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东征中牺牲的外籍将领毕士悌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士悌,原名金勋,朝鲜人,1898年生于朝鲜平安北道,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
  1936年1月19日,中央军委下达了《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1月31日,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进一步研究了东征的行动路线和战略方针,部署兵力,调整干部,正式组成了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总政委、叶剑英任总参谋长、杨尚昆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下辖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毕士悌继续担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
  1936年2月18日至20日,红一方面军先后下达了东征作战命令和补充指示。根据预定作战方案,红一军团以第二师第五团为先头,红十五军团以第七十五师为先头,于20日20时乘夜色开始渡河。毕土悌奉命亲率第二二三团一营作为先头营登船偷渡。为了首先扫清对岸守敌,毕士悌从先头营中挑选了40多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渡河先遣支队,分乘5只小木船,后随该营一连的两只大船,从较为隐蔽的王家河上船,顺着小河进入黄河。
  突然对岸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毕士悌意识到被敌人发现了,他立即下令,变偷渡为强渡,一面实施火力反击,一面奋力划船急进。船抵贺家洼咀头西北岸边,战士们如离弦的箭冲向敌人,以步枪、机枪、手榴弹和手雷构成的密集火力封锁线,直指敌人碉堡。攻下河边碉堡之后,毕士悌又率士兵加速扩大战果,拔除敌人阵地纵深碉堡。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便将河边山脚的敌人地堡全部“报销”了。东岸守敌一个连的兵力被迫投降。
  为了保证整个军团安全渡河,毕士悌又率领部队继续追歼逃敌。然而正当他奋勇追击之时,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腹部。毕士悌身负重伤,倒在了黄河岸边。1936年2月22日,毕士悌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38岁。 (责编卫清萍)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第十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京召开,孩子们对这一盛会非常关注。于是,我便结合时事和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以报纸这一材料作为引子设计了本次活动。    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大小不同的“洞”,发展身体的柔韧性。  2.想方设法用合适的方式钻爬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洞”,提高肌肉的耐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培养运动兴趣与运动习惯。    准备:  
杰克·伦敦的主要作品的哲学倾向性很强.他在信仰马克思和恩格斯主义的同时也信仰达尔文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因此,杰克.伦敦的理论观点比较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