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集装箱市场稳中有升,后势仍有上升潜力
5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简称上交所)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点,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36%。
尽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欧元区债务危机对贸易影响相当有限,全球贸易需求仍在恢复之中。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万TEU,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示2010年的外贸旺季或许有所提前。在良好需求的支撑下,全球闲置运力逐渐投入市场。据法国海运咨询公司AXS-Alphaliner日前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闲置船运力从2009年12月的150.0万TEU剧减至54.9万TEU,为近17个月以来低位。全球88条航线以超低航速营运,额外吸纳55万TEU运力。班轮公司运力过剩的压力大为减轻。
受益于箱量逐月上升,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连续5周上扬,一些主要航线装载率保持在95%以上,个别热点航线出现爆舱。受运力分布不均影响,主要航线运价在阶段性高位出现分化。前4个月我国港口与欧洲来往的集装箱量增长16%,远高于美洲、日本等主要航线的增长率,但由于运力投放较密,欧洲航线运价结束9个月的连续上涨,自2010年3月初以来持续下滑,其中:上海至欧洲航线运价从3月中旬的历史高点美元/FEU回落到5月底的美元/FEU,下降近20%。尽管如此,其运价仍高于2008年的前期高点,处于较高水平。据《国际集装箱化》统计,截至2010年5月,远东至欧洲航线共拥有运力300艘(221万TEU),较年初时增长9.5%。除运力大幅增长外,因前期运价上涨较快而需要适当调整也是欧洲航线运价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美国经济开始稳定上升,加上运力控制比较理想,前期相对滞后的美洲航线运价连续2个月上升,运价向高位逐渐逼近。即期市场的稳健走势为泛太平洋新年度运输合同谈判创造良好条件。新合约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由于市场表现好于预期,各班轮公司在旺季来临前将推出新的调涨计划。反映集装箱运输市场景气度的集装箱租赁指数(HRCI)连续6个月上扬,5月底报收于531.5点,较上月大涨24.5%,显示在接下来的旺季集装箱运输市场将继续向好。
5月28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地中海、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美元/TEU,美元/TEU,美元/FEU和美元/FEU,环比分别为持平以及上涨2%,22.9%和16.4%。
2国际散货运价强劲反弹,但后劲不足
5月28日,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于点,环比上涨22%,其中:海岬型船点,上涨33%;巴拿马型船点,上涨9%;大灵便型船点,上涨10%。
受益于海岬型船运输市场强劲反弹,5月份,BDI突破点关口,最高达点,创自2009年12月以来新高。各船型运价普涨,其中:海岬型船上涨30%,其他船型均有10%的上涨率。受新增运力及矿石价格高企困扰的超大型运矿船海岬型船,2010年来运价持续低迷,3—4月租金一度低于巴拿马型船。进入5月份,大小船运价严重失调现象得到彻底调整。5月28日,海岬型船期租日租金达到5.7万美元,较同期巴拿马型船高68%。继巴拿马型船、灵便型船运价大幅提升后,海岬型船运价也迎来快速恢复。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处于全面复苏之中,市场表现好于预期。
虽然当前巴拿马型船、灵便型船运价还远离历史高位,但均已创出2008年9月以来新高,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海岬型船运价也创出年内新高,BDI接近上一轮反弹的高点,即2009年11月19日的点,运价整体处于阶段性高位。后势如果没有进一步利好支撑,继续上升的空间相当有限,回调风险开始隐现。此次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因素”。由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强烈抵制3大矿山坚持大幅度提高矿石价格,2010年来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海岬型船运价持续低迷。4月中旬,矿石价格及定价机制明朗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再坚持抵制,前期积累的需求开始释放,运输交易市场迅速升温。5月份,海岬型船运价创2009年11月以来最高上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需求可能逐渐释放而尽。近期国内钢铁市场出现明显降温,钢材及矿石价格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下滑。宝钢下调7月份大部分钢材的价格。受上游矿石价格高企以及下游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部分钢铁企业开始减产,直接影响矿石进口。国内的煤炭进口也开始滞涨,近2月基本在万t附近小幅振荡。近期以原油、煤炭、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货物价格在全球范围出现持续下跌,预示全球经济第2次探底的可能性,因此此轮反弹可能提前结束。
