萨基。AC米兰在国内联赛与欧洲战场所向披靡,主席贝鲁斯科尼一夜间从鞋匠到总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最落魄的主帅是谁?还是萨基。1996年欧洲杯上,放弃巴乔扶正佐拉,结果小组赛遭捷克人暗算无奈饮恨,遭全国球迷炮轰灰溜溜下台;此后又在AC米兰二进宫,结果俱乐部成绩滑落到十名开外,众叛亲离之余只得卷铺盖走人。短短五年间,萨基从圣人重归凡人,从天堂跌落地狱,而他在米兰的第二段执教经历,着实堪称豪门内斗的典型牺牲品。
  1996/1997赛季,寄希望于小教练大球队模式再次奏效的AC米兰聘来了乌拉圭人塔巴雷斯,不曾想后者根本镇不住大名鼎鼎的“新三叉戟”,米兰冠军联赛小组出局,联赛也岌岌可危。赋闲在家的萨基终于应贝鲁斯科尼之邀出山,雄心勃勃上任后本想将当年那套成功法门移花接木,孰料老气横秋的米兰早已不屑于和年轻人好勇斗狠。而与萨基不睦的巴乔的存在更令“卧龙”如芒在背。于是萨基一声令下,正当壮年的巴乔就此闲置在板凳上。可当威赫、西蒙尼和杜加里们屡次错失良机时,萨基只能让米兰队18号匆匆上场,然后——要么在其灵光闪现后忍受新一轮的非难,要么在其碌碌无为后面对新一轮的指责。
  输给国米只是导火索,主场以1:6惨败给尤文图斯则把萨基彻底钉上了耻辱柱。萨基大刀阔斧的改革出发点并无不妥,只可惜习惯于安逸的米兰绝非良好的试验田,而与球队骨干紧张的人际关系、断然撇弃巨星的休克疗法,只能让米兰更加动荡,之后一个赛季的卡佩罗重复的也是萨基的失败。但是,萨基二进宫后的个人声望跌到冰点,自此不再一线执教,米兰城可否给过当年的功臣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慰藉?当2004年意大利队在欧洲杯折戟后,举国重提萨基模式痛定思痛时,又有几人曾在萨基从米兰下岗时给予起码的尊重和肯定?
  
