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年中国卵形疟原虫流行特征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1—2014年中国输入性单纯卵形疟原虫感染病例(卵形疟输入病例)流行特征,为我国消除阶段制订卵形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14年的卵形疟个案(临床与实验室病例)和人口数据,从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14年卵形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仅含输入病例)(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外籍病例)。分析卵形疟输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报告情况。

结果

2011—2014年,中国共报告卵形疟输入病例373例,年龄的P50P25~P75)为40(32~46)岁,2011—2014年分别报告单纯卵形疟病例为17、35、123和198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为367例(98.4%),女性为6例(1.6%)。2011—2014年中国卵形疟输入病例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江苏(100例)、广西(76例)、河南(55例)、安徽(28例)、山东(18例)。中国共有21个省份的182个县报告了卵形疟输入病例,感染地来自非洲的病例有353例(94.6%)。综合医院、CDC和传染病院报告卵形疟输入病例分别占40.0%(149例)、37.8% (141例)和16.6% (62例)。卵形疟输入病例发病到诊断耗时的P50P25~P75)为4(2~8) d。

结论

2011—2014年,中国卵形疟输入病例的数量逐年增加,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病到诊断耗时较长;输入性单纯卵形疟的诊断和规范治疗以及复发病例需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国3个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及时性,以及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14年4—9月,选取云南、四川、湖南省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中,坚持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1年、既往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共386例。采用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计算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
期刊
目的比较中国疟疾控制与消除阶段疟疾病例人群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明确疟疾消除阶段重点防控人群,并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07—2014年的疟疾个案(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人口数据,从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14年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含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等信息) (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外籍病例);通过描述病
目的分析中国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2012和2013年上报数据,评价项目实施情况。方法中国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检查项目数据来自于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检查对象为检查地区内居住1年以上、35~ 64岁、有性生活的农村户籍妇女且自愿参加并能接受检查者,检查项目包括:宫颈病变初步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伯塞斯达系统(TBS)分类或者巴氏分级报告进行评价]、醋酸/碘染色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