5月28日,与我国相关航线的铁矿石运价有不同程度上涨:巴西至我国31美元/t,较上月上涨3.7%;澳大利亚至我国12.1美元/t,较上月上涨11%。
3煤炭需求预期下降,沿海运价反弹结束
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点,环比下降8.4%,同比上涨57.4%。
5月份,全国沿海港口内贸煤炭发运量创历史新高。据秦皇岛煤炭交易网报道,秦皇岛港煤炭发运量达到万t,同比增长15.2%,处于较高水平。但煤炭运量上升没有给沿海运输市场带来利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在连续6周上涨后,进入5月份逐渐回落,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华东地区降幅明显。与大部分业内人士“天气转热,市场转好”的预期相反,运价不涨反跌,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煤炭需求保持高增长的预期发生改变。按照往年市场规律,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煤炭需求增加,5月份运价进入上升通道。而2010年煤炭运价一路下降,第2季度市场呈现反季走势。市场预期的改变主要由于:首先,5月份气温逐渐上升状况没有出现,南方气温偏低。再加上雨水充分,水力发电增多,火力发电相对平稳,南方主要电厂耗煤量与前几个月相当,华东、华南主要电厂煤炭库存比较稳定。其次,随着大秦线铁路检修结束,运能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资源供给紧张状况在后半月有所松动。秦皇岛库存由4月底的365万t上升到5月底的492万t,虽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较前有所改善。在煤炭需求由前期偏紧向基本平衡的过渡过程中,煤价开始松动,先前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秦皇岛煤炭价格在连续8周上涨后,5月下旬停止上涨并出现见顶回落迹象,显示高煤价已对下游电厂需求形成压力。上述2大因素改变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预期,观望情绪有所显现,电厂派船积极性较前期减弱。运价开始下滑,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北方至上海的运价,在世博补充库存基本告一段落后下滑幅度较大。广州方向运价降幅相对较小。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煤炭运价指数报收于点,较上月下降18%。秦皇岛至广州、上海煤炭运价分别为75元/t和54元/t,分别下降7%和25%。
煤炭运价大幅下调对金属矿石、粮食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2大货种跌幅不大。据相关部门统计,5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继续回落,创年内新低。铁矿石进口量大幅下滑,导致国内二程矿船运价小幅下降。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金属矿石运价指数报收于点,较上月下降3%。
近期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基本稳定,粮食运价平稳,南方用粮企业库存比较充分,运价略有下降。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粮食运价指数报收于点,较上月略降0.8%。
按照以往市场规律,6月份沿海运输市场逐渐进入“迎峰度夏”阶段,市场能否出现转机,关键在于今后几个月的天气情况以及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对火力发电的影响。●
5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简称上交所)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点,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36%。
尽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欧元区债务危机对贸易影响相当有限,全球贸易需求仍在恢复之中。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万TEU,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示2010年的外贸旺季或许有所提前。在良好需求的支撑下,全球闲置运力逐渐投入市场。据法国海运咨询公司AXS-Alphaliner日前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闲置船运力从2009年12月的150.0万TEU剧减至54.9万TEU,为近17个月以来低位。全球88条航线以超低航速营运,额外吸纳55万TEU运力。班轮公司运力过剩的压力大为减轻。
