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来源 :作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种养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或多种动物,增加了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养殖动物与水稻互利共生,使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符合生态发展的理念。本文将稻田不同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进行比较,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种养模式的优势:对于农田土壤环境来说,稻田种养模式提高了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总孔隙度,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对于农田水体环境来说,稻田种养模式提高了其养分含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可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病虫草害来说,种养模式具有明显的防治效
其他文献
为了了解影响贵州粮食产能的关键因素和贵州粮食生产发展趋势,采用SPSS25.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8—2018年贵州粮食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贵州省1978—2018年的粮食产量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贵州省未来30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影响贵州粮食产能的5个主要成分可以归纳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产品生产成本和粮食作物有效播种面积3个方面;贵州粮食生产2019—2048年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48年预测粮食总产量将达到2 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