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能源、环境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盟正在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受此影响,职业教育在欧盟的战略地位上升,培养结构发生转变,培养标准提高,教育资源增加。欧盟职业教育的未来趋势是绿色意识增强,新职业教育兴起,与产业界合作加深等。
关键词:欧盟;低碳经济;职业教育
低碳经济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最早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作为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欧盟大力推广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欧盟国家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欧盟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英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行者。英国较早意识到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在1993年就设定了减排目标,进入新世纪后更是加快产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盟集体采取行动。欧盟迫于能源战略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加速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欧盟国家占有的能源比例较少,2007年,欧盟国家的石油储量只占世界总储量的0.5%,天然气只占1.4%[1],因此,若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欧盟的能源就会严重依赖进口。此外,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欧盟各国经济严重下滑。2009年,欧盟GDP下降了4%,工业总产值倒退回1990年的水平,10%的工人失业,经济债务超过GDP的80%,财政赤字达到GDP的7%[2]。全球金融危机也加快了欧盟经济转型步伐。
(一)目标与规划
2007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European 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 Plan),旨在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排放、高能效转变。2008年1月,《欧盟气候与能源方案》(European Union Climate and Energy Package)承诺,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20%,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交通能耗中生物燃料所占比例提高10%,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0%[3]。2008年12月,欧盟成员国建立了低碳经济政策框架。框架包括碳排放交易机制,成员国低碳经济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碳捕获和储存机制,可再生能源方案,汽车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规定6项主要内容。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提出了打造“绿色知识经济体”的战略构想,指出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三大目标: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绿色低碳经济,提高就业质量。绿色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
欧盟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增强能源替代,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欧盟成员国制定了“新能源发展路线图”,通过税收机制和投入引导,加强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欧盟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进行绿色采购,加强清洁能源补贴,征收非再生能源税,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制定企业排放配额,允许碳排放交易等,引导各国合理利用能源。
欧盟还大力发展新型低碳技术,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合作,推广利用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07年,欧盟提出,在未来十年中增加500亿欧元的低碳技术投入,从每年30亿欧元增加到每年80亿欧元;2009年,欧盟宣布投入1050亿欧元,帮助各成员国实施“绿色经济计划”,其中,280亿欧元用于垃圾处理和水处理,540亿欧元用于各成员国实施欧盟统一的环保法规[4]。欧盟低碳能源利用措施包括多项内容,如加强汽车发动机的改造,提高生物能源燃料利用率,推广能耗标识,加强建筑物节能改造,推行能源证书制度等。
二、欧盟低碳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欧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战略规划
在实施《欧盟气候与能源方案》的同一年,欧盟通过了《波尔多公报》,旨在加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欧洲2020战略》,该战略于同年6月在欧盟峰会上通过,战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并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欧盟未来发展的核心。《欧洲2020战略》发布后,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即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欧盟还敦促各成员国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采用“菜单式”培训,即扩大用人企业、传统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机会;与社会伙伴和国家就业部门合作;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技能;使用“欧洲资格框架”和“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移系统”,使学习者资格更加透明,学习成果得到普遍承认;建立国家质量保障体系。为配合《欧洲2020战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培训和青年领域的综合计划《教育欧洲》(Education Europe),推动教育机构与产业界的全球合作,以促进教育、创新和创业的现代化;收集关于教育投资效益的例证,为成员国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提供支持。
(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人才培养结构转变
欧盟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高污染、易破坏环境的产业逐渐被限制或淘汰,高科技、低排放产业逐步兴起并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就业结构的明显变化,劳动力逐渐转向新兴产业,尤其是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欧盟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创造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其中,约33.3万个岗位与风能有关,约8.4万个与太阳能有关,约6.9万个与节能建筑有关[5]。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欧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向新兴产业调整,建立新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准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的预备教育,使院校专业与低碳经济产业紧密相联,提早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适应新兴经济模式对劳动力资质的要求以及社会就业导向的转变,欧盟开始逐步开设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教师培训,建设双师型队伍,努力提高师资和教学水平。 (三)技术变革推动职业教育培养标准提高
