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繁殖状况及受胎率影响因素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结合对广西河池大化县黄牛繁殖状况调查,展开关于黄牛繁殖状况及受胎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对策,旨在通过研究结果和分析情况,在今后黄牛养殖中更全面地掌握其繁殖规律、受胎率影响因素,提升养殖效益。
  关键词:受胎率;影响因素;黄牛繁殖状况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37
  0引言
  我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牛是一种食草性家畜,科学繁殖可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起到净化黄牛子宫环境的积极作用,是可产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养殖活动。近年,随着我国养牛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养牛行业中。为了解目前农村黄牛的繁殖状况和受胎率影响因素,于2018年8月对广西河池大化县当地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如下。
  1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
  2018年8月10—15日,对广西河池大化县的2个西冉村共120头繁殖黄牛进行调查。采用的方法为询问黄牛以往繁殖状况,并且对每头黄牛进行直肠检查,得到可靠的深入研究依据。
  2询问及直肠检查内容
  2.1询问内容
  对每头黄牛的养殖户进行询问,内容包括黄牛的上一胎配准情期数,生产中胎衣排出情况,分娩具体日期、膘情、胎次、年龄,产后截止调查时间,共有几个情期交配,产后第1次发情大概时间,发情有无异常,发情阶段粘液性状等。
  2.2直肠检查内容
  直肠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检查黄牛目前是否怀孕、卵巢的形态变化、子宫的形态变化等[1]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黄牛基本状况
  在本次调查的120头黄牛中,年龄小于7岁的黄牛共104头,占总量86.6%,其中有繁殖几率的61头黄牛中,5胎以下的有56头,占91.8%,膘情中等以上的有107头,占89.2%(107/120)。数据表明,目前当地农村黄牛约90%的体质情况都比较好,黄牛年龄的结构比较合理,基本处于繁殖的旺盛时期。
  3.2黄牛繁殖状况
  3.2.1繁殖率
  本次调查的120头黄牛,有27头黄牛是刚开始配种的育成牛,而剩余的93头经产牛,占总量的77.5%。93头经产牛中,2017年产犊29头,繁殖率31%,充分说明当地农村黄牛的繁殖率过低。
  3.2.2产犊间隔
  调查的120头黄牛中,怀孕分娩的15头黄牛产犊间隔时间平均为20.6个月,其中2头产犊间隔没有超过1年,8头产犊间隔为1?1.5年,4头为1.5?2年,1头在2年以上,可以看出,1.5年以上产犊间隔的黄牛数量是5头,占33%。
  此外,在57头空怀牛中,黄牛自上一胎生产后,截至本次调查的直肠检查时间,已经平均达到8.7个月,可知这些空怀黄牛的产犊间隔时间势必会超过18个月(9.5月怀孕期+8.7)。表明目前本村的黄牛繁殖率偏低,不能实现3年产2犊的繁殖目的,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3.3产后发情
  本次调查的120头黄牛中,有45头记有产后发情时间,黄牛第1次产后发情实时间具体如下。
  23.2%的黄牛在产后1个月内出现发情症状,57.5%的母牛在产后2个月内出现发情症状,74.6%的黄牛在产后3个月内出现发情症状,只有22.6%的黄牛在产后3个月以外出现发情症状。数据表明,因为母牛自身的体质情况比较好,因此能在产后更早的发情,如果此时黄牛可及时配种,同时提高情期受胎率,则可以达到提升黄牛繁殖力、缩短产犊间隔时间的效果。
  3.4产后胎衣排除情况
  统计有繁殖记录的61头黄牛中,有85.5%的母牛分娩中胎衣排除时间在6 h内,有6.1%的母牛胎衣排除时间为6?12 h,有8.4%的母牛存在胎衣不下的现象。表明基本上母牛分娩后都会在正常时间范围内排除胎衣,表明母牛自身具有良好的体质条件,可为子宫产后发情和净化提供更好的促进条件。
  3.5发情时粘液性状
  在本次调查的黄牛中,有76%的母牛发情阶段粘液为透明状,21%的母牛粘液为混浊状态,2%母牛粘液为脓性状态。有23%的母牛患有程度不一的子宫炎症,对其配种受胎率产生严重影响,所以要保证受胎率,则需要介入对母牛子宫疾病的治疗。
  3.6卵巢机能状态
  本次共对120头母牛的卵巢机能状态进行检查,其中55%的母牛卵巢正常,5.8%的母牛卵巢存在幼稚病,11.8%的母牛卵巢静止,27.4%母牛卵巢存在黄体。数据显示,只有50%左右的黄牛卵巢正常,通常可正常的发情并且排卵。有45%的黄牛卵巢机能不正常,存在长期不发情的问题,由于当地农村的黄牛配种,基本只能在黄牛发情阶段开展,因此,极大降低黄牛的复配次数,对受胎率产生一定影响[2]
  3.7配种状况
  通过对120头黄牛的细致检查,不同时期的黄牛配种情况,黄牛情期的受胎率为39.2%(47/120),在上一次分娩生产后截至检查之日的怀孕黄牛共有12头,其配种指数为3.79,表明情期黄牛受胎率更低,没有怀孕的黄牛,配种指数为3.02,表明近段时间的配种效果相较于过去更低,通过调查明确原因主要和粘液质量以及配种技术相关[3]
  4讨论
  (1)目前我国农村黄牛的体质情况较好[4]。基本处于旺盛的高繁殖期间,因为具有良好体质,可以更短时间内排出胎衣,净化子宫,且在产后可以尽早开始下一次发情,为受胎率的提高奠定基础保障[5]
  (2)影响黄牛受胎率的因素较多,结合调查主要表现为消毒不严格和配种技术水平较差,导致黄牛的卵巢机能不佳,输精时间不合理,引起子宫炎症、输精污染的问题,进而对受胎率产生影响[6]
  5结束语
  为促进我国农村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需重视黄牛的繁殖状况和受胎率影响因素,加大对冻精配种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促使黄牛繁殖可以通过人工受精保证受胎率。
  参考文献
  [1]赵涓淅,巴桑顿珠,张尚坤.提高西藏山南地区黄牛改良受胎率措施与建议[J].兽医导刊,2016(6):70-71.
  [2]高东星.提高黄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N].山东科技报,2013-09-02(007).
  [3]张登应.提高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关键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3):86.
  [4]方明祥,郭自彪,郑贵芳.江苏新沂市马陵山乡黄牛的繁殖状况及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分析[J].畜牧与兽医,1996(3):135.
  [5]胡东亮,刘连庆.黄牛的繁殖状况及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1995(2):11-12.
  [6]郑广民.黄牛繁殖状况及受胎率影响因素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82-83.
其他文献
针对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特点进行合理性分析,并结合某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施工实例,简要介绍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并提出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施工要点,例如加强基
摘要:目前羊病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如传染性疾病、口蹄疫、寄生虫病等,严重威胁羊的健康生长。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做好治疗及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羊病;治疗方法;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42   0引言   养羊产业正在朝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中,各种疾病
发动机喷管延伸段由管束式排放冷却段和气膜冷却单壁段组成,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较高应力、宽频振动以及高温环境等影响,因而在受力集中部位、焊缝最大应力区等薄弱环节比
摘要: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进人中国,其是病毒型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对生猪危害极大,也严重威胁我国生猪养殖的发展,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在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后,做出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治理方法,当地猪瘟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我国目前整体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非洲猪瘟防控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该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在应对非洲猪瘟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