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是走进孩子的心灵。所谓“走进心灵”,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能够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他作为一个教改的先行者,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教育,以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让所有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真诚睿智的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等,无不振人心魄,发人深省。
  第三辑“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这样说道: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真诚有时候比感情更重要。感情需要时间的积累,而真诚只需要当即把心掏给学生;感情更多的时候通过温馨的话语来表达,而真诚需要坦率,包括很尖锐但很真实的语言。这让我想起四年前的“面包风波”。
  课间,我在教室忙着批改讲义。小娇急匆匆地跑来,悄悄告诉我:昨天放学后,涵涵和峥峥去校门口旁边的面包房偷面包吃。我心一沉:这两个女孩子可都是好学生啊,一向文文静静,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我问小娇:“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她说她亲眼所见,千真万确。为了不错怪一个孩子,我让小娇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写出来,我好核实。小娇是这样写的:
  昨天放学后,老师刚把我们送出校门,我在前面走着,涵涵从后面追上我,悄悄地对我说:“我们去面包房拿面包吃。”我说:“我不敢。”涵涵说:“没关系,我昨天还拿了一个吃了。”我就跟着她进了面包房,我看到峥峥已经在里面了。面包房里人很多,我不敢拿。我看到峥峥在里面转了两圈,最后拿了一个面包藏到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就出面包房了。涵涵没拿到面包,后来自己掏钱买了一个吃的。
  我一边读着小娇的告密信,一边又向她询问了一些细节。这时,我发现涵涵和峥峥在座位上坐不住了,伸长了脖子向我张望。看来,两人似乎知道事情要败露了。我向涵涵和峥峥招招手,示意她们过来。两人相互对视了一下,若有所思,来到我跟前。我给她俩看了“告密信”,两人低着头,一言不发,看来是实情啊!我没有斥责,只是让她俩各自把自己所做的所知道的如实写下来。两人默不作声,走下去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两人都恶狠狠地盯了小娇一会儿。两人很快就交来了自己的检讨信,情况和小娇反应的差不多。我想:现在是总复习阶段,再过三天将迎来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如果我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孩子们考试的成绩,还容易造成她们心灵上的阴影,成为一辈子的污点。从她们对小娇的态度分析,她们因小娇“告密”,对她有点仇视,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分别找她们谈谈心,帮助她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很有必要。心灵的隔膜是语言的障碍,我唯有用自己的真诚去感染她们,才能走进她们的心灵,让她们意识到我是在竭尽全力帮助她们。
  我先找来小娇,请她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她说了自己刚开始的错误想法,也说了涵涵和峥峥的错误做法。我对她说:“我很开心,你能主动认识到自己和同学的错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你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她有点惊讶,疑惑地看着我。我继续说道:“试想,如果不是你及时向我报告这件事情,后果不堪设想啊!涵涵和峥峥两位同学很可能是一时糊涂,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我故意没提及小娇自己当时也想拿面包,想看看她怎么想。小娇说:“她俩的学习成绩那么好,都是班干部,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们现在一定后悔得不得了。”“你说得很对。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老师想恳请你为这件事守口如瓶,能做到吗?”小娇一个劲儿地点头。打发走小娇,我又找来涵涵和峥峥,请她们俩先评价自己的做法。两人都对自己的过错做了深刻的检讨,并发誓以后再也不了。我问她们:“你们对小娇的行为怎么看呢?”两人你看看我,我望望你,谁也不说话,看来心里还是责怪小娇的“多事”的。我问:“看过《咬奶头的故事》吗?”两人点点头。“拿故事对照你们做的事情,你们分析小娇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做得怎样?”两人思考了一会儿,涵涵说:“原来我怪她揭发我们做的事情,现在想来,是她救了我们。”峥峥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不是她告诉老师,我可能还会再犯的。”两个人你一句我一言,说了很多,我感受到她们浓浓的悔意,也感受到她们对小娇做法的理解,对小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教育的成功,在于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被你影响着。最后我告诫她们:安安心心迎考,争取考出最佳成绩!
  考试结束后,我留下她们,请来了家长,和家长沟通,共同教育。最后,涵涵和峥峥在家长的陪同下,去面包店认错,归还了面包钱。
  反思这件事的处理,我有三个办法可以选择:第一,校外发生的事情,推给家长自行处理。第二,在班上进行批评教育,引发大家对此事进行讨论,帮助当事人认识错误。第三,大事化小,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集家长之力,共同教育。
  我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用真诚铺设了一条通往两个孩子心灵的道路。两个孩子读初二时,还给我来电,说起那件事,表达对我的感谢。
  带着自己的真诚和宽容,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每一位孩子,尊重、善待、关注每一位学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出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合作学习作为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青睐,但在实践中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小组成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合作能力不容乐观。农村学生由于语言学习环境差,很少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再加上接触英语的时间较迟,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怎样在农村学校开展小组合作
周末正午,我斜靠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水浒传》全神贯注地读着,窗外调皮的阳光悄悄爬上我的膝盖,或许它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故事吧!  “嗡——”一只不起眼的蚊子不知从哪个缝隙里钻了进来,化作一道黑色的光影掠过我的鼻尖,停在我右手腕上。我睨了它一眼,抬起左手要打,转念一想:算了,放你一马吧!我甩了甩手,冲着它威胁似地挥了挥拳头,“别再来骚扰我看书了!”  忽然,又一阵“嗡嗡”声,这不肯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师生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应用生活中的事件或实物,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以事例探讨相关知识、开启心智、塑造心灵、拓宽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1课“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提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思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就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实性    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在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远离现实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使学生成为运用抽象数学符号的工具。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学校少先队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体验教育的含义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过程中,“体验”是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情感活动更多的是指,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从亲身的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我校以“我能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了体验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
摘 要:要想体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就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择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分析了语文德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实行语文德育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育人;情感体验;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大量高品位、高文学价值和高思想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对于电化教育事业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教育网站的作用、职能
晚饭过后,时间还挺早的,离上晚自习还有好一段时间。洗净杯子,放入一勺蜂蜜,丢进几朵菊花,泡上一杯虽不浓郁却足够芳香的菊花茶,背着书包,走出宿舍。  沿着沐德湖畔的那条小路走着,步伐轻快却不急躁。夕阳映衬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带来一片金灿灿却并不刺眼的光亮。很喜欢湖面波光粼粼的样子,看着这样的湖面感觉很享受,很轻松,好像所有的纷扰都远逝,那随波摇曳着的星光给人带来希望,心中暖暖的。沿着迎面断断续续的三层台
连云港市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已在全市推广一年,经过一年的实践、探讨、反思、论证,现已升级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更加科学、规范,可操作性更强。下面笔者就互动探究模块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互动探究的理论依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而更多的是互动式
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冷漠的环境可以扼杀一颗火热的心。一所学校好坏主要视校风校貌,同样,一个班集体好坏亦取决于班风班貌。职业高中的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恶劣的行为习惯、低下的品德修养,或者是情感心理方面的缺陷。他们进入职业高中后,学习相关专业技术,两年之后,就走上社会,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他们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引导,那他们的问题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因此,建设好班级的风貌,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