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生命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关键词】生命意识 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4-01
  现有的每一个有生命意识的个体,对生活的理解不仅包括珍惜自己生命的生命意识,也包括珍惜别人生命的生命意识。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意识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利益,也反映了人性的觉醒和追求正义、和平、爱情、友情、亲情的渴望及和谐相处的想法,更是人类文明的终极意义。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更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生命意识,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命,获得生命意识的唤醒呢?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当前语文教育,正因为缺少人性的滋润而逐渐地生硬,逐渐消逝了应有的温情。面对当前生命异化和教育中生命意识缺乏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生命化”。
  1.体验生命
  阅读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平等对话。这种平等对话包括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双相互通的对话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激扬自我、表达自我,在对话中实现生命精神的相遇相融。教师应抓住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引导他们在无数或习以为常、或难得一见的生命动态中感受各种生命有声有色的勃发;抓住每一个事件,让学生尝到生命的酸甜苦辣,明确地认识到有着生命教育精神渗透的语文阅读才是一种生命的活动。
  2.生命意识的培养
  要更好地实现“生命”主题教育的渗透,就应该深挖文本,对教材中的生命资源进行巧妙利用。就拿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来说,如果只停留在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上,那么蕴涵其中的“诗仙”李白身上的那种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却仍不放弃自我,在山水间寻求人生快意的豪情,就难以为学生体会感悟,也错失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孤”、“独”等古诗中关键字眼的理解体味诗中李白的孤独,联系李白在不同时期所作的诗,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都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同时也借李白消解不得志的消极情绪来告诉学生,我们面对沉重的打击时,可以让自然的景致帮助自己重新获得“战斗”的勇气,回复平和的生活心态。以此来完成一次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学习古人的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培养生命的坚韧。
  3.拓展阅读空间,珍爱生命意识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运用课内外清新隽永、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理解,感受生命的珍贵,体验亲情的温馨,享受多彩的生活,品味博大的情怀,养成健全的人格,收获生命的真谛,实现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必须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足生命的勇气,勇敢地战胜它,才能在磨难中走向成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
  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精神素养是非常缺失的,例如生命意义的缺失。目前,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关于生命意识的培养是淡化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造成的。许多学校仍然追求高升学率的语言教学,追求好的考试成绩和更高的学校排名,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让学生去过多地追求分数。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影响生命意识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关心考试分数,用分数来衡量有形知识。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策略
  1.从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意识教育资源
  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与生命有关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师应对其中与生命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对其加以重视,最终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以培养起来。
  2.在写作练习中渗透生命教育
  有人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写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对社会的感知力,及表达自我、认识与思考社会的能力。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引进生命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行有关生命话题的专项写作训练。
  3.依托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而形成那些优美的词句或文章,并不是文字的简单拼凑,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符号的填充。如,有很多古诗词虽然属于不同的流派,风格也迥异,但每一首都具有深刻的生命哲学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把简单的无色彩的文字通过具体描述变得绚丽,并使其更加热爱自然界的多彩绚烂,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生命的真谛。
  4.构建对话平台,体验生命价值
  由于对人性缺少一定的滋润,使得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显得生硬而缺乏溫暖。针对该种现象,教师就需要搭建起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而阅读就是构建师生对话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对自我进行激励,从而使师生间的对话融合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在物质社会的今天,我们缺少的是精神上的熏陶。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对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不可以有丝毫松懈。教育的重点不可以仅仅放在成绩和排名上,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才是我们需要播种生命光芒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梁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才智;2015(01)
  [2]丁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学周刊;2014(1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加强入院宣教,改变排班模式,责任护士对其负责的病人实施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明显
摘要:文章从实际物理教学中,生活化的困乏现状的分析,提出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情境在初中物理课堂驻足,彰显生活化物理教学,使物理教学因生活情境而多姿多彩。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  初中物理教学中,彰显物理的生活化是学科的特点,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能体现物理的生活化,汽车、飞机、电视、电脑、空调、电冰箱、网络世界等等,都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情感 教学 情景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99-01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
利津油田利7块油藏经过近四十年水驱开发,采出程度达到42.3%,综合含水率94.6%,油藏已经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该油藏储量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导致目前开
装载机作为一种多用途的工程机械,可进行短途装卸、运输工程作业所需的物资作业,也可用于粗略的平整、清理场地,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装载机多采用上世纪从国外引进的转向系统,因而对转向系统的具体性能了解较少,本论文通过对816G装载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转向系统进行分析,将816G装载机的转向系统能耗形式和能耗途径进行具体分析,得到了该型号装载机的能耗特性,为以后进行优化提供了方向。本文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求课堂教学要有效率,让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寻找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乐趣,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但是物理学科对于好多学生来说比较难,因为其抽象化的特点和涵盖知识的广泛性,让许多学生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频受阻碍,影响了物理学科的有效学习。本文针对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