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同课异构教学探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同课”,即内容相同的一节课;所谓“异构”,即不同的教学构思,其中包括了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及方法等.“同课异构”,即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构想和方式,通过比较分析,达到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推行同课异构,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何谓高中物理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即相同的一节课用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同课是指同一节课,即在该课时中,内容是相同的,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以“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为例,教学内容是相同的,知识目标都是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知道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能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弄清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对物体运动的性质进行判断.同课异构一般为多人同课异构模式,即同年级教师在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内容后进行教学,并评析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同课体现的是内容,异构体现的是方法.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教学风格自然不同,通过同课异构,整合不同教师的优点,摒弃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比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用PPT分别演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赛车的频闪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根据图象判断物体在做什么运动,也可由二元一次方程图象和实验所得到的v-t图象引出速度与时间关系表达式.方法不同,但目的相同.
  二、高中物理教学为何要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宗旨是提高教学效果.在同课异构中,教师可看到同仁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如此,教师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自我的狭窄范围内,而能打开思路,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同课异构改变了物理教师对物理课堂的看法,促使物理教师能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同时,不同的理念、方法、策略得到整合,教师能在同课异构中获得长足的发展.从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来看,教师所沿用的是讲授式教学,虽然在教研活动中也相互取长补短,但因观念所致,课堂教学改革进展不大.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但因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不同,在物理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也就不尽相同.推行同课异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教师相互合作,在物理教学中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取长补短.
  三、高中物理同课异构的方法
  同课异构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多人同课异构的效果更好.推行多人同课异构,一是要选课,即同年级组教师通过反复研究教材,确定好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二是单独备课.选定教学内容后,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备课.三是集体备课.经过教师单独备课后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对教材的理解,方法的选择.四是上课展示.即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评课.五是课后再次进行交流,结合课堂教学对不同方法、策略、活动组织形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六是再次上课展示.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和交流,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素材的应用,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同课异构不是简单的教研活动,而是系统性的教学研究,是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在同课异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而进行备课、上课、说课和评课,且课后要根据交流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优化物理教学.
  四、高中物理同课异构中的困惑
  不可否认,同课异构对推动物理教学改革的作用是积极的,但在推行同课异构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教师探讨.首先,同课异构所生成的教学设计,是许多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优化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优化出来的教学设计是否能满足不同班级、不同学情、不同时期学生的需要呢?这一点值得思考.其次,同课异构中教学内容相同,方法不同,而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学目标该如何确定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同课异构中教师都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同课异构.
  总之,同课异构教学方式所秉承的,就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推行同课异构,无论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但应清楚地看到,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并非是机械的,他们是生动活泼的,同课异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因素,根据学生实际来优化教学.
其他文献
1 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为(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应如何转变,如何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是每个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为研究对象,提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期刊
高中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有些教师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怀着一种功利化的心态,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难以提起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情绪是互相影响的,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无法享受物理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教师也就不会感受到育人的幸福.  下面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提出几点看法.  一、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事实依据很强,道理阐述得很明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便能迅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要领和结论.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假设(猜想),如何根据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如何科学地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来证实、证伪、修正猜想,如何进行交流讨论、升华所学知识.虽然这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期刊
多媒体教学,能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图象动态化,枯燥的课堂趣味化,有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能使教师方便、轻松地将课本中生硬的文字转化为图形,使生活中难解决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题中条件关系.  一、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1.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数学是令初中生头疼的一门学科,不仅是因为其复杂难解,更是因为数学的抽象化.抽象
期刊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下面对师生互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师生互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基本特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促进.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提高的过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主要有
期刊
一天午餐后,幼儿走进图书角进行自主阅读,这是我们《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班每天都要开展的活动。由于活动室较小,幼儿在阅读区领取书籍后在走廊上阅读,有的自个儿津津有味地埋头品读,有的围坐在一起边看边讨论,看着大家都在认真地读书,笔者也找来一本书坐在教室门边读了起来。  没过一会,从走廊一头传来了一连串兴奋、高亢的声音:“卖书啦!卖书啦!”闻声寻去,只见王灿左手抱着一叠故事书,
包办孩子活动,让“主角”情何以堪?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记者收到一些学校的活动方案,其中不少是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牵头、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活动的。记者细看这些方案发现,整个方案中,活动主角——孩子们几乎完全没有体现出主导位置。所有的活动从筹划、组织到后勤,几乎全是家长们一手包办,项目细化到某某家长负责。  其实,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家长都不陌生,孩子参加很多活动也都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融入到
物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演化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知识点,合理选择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教学,拉近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重视小实验.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实验教材中的小实验越来越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略了这些小实
期刊
摘要:变形技巧是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对函数恒等式的变形,能有效简化复杂的题型,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形技巧恒成立  变形技巧是数学解题的重要工具.高中学生运用变形技巧的能力制约和影响了他们解题技能的高低,也是他们解题速度快慢的体现.在解题过程中,条件不充分或者条件的表现形式较为隐蔽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变形的意义就被充分地体现出来,通过变形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