2008年,欧盟成立了能源技术战略指导委员会,指导实施《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并启动包括《欧洲风力计划》《欧洲二氧化碳收集与存储计划》等在内的6项行动计划[6]。欧盟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引起了技术上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使得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衍生技术等标准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提高带来了对技术人才要求的提高,各成员国不仅要更新在岗人员的技术与能力,还要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以适应新产业技术的要求。为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机构推出了一个网络在线工具“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机构质量循环”(EQAVET Quality Cycle)。该工具依据《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设计,可指导各成员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在自身质量保障系统方面的运作与评估。
(四)制度促使市场资源向职业教育聚集
欧盟通过出台相关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市场资源流向职业教育领域,帮助失业人员、妇女、贫困人士等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并督促企业重视员工培训。欧盟已设立《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绿色创新行动规划》(Eco-innovation Action Plan)等战略规划的专项基金,以及促进职业教育跨国流动的“达芬奇计划”、提供更多非正式培训机会的“青年在行动计划”(Youth in Action)等项目,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时,欧盟成员国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英国的《气候变化法》《低碳转换计划》《可再生能源战略》,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修订法》《德国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法规》,意大利的《绿色证书法令》《白色证书法令》《能源效率行动法》等。这些政策和法规将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提高社会对节能、环保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促使企业增加对员工在环保法规和绿色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企业参与合作培养新技能人才的动力。
三、欧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盟于2009年推出了《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即《教育和培训2020计划》,规划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路线。在降低“青少年辍学率”和提高“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两大核心目标的引领下,欧盟职业教育朝着更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职业教育中的低碳意识和绿色理念加强
欧盟低碳经济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带来的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环保、节能、绿色等意识和理念逐步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欧盟职业教育为适应低碳经济下的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变革,将绿色元素、环保要求整合到职业教育教学中,把低碳技术和节能技术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建立新的职业能力目标。例如,德国的双元制培训采用整合的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更新升级原有岗位,把环境保护、废物利用、能源节约、废气减排、绿色建筑等绿色知识和技能整合到培训中,以增强劳动力的岗位胜任能力。英国在2009年出台学徒制相关法规的同时,还相继推行了《国家实习计划》《绿色人才计划》,为14~19岁的年轻人提供5000个绿色工作实习岗位,为未来培养环保型人才。
(二)适应绿色岗位的新职业教育兴起
随着欧盟转向低碳经济,一些与新能源、节能技术等新兴产业相关的绿色岗位不断产生,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中不断有新岗位产生。绿色岗位并非全部是新兴岗位,大部分与已有的产业岗位有关,是在原有岗位技能基础上的技术更新。一些传统产业和落后产业逐渐改造,岗位技能不断升级,新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如“工业电工”升级为“可再生能源管理员”“供暖和空调技师”升级为“太阳能技师”“水管工”升级为“安装工程设计师”等。欧盟各国正在加强绿色岗位的职业教育,修订企业员工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目标,增强新概念和新实践培训,加强环境法规、新岗位标准、工作安全、绿色技术等教育与培训,推进绿色岗位培训现代化。德国岗位培训中新增设的4个绿色岗位是污水工程技术员、回收和废物管理技术员、给水工程技术员、下水道和工业服务技术员。[7]
(三)产学合作加强
欧盟低碳经济发展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职业教育培训系统与产业部门加深合作,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反馈机制,共同商定绿色岗位职业培训知识和技能标准,联合商讨完善低碳经济下的已有职业资格或制定新职业资格,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和校企合作培训,使教育和培训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低碳经济劳动力市场需求。在丹麦,为应对风力发电的需要,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了风轮机操作高中职业教育项目,并开发了风轮机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8]。未来十年,欧盟职业教育提供者与社会团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会加强,欧盟还将建立共同的技能和职级分类系统,形成统一的评测标准。
(四)职业教育保障增强
欧盟的低碳经济发展使得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更高,也使得以国家为主体的各方加强了对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保障。欧盟在2007~2013年整合各种教育与培训的新终身学习规划中,投入了83.76亿欧元[9];在2014~2020年整合教育与培训项目的“伊拉斯谟 ”教育计划中将投入预算147亿欧元,增幅达40%,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为65万名学生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10]。欧盟利用财税杠杆,如车辆财税政策、能源补贴政策、政府绿色采购及节能服务财税政策等一系列低碳财税政策[11],吸引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入,使成本在国家、行业、企业之间分担。欧盟部分成员国还采用社会定制化培养与培训,与财政政策、监督措施和评估机制相结合,以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孙美楠,易露霞.欧盟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1(11):107-109.
[2]European Commission. A Strategy for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R].Brussel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2010.
[3][4]陈柳钦.低碳经济演进:国际动向与中国行动[J].科学决策,2010(4):1-17.
[5]Antonio Ranieri.Skill for a Low Carbon Europe——The Role of VET in a Sustainable Energy Scenario[R]. Synthesis Report,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3.
[6]蓝虹,孙阳昭,吴昌,葛婧,潘晓丽.欧盟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的政策手段和技术创新措施[J].生态经济,2013(6):62-66.
[7][8]徐峰.绿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回应与变革——丹麦、德国的经验与启示[J].职教通讯,2011(17):33-37.
[9]刘敏,李兴保,胡凡刚.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10(8):38-43.
[10]European Commission. Erasmus : Changing Lives, Opening Minds[EB/OL]. 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plus/index_en.htm,2013-12-12.
