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湿敷剂对小鼠深Ⅱ度烧伤创面MK2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苦地湿敷剂(Kudi Shifu Ji,KDSFJ)对小鼠皮肤深Ⅱ度烧伤修复中MAPK激活蛋白激酶2(MAP kinas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APKAP-K2 or MK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0 ℃恒温水烫小鼠皮肤3 s制作60只深Ⅱ度烧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其分成3组:苦地湿敷剂组(A组),硼酸组(B组),空白组(C组),其中A和B组外喷伤口,每天治疗2次,C组不做处理.在建模后第4、8、12天,每组分别随机处死5只小鼠,第19天时终止研究,处死所有小鼠,每次测量创面或疤痕面积,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MK2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第4天,A组面积明显小于其他两组(F=28.655,P=0.000);第12天,A组小鼠全部已脱痂愈合,皮损最小(F=2.910,P=0.072);第19天,A组疤痕面积最小(F=7.447,P=0.008).②不同时间3组间MK2表达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实验第4~19天全程呈高表达,B组在实验第4~12天MK2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在第19天上升接近C组水平.A组MK2的表达呈现出先逐渐抑制,第12天时达到低点,第19天稍微回升,但明显低于其他组(F=25.687,P=0.000).结论 ①MK2在小鼠深Ⅱ度烧伤创面发生和愈合过程中呈持续高表达;提示创面组织MK2通路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和修复;②苦地湿敷剂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逐渐抑制创面MK2表达,进而降低炎症过度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失神经支配肌肉不同时期MRI表现、ADC值及横截面积变化.方法 31例臂丛神经损伤致冈下肌完全性失神经支配的患者行MRI扫描.观察失神经支配肌肉的MRI表现.并测量两侧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与转移瘤MRI征象,以提高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椎体骨质疏松急性压缩性骨折和23例转移瘤患者的MRI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I扫描
目的 探讨MSCT动态观察及图像后处理在神经性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神经性关节病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MSCT容积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扫描,扫描数据经3D-MIP 重
1 急诊超声简介三十年前急诊医师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急诊医学领域,随着急诊医疗领域的扩大和超声技术的快速进步,这项医学技术已经在医疗水平先进国家的各种规模的社区医院和教
目的 前瞻性对比评价能谱模式扫描与常规模式扫描减影去骨法脑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方法 连续74例头颅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配至能谱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PCT、CRP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02~2012-05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重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表达强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组.于CLP术后48 h取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脊椎骨折的类型、节段、变形程度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以临床上147例老年急性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每一个样本分别在3周、3个月、6个月、12个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并对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制备糖尿病合并非脑梗死动物模型,测定正常、糖尿病非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