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对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异常脑电波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对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异常脑电波的影响。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新生SD大鼠10只,7日龄,体重12~16 g。正确颅骨外植入电极板后,连续监测脑电图,吸入6%七氟烷3 min麻醉诱导。第1阶段:吸入2.1%七氟烷维持30 min;第2阶段:腹腔注射咪达唑仑3 μg/g;第3阶段:吸入2.1%七氟烷维持60 min时腹腔注射氟马西尼10 μg/g。每个阶段持续30 min。记录每个阶段惊厥波总时间和最后3 min棘波频率。

结果

3个阶段惊厥波、棘波出现率和惊厥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和3阶段比较,第2阶段棘波频率降低(P<0.05)。

结论

咪达唑仑可降低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棘波频率,但对惊厥波无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与传统置换方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膝关节炎(KOA)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收治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KOA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置换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
目的探究CT定位辅助下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1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85例)和B组(80例)。A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B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改良Bathel指数(MB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幼猪生化指标、肺部病理损伤与免疫机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3月龄巴拿马香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脂多糖(LPS)致严重脓毒症模型组(LPS组;静脉注射LPS 1 mg/kg,0.5 mg·kg-1·h-1维持12 h)、参附注射液干预组(SF组;制模同时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 mL/kg,每日2次),每组5只。制模
目的评价脊髓背角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小鼠痛觉过敏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48只,8~10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 、切口痛+瑞芬太尼组+阴性对照siRNA组(I+R+N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 S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