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制度对长江下游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精确估算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为制定合理的减排措施提供数据,在江苏省苏州市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设计水稻-休闲(T1)、水稻-黑麦草(T2)、水稻-紫云英(T3)、水稻-小麦(T4)和水稻-油菜(T5)等5种种植制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下稻田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制度对稻季、非稻季以及周年的CH4和N2O排放以及总增温潜势均有极显著影响;周年CH4总排放量表现为T3(294.97 kg/hm2)>T1(151.04 kg/hm2)>T5(123.89 kg/hm2)>T4(119.33 kg/hm2)>T2(111.92 kg/hm2);周年N2O排放总量表现为T5(3.26 kg/hm2)>T4(2.56 kg/hm2)>T2(2.33 kg/hm2)>T3(2.26kg/hm2)>T1(1.42 kg/hm2);不同种植制度处理周年排放的CH4和N2O所产生的总增温潜势以T3(8 857 kg/hm2)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见,采用水稻-紫云英种植制度会明显增加长江下游稻田甲烷排放和温室效应。
其他文献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筛选十二肽噬菌体展示库,获得能够模拟有机磷类农药抗原表位的十二肽,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结果表
从公路工程路面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施工加固技术,希望能够对提升公路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养护维修费用、提升行车安全
<正> 农村经济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复杂的综合系统。农村经济类型的分类,是依照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和现有水平,借助于反映农村经济特征的指标体系进行的。 在传统的分类方
为制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于检测生鲜食品中的福氏志贺氏菌2a。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
为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稻麦两熟农田麦季CH4和N2O的排放规律,以江苏省南部地区稻麦两熟农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8年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即仅麦季稻秸秆还田处理(R)、仅稻季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