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变“问题”学生工作体会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班里都有“问题”学生,如何把这些学生转变成健康成长的学生,是一个教育者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本人所在教学中为例,以三个方面“爱是捷径,爱是沟通的桥梁;宽容、理解是良药;赏识是妙方”来引导“问题”学生的转变,真正实现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问题 转变 引导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世间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更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学生,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些学生很听话,学习积极主动,成绩优异,这类学生向来都是深受老师宠爱,恰恰相反,对于那些无心上课,旷课,经常招惹是非,违反学校纪律的问题学生,却是令老师头痛,怎样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便是广大教育者必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我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我是如何转变“问题”学生谈谈自己几点粗浅体会。
  一、爱是捷径,爱是沟通的桥梁。
  “问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厌学、孤僻,经常旷课、逃学,喜欢打架等,往往都是因为没有爱,他们不爱老师,不爱同学,也就不爱学习。这类学生大多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父母的长期吵闹,或者离异,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他们在父母身上看到的是人际关系的恶劣,他们憎恨父母家庭,从而失去信赖,在学校里,对同学和老师同样不怀好意,也不理解和信任老师,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动不动就和同学打架,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树立”自己的 “形象”,所以,旷课、逃学便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作为老师,要转变这一类学生,关键是以心换心,以爱来感化他们。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对于这些缺乏爱的“问题”学生,教师要想改变他们,就必须用爱作基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师爱的阳光总能融化孩子心中那块坚冰的。
  二、宽容、理解是良药
  那些自暴自弃、厌学,易冲动,容易犯错误的“问题”学生,往往是由于老师与家长缺乏沟通,学习压力大引起的,如果教师对他们不理解,易使他们产生对抗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他们失去对老师的信赖和尊重,性格固执,不易改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儿童是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不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间的接触。作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与情感的知心人。“反正我的成绩也不好,反正老师也不喜欢我,我做好了她也不会承认”,这就是“问题”学生的心里写照。如果老师对这些学生置之不理,只能让他们走下坡路,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他们很容易犯错误,或许打架,或许不交作业,或许迟到,或许做更严重的事情,但教师要冷静处理,不能由着性子,独断专行,自以为是,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深入细致得地了解情况,摸清底细,号准脉搏,才能对症下药。有时候他们犯了错误,大多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谅解,有些学生,你给机会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要改变他的恶习,就要学会理解,多给些宽容。“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无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三、赏识是妙方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亿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我们应该看到“问题”学生的今天比昨天好,即使不然,明天也许会比今天好。对于顽劣的孩子,我们的责备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不如我们换种方式,试着去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赏识他,效果会更好点。只要你留意,这些“问题”学生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点,你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欣赏他的优点,放大他的优点,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他会主动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使别人肯定他。生活因欣赏而美好,生命因欣赏而感动,人因欣赏而美丽。
  参考文献:
  [1] 权海军.初中“问题学生”成因个案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05-23.
  [2] 高旭灿.中学“问题学生”教学干预策略研究,西南大学,2008-05-02.
  [3] 陈慧荣初中问题学生特点、成因及教育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0-20.
  [4] 张成.浅谈“问题学生”及其形成原因,现代教育科学,2010-08-20.
其他文献
余映潮先生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后,在语文界如何高效教学诗歌方面轰动一时,让单一的诗歌教学有了新的参考。余老师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美文联读"和"读写结
“中国制造2025”和“高铁时代”的双轮驱动,将会对未来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  以“大改革”和“大调整”为基本共识的“新常态”模式下,2014年中国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以及区域空间格局酝酿着变革调整的契机。如何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及高铁时代来临所导致的经济转型及空间布局调整,将是未来中国各级政府在谋划可持续发展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它通过研究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会提高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由此不难看出,不论是有经验的或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上好课,必先学会制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
【摘 要】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早期阅读教育应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摘要】如何激发初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教师“盼他学”到“他要学”,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用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英语教学,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最终取得英语教学大丰收的根本保证.  【关键字】 缩小分化 英语学习兴趣 识记
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使学生变得聪明的技巧,不是增加作业数量,而是要持续不断的提供阅读机会。"换言之,对于语文这门典型的人文学科来讲,对拓展性积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