  皇马总是伤心地
  


  
  1996/1997赛季,皇马主席桑斯从意大利挖来了与米兰闹翻的卡佩罗,但西班牙媒体却对保守的意大利人并不待见,他们更热衷于报道罗纳尔多—费戈—恩里克组成的巴萨豪华进攻线。尽管卡佩罗的皇马在那个赛季的首回合国家德比中获得完胜,并提前两轮问鼎西甲冠军,但球迷们依然不满意大利人的防反战术和保守作风,桑斯也没能给予意大利人足够的声援。一怒之下,未能获得新约的卡佩罗愤然辞职归国,与皇马第一段姻缘就此告一段落。卡佩罗对于劳尔、卡洛斯等人的开导和放心使用,令这些俱乐部当时的小字辈经久不忘。
  十年之后,卡佩罗二度入主皇马,与上次一样,金牌主帅继续让俱乐部按他的指名购入队员,并约法三章:违约金、战术自由、新闻沉默。但经过历年的换血与换帅,昔日兵强马壮的皇马实力已然今非昔比,而卡佩罗在圣诞节来临前创下的俱乐部史上最低进球数的纪录,则让那些十年前就怒骂他保守的球迷再次在伯纳乌挥舞起了白手绢。主席卡尔德隆和总经理米贾托维奇也在媒体面前煽风点火,甚至早早传出与卡佩罗达成赛季末分手协议、舒斯特尔即将入主的消息,更令卡佩罗沦为彻底的孤家寡人。尽管皇马最终惊险反超巴萨夺冠,但卡佩罗除了战术上尚拥有自由外,其形象早已被彻底妖魔化,甚至在皇马的庆功大会上,古蒂的妻子都能跳出来发言,卡佩罗却只能选择缄默。一人侯门深似海,无论是谦谦君子般的桑斯,还是鄙陋粗俗的卡尔德隆,他们在乎的绝不是主教练的尊严,而只是皇马品牌能给个人带来多大增值。当他们夸夸其谈冠军时,可曾记得是谁让皇马有了在丰收女神广场肆意欢呼的机会?
  卡佩罗也许能立刻让皇马得到冠军,但皇马球员和球迷最欣赏的主帅却是博斯克。这位从劳尔、古蒂、卡西利亚斯等人还是孩童时,就对其言传身教的老帅当年以救火队员身份上任,竟一举夺下冠军杯,井在1999/2000赛季次回合国家德比中以3:0完胜巴萨。如此惊人的战绩,就连眼高于顶的新主席佩雷斯也不得不对其另眼相看,不但许诺买下费戈增强皇马实力,还彻底将球队战术决策的大权交给了博斯克,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皇马巨大的商业潜力令以投机建筑商身份起家的佩雷斯始料未及,商业头脑极为敏锐的他随即就在智囊团的建议下,决定对皇马实施改造。廉价外援和国产球员被悉数扫地出门,留下的除了动不得的劳尔等人外,加盟“美凌格”的都是国际足坛上如雷贯耳的名字,尽管皇马的专卖店因为巨星的到来而生意红火,知名赞助商为在伯纳乌露脸几乎挤破皇马大门,球员们更年复一年地踏上全球巡演的班机奔波于三大洲……佩雷斯取悦了球迷和赞助商,却从来没有考虑博斯克的感受。老帅只能看着一个个昔日的得意门生打点行装,只能望着薄弱的替补席徒呼奈何,只能对巨星们的我行我素睁一眼闭一眼。而皇马也不再是那支战无不胜的欧洲王者,在联赛中输给弱旅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在佩雷斯最看重的冠军联赛战场上,皇马也早已外强中干。
  


  2002年是皇马巨星政策的巅峰,尽管联赛中被贝尼特斯的巴伦西亚后来居上压倒,但齐达内的神勇还是令皇马捧起了新世纪的第一尊大耳朵杯——也是皇马自1998年以来五年内的第三座欧冠奖杯。然而,博斯克面对的依然是三五个巨星、十几条枪的一线阵容,球队不善于打硬仗恶仗的痼疾早已暴露无遗。紧接着的第二年,皇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老特拉福德以一场近乎癫狂的进球秀,画上了博斯克时代最后的华彩后,便在里皮的斑马铁军前兵败如山倒,尽管球队获得联赛冠军不至于两手空空,但把欧冠看得高于一切的佩雷斯留给博斯克惟一的礼物,便是解聘通知……
  
