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这门艺术,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初中语文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课堂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去完成。画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它独特的优越性,使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意识是开放的,情感是迸发的,言语是大胆的。
画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画图就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该手段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作用也日趋明显。但画图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本身并不能自动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以教与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画图这一教学手段潜在的教学功能。因此,要求教师在运用画图这一教学手段时不但要具有恰当的技巧,而且应表现出高超的艺术。
语文画图教学的特征及作用
(一)语文画图教学的特征
画图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必然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魅力,而这魅力的生成源于它独有的特征:
1、智能暗示性。画图教学中的智能暗示是一种认知暗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与画面进行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地开发人的潜力,使人茅塞顿开,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似有聪慧之身开启心扉,记忆的仓库打开了,一系列智能的开窍效应联翩而至,犹如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2、意象相似性。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的结合,意象相似,这是我国绘画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共同特点。运用画图进行教学意象相似,以虚见实,虚实结合,在“相似”中把课文的此情此景,变为画图教学,引导学生触“画”生情,便于学生感知、理解课文,达十求知冶情的目的。
3、理论潜在性。画图教学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接受,给学生真切的内心视像,但决不能止于形象,而必须对具体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因此,画图教学还有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潜在性,及理论与画图、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辨证统一。
(二)语文画图教学的作用
画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智力因子和情感因子,发挥左、右脑的整体功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其紧扣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并体现教师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使语文教学最优化
对画面,学生的感知带有明显的直觉性。所谓直觉,就是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学生在画图面前,不需要逻辑的推断、判断,就能产生一种与画面相同的意识,从而获得感知的结果。画图中事物的美丑、大小、形状、颜色等,这些都是思维直觉性的表现。这种不假思索,“不涉理路,不落言签”的思维结果,正是画图本身的启迪。运用画图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带来学生认知的直觉性,这就是画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原因。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理念摒弃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问答,在语文教学对话中,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绘画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学习环境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3、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者,在交往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教育资料的选择加工以及对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进行激活,使它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诱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指导者,领路人。
语文画图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画图这种教学手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对它的使用越多越好。画图的运用有它最佳作用点,或激发学生动机为目的,或扣住教学中的“教眼”来设置,这要求画图这一教学手段在运用时应紧扣文本,进入文本,更好地为各种文学作品服务。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用图片来导入课文,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扣住“教眼”来创设画图,可明主旨;在画图的对比中,可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一)画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导入课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开好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教眼”创设画图
从教材处理来看,教师应抓住重点来进行画图教学。怎样抓住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就是“教眼”。何谓“教眼”?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眼就从诗眼文眼而来。透过诗眼和文眼,则可以了解诗和文的要旨和真谛。“教眼”就是依据文眼(诗眼)揭示教学目的、体现教学价值与功能的地方。教学如能抓住“教眼”,就能尽其教材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目的。
(三)借用“蒙太奇”设置画图
电影依赖“蒙太奇”作为特有的表现手段,语文情境教学依赖画图教学作为特有的教学手段,“蒙太奇”的有关理论与画图教学也有相似之处。对于“蒙太奇”,我国电影艺术理论家夏衍曾经这样说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的注意力与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发展的一种技巧。所以,设置画图教学也可以借鉴“蒙太奇”的有关理论和做法。
运用画图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画图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服务的,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对文本的解读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画图教学虽改变了课堂的单调性,丰富了课堂内容,给语文课堂来了不少新意,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丰富”“新奇”的表面现象,完全背离初中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品位为重点的规范要求,应该深入文学作品,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地涌现。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并不是说教学手段越新颖越奇特越好,它的存在,必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也必须符合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画图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灵活地运用画图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才能使画图娴熟地运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画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画图就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该手段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作用也日趋明显。但画图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本身并不能自动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以教与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画图这一教学手段潜在的教学功能。因此,要求教师在运用画图这一教学手段时不但要具有恰当的技巧,而且应表现出高超的艺术。
语文画图教学的特征及作用
(一)语文画图教学的特征
画图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必然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魅力,而这魅力的生成源于它独有的特征:
1、智能暗示性。画图教学中的智能暗示是一种认知暗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与画面进行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地开发人的潜力,使人茅塞顿开,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似有聪慧之身开启心扉,记忆的仓库打开了,一系列智能的开窍效应联翩而至,犹如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2、意象相似性。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的结合,意象相似,这是我国绘画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共同特点。运用画图进行教学意象相似,以虚见实,虚实结合,在“相似”中把课文的此情此景,变为画图教学,引导学生触“画”生情,便于学生感知、理解课文,达十求知冶情的目的。
3、理论潜在性。画图教学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接受,给学生真切的内心视像,但决不能止于形象,而必须对具体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因此,画图教学还有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潜在性,及理论与画图、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辨证统一。
(二)语文画图教学的作用
画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智力因子和情感因子,发挥左、右脑的整体功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其紧扣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并体现教师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使语文教学最优化
对画面,学生的感知带有明显的直觉性。所谓直觉,就是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学生在画图面前,不需要逻辑的推断、判断,就能产生一种与画面相同的意识,从而获得感知的结果。画图中事物的美丑、大小、形状、颜色等,这些都是思维直觉性的表现。这种不假思索,“不涉理路,不落言签”的思维结果,正是画图本身的启迪。运用画图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带来学生认知的直觉性,这就是画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原因。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理念摒弃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问答,在语文教学对话中,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绘画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学习环境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3、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者,在交往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教育资料的选择加工以及对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进行激活,使它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诱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指导者,领路人。
语文画图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画图这种教学手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对它的使用越多越好。画图的运用有它最佳作用点,或激发学生动机为目的,或扣住教学中的“教眼”来设置,这要求画图这一教学手段在运用时应紧扣文本,进入文本,更好地为各种文学作品服务。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用图片来导入课文,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扣住“教眼”来创设画图,可明主旨;在画图的对比中,可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一)画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导入课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开好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教眼”创设画图
从教材处理来看,教师应抓住重点来进行画图教学。怎样抓住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就是“教眼”。何谓“教眼”?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眼就从诗眼文眼而来。透过诗眼和文眼,则可以了解诗和文的要旨和真谛。“教眼”就是依据文眼(诗眼)揭示教学目的、体现教学价值与功能的地方。教学如能抓住“教眼”,就能尽其教材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目的。
(三)借用“蒙太奇”设置画图
电影依赖“蒙太奇”作为特有的表现手段,语文情境教学依赖画图教学作为特有的教学手段,“蒙太奇”的有关理论与画图教学也有相似之处。对于“蒙太奇”,我国电影艺术理论家夏衍曾经这样说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的注意力与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发展的一种技巧。所以,设置画图教学也可以借鉴“蒙太奇”的有关理论和做法。
运用画图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画图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服务的,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对文本的解读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画图教学虽改变了课堂的单调性,丰富了课堂内容,给语文课堂来了不少新意,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丰富”“新奇”的表面现象,完全背离初中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品位为重点的规范要求,应该深入文学作品,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地涌现。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并不是说教学手段越新颖越奇特越好,它的存在,必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也必须符合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画图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灵活地运用画图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才能使画图娴熟地运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