[11]蒋海勇.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研究[J].开放导报,2010(6):56-59.
编辑 许方舟
                        关键词:欧盟;低碳经济;职业教育
低碳经济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最早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作为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欧盟大力推广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欧盟国家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欧盟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英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行者。英国较早意识到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在1993年就设定了减排目标,进入新世纪后更是加快产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盟集体采取行动。欧盟迫于能源战略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加速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欧盟国家占有的能源比例较少,2007年,欧盟国家的石油储量只占世界总储量的0.5%,天然气只占1.4%[1],因此,若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欧盟的能源就会严重依赖进口。此外,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欧盟各国经济严重下滑。2009年,欧盟GDP下降了4%,工业总产值倒退回1990年的水平,10%的工人失业,经济债务超过GDP的80%,财政赤字达到GDP的7%[2]。全球金融危机也加快了欧盟经济转型步伐。
(一)目标与规划
2007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European 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 Plan),旨在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排放、高能效转变。2008年1月,《欧盟气候与能源方案》(European Union Climate and Energy Package)承诺,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20%,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交通能耗中生物燃料所占比例提高10%,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0%[3]。2008年12月,欧盟成员国建立了低碳经济政策框架。框架包括碳排放交易机制,成员国低碳经济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碳捕获和储存机制,可再生能源方案,汽车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规定6项主要内容。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提出了打造“绿色知识经济体”的战略构想,指出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三大目标: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绿色低碳经济,提高就业质量。绿色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
欧盟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增强能源替代,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欧盟成员国制定了“新能源发展路线图”,通过税收机制和投入引导,加强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欧盟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进行绿色采购,加强清洁能源补贴,征收非再生能源税,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制定企业排放配额,允许碳排放交易等,引导各国合理利用能源。
欧盟还大力发展新型低碳技术,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合作,推广利用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07年,欧盟提出,在未来十年中增加500亿欧元的低碳技术投入,从每年30亿欧元增加到每年80亿欧元;2009年,欧盟宣布投入1050亿欧元,帮助各成员国实施“绿色经济计划”,其中,280亿欧元用于垃圾处理和水处理,540亿欧元用于各成员国实施欧盟统一的环保法规[4]。欧盟低碳能源利用措施包括多项内容,如加强汽车发动机的改造,提高生物能源燃料利用率,推广能耗标识,加强建筑物节能改造,推行能源证书制度等。
二、欧盟低碳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欧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战略规划
在实施《欧盟气候与能源方案》的同一年,欧盟通过了《波尔多公报》,旨在加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欧洲2020战略》,该战略于同年6月在欧盟峰会上通过,战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并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欧盟未来发展的核心。《欧洲2020战略》发布后,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即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欧盟还敦促各成员国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采用“菜单式”培训,即扩大用人企业、传统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机会;与社会伙伴和国家就业部门合作;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技能;使用“欧洲资格框架”和“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移系统”,使学习者资格更加透明,学习成果得到普遍承认;建立国家质量保障体系。为配合《欧洲2020战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培训和青年领域的综合计划《教育欧洲》(Education Europe),推动教育机构与产业界的全球合作,以促进教育、创新和创业的现代化;收集关于教育投资效益的例证,为成员国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提供支持。
(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人才培养结构转变
欧盟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高污染、易破坏环境的产业逐渐被限制或淘汰,高科技、低排放产业逐步兴起并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就业结构的明显变化,劳动力逐渐转向新兴产业,尤其是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欧盟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创造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其中,约33.3万个岗位与风能有关,约8.4万个与太阳能有关,约6.9万个与节能建筑有关[5]。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欧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向新兴产业调整,建立新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准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的预备教育,使院校专业与低碳经济产业紧密相联,提早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适应新兴经济模式对劳动力资质的要求以及社会就业导向的转变,欧盟开始逐步开设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教师培训,建设双师型队伍,努力提高师资和教学水平。 (三)技术变革推动职业教育培养标准提高
