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并不乐观,小学是行为习惯培养起来的好时机,思维也一样,但在具体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常被忽略,使得数学教学提升空间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必须对数形结合思想有很好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在小学时,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常被忽视。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在平时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具体教学中,可以使得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1解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即:以形思数,帮助学生记忆;数形对照,加深知识理解;数形联系、互释,利于解题。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而数形结合思想又是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要做到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或重设教材内容,注重引导学生从“图形”读懂信息、并且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教学时,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评价等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意义。
  2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培养学生数形思维,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数形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理解或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含有具体数学信息的图形,以此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数形结合方式不但可以作为数学问题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合理联想各种数字信息的关联关系,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解题方法,这对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视角都是一种全新的拓展。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培养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再鼓励学生自行总结数学信息,并将信息准确体现在图形中,最终通过观察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教师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对于变量变化导致结果变化的情况,单纯从数字运算的角度解决问题,学生往往只局限于数字计算,并不能够理解变量、常数与结算结果的关系。此时教师与学生划出体现数学信息的图形,再进行观察分析就会得出结论,加深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又如学生学习数列时,教师也可以倡导学生一方面运用数列知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用实际的图形,如数轴展示数字,看二者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由于掌握了数列的原理,学生在今后接受更为复杂的数列知识時,也能够轻松应对。
  2.2在概念讲解中的渗透策略
  数学概念的教学如果只局限于字面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影响学生对概念内涵的深入掌握。且概念所表现出的深奥和枯燥等特点,也对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此,教师也可以采用以图形说明概念含义的方式,让直观的图形表现出概念复杂的含义,还能增加意想不到的趣味性。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含义和书写方式时,如果单纯讲授分子、分母、分数线及其代表的含义,学生很可能把知识弄混淆。但教师如果列举图形说明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例如,如何表示7/10这个分数呢?首先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出10个足球,将其中的7个涂成一个颜色,剩下的3个涂成另一个颜色,这样学生很容易区分总数与其中一部分数量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了7/10这个分数的含义。此时教师再讲解各个相关概念的含义,学生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了。数形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也为学生今后进行更为复杂、深奥的知识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
  2.3在公式推导中的渗透策略
  学生在解题中运用公式是再熟悉不过的方式,但学生对公式的掌握不仅局限于记忆和运用,还要拓展到公式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公式的意义。数学公式仅根据原理列出一类问题规范的解决方法,没有特别的呈现方式,因此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很容易将各种相似的公式进行混淆记忆。对此,教师就需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来记忆公式。例如,教师在讲授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并将三角形拼在一起,呈现出梯形的形状。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找出两种图形的联系,再联系已获得的知识变通思路,得出新的公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新公式的意义,今后运用公式也将更为熟练。
  2.4借助数字将图像具体化
  通过文字能够让图像变得更加的具体,在文字和图像的双重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和精准的理解学习内容。这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使用数字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要和数字表达的信息相吻合,这样才足够严谨。如果单纯为了直观和简单而胡乱添加数字的话,那么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注意科学的运用数字和图像,使得两者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在解答带有方向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先画出坐标,然后按照题目提供的信息真实地将图像画出来,在画出来后学生需要标明相关信息,这样会显得更加直观。而在做完图后,学生还应该将题目信息带入图中确定是否存在问题,这样才能够让数形结合思想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学始终,使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形来自主地探析抽象的数量关系,或用准确的数量关系来确定图形,以此在数与形结合下,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抽象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其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素贞.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30 132.
  [2]茅隆森.“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5):67-68.
  [3]王洪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7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已经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数学本身对学生来说又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效率过低的问题,并对实际教学效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多角度入手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与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相比,高中数学
【摘要】新课改以来,课堂形式逐渐由传统走向多样化,许多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形式主义,低效课堂随之而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本文结合番禺区近年来提出的“研学后教”教学理念以及本校开展多年的“三元整合教学”模式研究,并针对高中数学一线教学现状,提出了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的课堂存在幽默,让学生有更多动手与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在自我检查与反思
由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的孔夫子讲学,至而今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走过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历程。历史告诉我们,教育是往复,是探索,是无止境,是与是俱进。  然而究其根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教导学生尊重自己和别人,是我们目前教育最急迫要做到的事,也是同归教育本质的事。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教导学生尊重自己和别人,是我们目前教
【摘要】本文将从三维目标回顾其提出的背景以及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进行分析,从而介绍了中学数学中的几种核心素养,并提出了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同时进行总结.  【关键词】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中学数学  初中数学的教学,经历了新课改之后,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对三维目标的提出,核心素养的分析,以及二者关系的解读,都是数学教师所应该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将从三维目标的回顾,核心素养的分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