  特殊的离开
  
  2004年盛夏,意气风发的葡萄牙人莫里尼奥以一览众山小的锐气走进了斯坦福桥,他的上任宣言至今仍令舰队街记忆犹新:“上帝最大,我第二!我就是那特殊的一个。”然而,上帝是永远不会下岗的,只有凡人才会被炒鱿鱼。当切尔西被弱小的罗森堡所迫在斯坦福桥签下城下之盟时,贵宾包厢里震怒的阿布在过道上拦住了“狂人”,一番简短的对白,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旋即,每年都能为切尔西带来至少一项锦标的莫里尼奥被解职,留下的是更衣室内流泪的德罗巴、错愕的埃辛以及心虚的特里,当然,还有看台上幸灾乐祸的阿内森。
  没有人能否认莫里尼奥在切尔西的勤奋与执着,某种意义上他就是英超的范甘迪——热衷数据和录像,用各种方式分析对手,制定厚达上千页的训练计划与战术手册。狂人驾临之初头发乌黑油亮光可鉴人,离去时已是两鬓斑白,三年间葡萄牙人固然台前风光鲜亮,可背后的压力与辛酸又有几人知晓?与对手为敌,与裁判为敌,与英足总为敌,与小报为敌,莫里尼奥一个人单挑整个世界,其勇气着实惊人。莫里尼奥来到之前切尔西没有固定的战术套路,没有系统 的青训计划,甚至没有几个叫得响的明星,如今切尔西一切都有了,但是,创造这一切的人却不在了。
  凯尼恩在谈到莫里尼奥卸任时认为,是葡萄牙人没能打出漂亮足球,才让阿布痛下杀手的。作为一个浸淫于英超多年的老油子而言,凯尼恩这话明显是推卸责任:世界上哪一个教练的合同里有把漂亮足球作为条文么?即便有,“漂亮”本身的标准是什么,进球多?请看2004/2005赛季切尔西冠绝英超的第一火力;请看巴塞罗那和利物浦是如何在斯坦福桥满地找牙。莫里尼奥的哲学是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满意的结果,这点对于还没学会量入为出的切尔西来说,只有裨益没有危害。只可惜,斯坦福桥看台上的阿布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请来葡萄牙人和送走葡萄牙人没少掏真金白银,球迷为啥从不记得这一点?
  钱或许可以买来尊严,但却永远买不来尊重,阿布与莫里尼奥从“闪婚”到“离婚。的三年零两个月,便是如此。
  
  潸然泪下为哪般
  
  2001年9月1日,都柏林的夜有些阴冷,穿着风衣、鬓角有些苍白的范加尔焦躁地在场边踱步,他已经换上了全部的前锋,还比对手多一人,已经围着对手的球门狂轰滥炸了八十多分钟,但是,计分牌上显示的却是无情的“1:0”,领先的,当然不是他们……当范尼一次次地被斯汤顿野蛮地铲翻时,当克鲁伊维特在麦卡蒂尔的贴身紧逼下脚步踉跄时,那个男人眼中一贯的自负和高傲早已荡然无存。当裁判终于吹响终场哨时,他长叹了一口气——终于解脱了,这次的解脱将一劳永逸,他的反对派们第二天将在荷兰和西班牙的报纸上刊登大幅的批评文章,但这些已经不再重要了。
  几天后的鹿特丹,荷兰人在一场完胜后远离了世界杯决赛圈,而范加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告别时,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六年前,他曾带着这些年轻人终结了米兰王朝,六年间,他们一个个离开阿姆斯特丹竞技场奔赴欧洲大陆,六年间,他经历过人生的巅峰,也饱尝过功败垂成的痛苦,更不止一次地面对媒体的非难。他曾笑称:“这个国家有1500万个主教练!”他设有忘记,他曾面对过的加泰罗尼亚媒体,是这个星球上最会批评、最不知足、最善于和主帅过不去的尖刻群体,一年前,他在诺坎普的新闻中心发表辞职演说时同样泪流满面。巴塞罗那一朝天子一朝臣,荷兰足协决心给年轻人范巴斯滕时间与耐心,唯独这位攻势足球最坚定的捍卫者,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足球场上投有平等,让伦勃朗和梵高老境凄凉、孤独逝去的荷兰人,让19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天才高迪在医院里呻吟至死、无人理会的加泰罗尼亚人永远不会懂得珍惜,对于这位慧眼独具的攻势足球的信徒,他们同样冷漠而麻木。
  在范加尔执教荷兰队最后一场比赛中上演处子秀的18岁少年范德法特,如今是荷兰队的副队长;在范加尔手下打上主力的范尼,即便年过30仍是巴斯滕不得不倚重的头号利器;范加尔所执教的阿尔克马尔,年年都有欧洲豪门的球探光顾,并为国家队输送了大批的新鲜血液。荷兰媒体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范加尔!”巴塞罗那客场难求一胜时,也有好事者慌不迭地拿出范加尔和里杰卡尔德作对比。可是,曾经毫不客气地将范加尔扫地出门的荷兰队和巴萨,你们到底需要他的什么?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