2008年,欧盟成立了能源技术战略指导委员会,指导实施《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并启动包括《欧洲风力计划》《欧洲二氧化碳收集与存储计划》等在内的6项行动计划[6]。欧盟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引起了技术上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使得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衍生技术等标准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提高带来了对技术人才要求的提高,各成员国不仅要更新在岗人员的技术与能力,还要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以适应新产业技术的要求。为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机构推出了一个网络在线工具“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机构质量循环”(EQAVET Quality Cycle)。该工具依据《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设计,可指导各成员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在自身质量保障系统方面的运作与评估。
(四)制度促使市场资源向职业教育聚集
欧盟通过出台相关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市场资源流向职业教育领域,帮助失业人员、妇女、贫困人士等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并督促企业重视员工培训。欧盟已设立《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绿色创新行动规划》(Eco-innovation Action Plan)等战略规划的专项基金,以及促进职业教育跨国流动的“达芬奇计划”、提供更多非正式培训机会的“青年在行动计划”(Youth in Action)等项目,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时,欧盟成员国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英国的《气候变化法》《低碳转换计划》《可再生能源战略》,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修订法》《德国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法规》,意大利的《绿色证书法令》《白色证书法令》《能源效率行动法》等。这些政策和法规将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提高社会对节能、环保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促使企业增加对员工在环保法规和绿色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企业参与合作培养新技能人才的动力。
三、欧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盟于2009年推出了《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即《教育和培训2020计划》,规划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路线。在降低“青少年辍学率”和提高“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两大核心目标的引领下,欧盟职业教育朝着更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职业教育中的低碳意识和绿色理念加强
欧盟低碳经济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带来的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环保、节能、绿色等意识和理念逐步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欧盟职业教育为适应低碳经济下的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变革,将绿色元素、环保要求整合到职业教育教学中,把低碳技术和节能技术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建立新的职业能力目标。例如,德国的双元制培训采用整合的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更新升级原有岗位,把环境保护、废物利用、能源节约、废气减排、绿色建筑等绿色知识和技能整合到培训中,以增强劳动力的岗位胜任能力。英国在2009年出台学徒制相关法规的同时,还相继推行了《国家实习计划》《绿色人才计划》,为14~19岁的年轻人提供5000个绿色工作实习岗位,为未来培养环保型人才。
(二)适应绿色岗位的新职业教育兴起
随着欧盟转向低碳经济,一些与新能源、节能技术等新兴产业相关的绿色岗位不断产生,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中不断有新岗位产生。绿色岗位并非全部是新兴岗位,大部分与已有的产业岗位有关,是在原有岗位技能基础上的技术更新。一些传统产业和落后产业逐渐改造,岗位技能不断升级,新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如“工业电工”升级为“可再生能源管理员”“供暖和空调技师”升级为“太阳能技师”“水管工”升级为“安装工程设计师”等。欧盟各国正在加强绿色岗位的职业教育,修订企业员工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目标,增强新概念和新实践培训,加强环境法规、新岗位标准、工作安全、绿色技术等教育与培训,推进绿色岗位培训现代化。德国岗位培训中新增设的4个绿色岗位是污水工程技术员、回收和废物管理技术员、给水工程技术员、下水道和工业服务技术员。[7]
(三)产学合作加强
欧盟低碳经济发展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职业教育培训系统与产业部门加深合作,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反馈机制,共同商定绿色岗位职业培训知识和技能标准,联合商讨完善低碳经济下的已有职业资格或制定新职业资格,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和校企合作培训,使教育和培训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低碳经济劳动力市场需求。在丹麦,为应对风力发电的需要,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了风轮机操作高中职业教育项目,并开发了风轮机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8]。未来十年,欧盟职业教育提供者与社会团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会加强,欧盟还将建立共同的技能和职级分类系统,形成统一的评测标准。
(四)职业教育保障增强
欧盟的低碳经济发展使得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更高,也使得以国家为主体的各方加强了对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保障。欧盟在2007~2013年整合各种教育与培训的新终身学习规划中,投入了83.76亿欧元[9];在2014~2020年整合教育与培训项目的“伊拉斯谟 ”教育计划中将投入预算147亿欧元,增幅达40%,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为65万名学生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10]。欧盟利用财税杠杆,如车辆财税政策、能源补贴政策、政府绿色采购及节能服务财税政策等一系列低碳财税政策[11],吸引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入,使成本在国家、行业、企业之间分担。欧盟部分成员国还采用社会定制化培养与培训,与财政政策、监督措施和评估机制相结合,以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孙美楠,易露霞.欧盟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1(11):107-109.
[2]European Commission. A Strategy for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R].Brussel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2010.
[3][4]陈柳钦.低碳经济演进:国际动向与中国行动[J].科学决策,2010(4):1-17.
[5]Antonio Ranieri.Skill for a Low Carbon Europe——The Role of VET in a Sustainable Energy Scenario[R]. Synthesis Report,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3.
[6]蓝虹,孙阳昭,吴昌,葛婧,潘晓丽.欧盟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的政策手段和技术创新措施[J].生态经济,2013(6):62-66.
[7][8]徐峰.绿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回应与变革——丹麦、德国的经验与启示[J].职教通讯,2011(17):33-37.
[9]刘敏,李兴保,胡凡刚.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10(8):38-43.
[10]European Commission. Erasmus : Changing Lives, Opening Minds[EB/OL]. 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plus/index_en.htm,2013-12-12.
[11]蒋海勇.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研究[J].开放导报,2010(6):56-59.
编辑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