受益于箱量逐月上升,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连续5周上扬,一些主要航线装载率保持在95%以上,个别热点航线出现爆舱。受运力分布不均影响,主要航线运价在阶段性高位出现分化。前4个月我国港口与欧洲来往的集装箱量增长16%,远高于美洲、日本等主要航线的增长率,但由于运力投放较密,欧洲航线运价结束9个月的连续上涨,自2010年3月初以来持续下滑,其中:上海至欧洲航线运价从3月中旬的历史高点美元/FEU回落到5月底的美元/FEU,下降近20%。尽管如此,其运价仍高于2008年的前期高点,处于较高水平。据《国际集装箱化》统计,截至2010年5月,远东至欧洲航线共拥有运力300艘(221万TEU),较年初时增长9.5%。除运力大幅增长外,因前期运价上涨较快而需要适当调整也是欧洲航线运价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美国经济开始稳定上升,加上运力控制比较理想,前期相对滞后的美洲航线运价连续2个月上升,运价向高位逐渐逼近。即期市场的稳健走势为泛太平洋新年度运输合同谈判创造良好条件。新合约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由于市场表现好于预期,各班轮公司在旺季来临前将推出新的调涨计划。反映集装箱运输市场景气度的集装箱租赁指数(HRCI)连续6个月上扬,5月底报收于531.5点,较上月大涨24.5%,显示在接下来的旺季集装箱运输市场将继续向好。
5月28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地中海、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美元/TEU,美元/TEU,美元/FEU和美元/FEU,环比分别为持平以及上涨2%,22.9%和16.4%。
2国际散货运价强劲反弹,但后劲不足
5月28日,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于点,环比上涨22%,其中:海岬型船点,上涨33%;巴拿马型船点,上涨9%;大灵便型船点,上涨10%。
受益于海岬型船运输市场强劲反弹,5月份,BDI突破点关口,最高达点,创自2009年12月以来新高。各船型运价普涨,其中:海岬型船上涨30%,其他船型均有10%的上涨率。受新增运力及矿石价格高企困扰的超大型运矿船海岬型船,2010年来运价持续低迷,3—4月租金一度低于巴拿马型船。进入5月份,大小船运价严重失调现象得到彻底调整。5月28日,海岬型船期租日租金达到5.7万美元,较同期巴拿马型船高68%。继巴拿马型船、灵便型船运价大幅提升后,海岬型船运价也迎来快速恢复。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处于全面复苏之中,市场表现好于预期。
虽然当前巴拿马型船、灵便型船运价还远离历史高位,但均已创出2008年9月以来新高,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海岬型船运价也创出年内新高,BDI接近上一轮反弹的高点,即2009年11月19日的点,运价整体处于阶段性高位。后势如果没有进一步利好支撑,继续上升的空间相当有限,回调风险开始隐现。此次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因素”。由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强烈抵制3大矿山坚持大幅度提高矿石价格,2010年来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海岬型船运价持续低迷。4月中旬,矿石价格及定价机制明朗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再坚持抵制,前期积累的需求开始释放,运输交易市场迅速升温。5月份,海岬型船运价创2009年11月以来最高上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需求可能逐渐释放而尽。近期国内钢铁市场出现明显降温,钢材及矿石价格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下滑。宝钢下调7月份大部分钢材的价格。受上游矿石价格高企以及下游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部分钢铁企业开始减产,直接影响矿石进口。国内的煤炭进口也开始滞涨,近2月基本在万t附近小幅振荡。近期以原油、煤炭、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货物价格在全球范围出现持续下跌,预示全球经济第2次探底的可能性,因此此轮反弹可能提前结束。
5月28日,与我国相关航线的铁矿石运价有不同程度上涨:巴西至我国31美元/t,较上月上涨3.7%;澳大利亚至我国12.1美元/t,较上月上涨11%。
3煤炭需求预期下降,沿海运价反弹结束
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点,环比下降8.4%,同比上涨57.4%。
5月份,全国沿海港口内贸煤炭发运量创历史新高。据秦皇岛煤炭交易网报道,秦皇岛港煤炭发运量达到万t,同比增长15.2%,处于较高水平。但煤炭运量上升没有给沿海运输市场带来利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在连续6周上涨后,进入5月份逐渐回落,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华东地区降幅明显。与大部分业内人士“天气转热,市场转好”的预期相反,运价不涨反跌,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煤炭需求保持高增长的预期发生改变。按照往年市场规律,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煤炭需求增加,5月份运价进入上升通道。而2010年煤炭运价一路下降,第2季度市场呈现反季走势。市场预期的改变主要由于:首先,5月份气温逐渐上升状况没有出现,南方气温偏低。再加上雨水充分,水力发电增多,火力发电相对平稳,南方主要电厂耗煤量与前几个月相当,华东、华南主要电厂煤炭库存比较稳定。其次,随着大秦线铁路检修结束,运能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资源供给紧张状况在后半月有所松动。秦皇岛库存由4月底的365万t上升到5月底的492万t,虽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较前有所改善。在煤炭需求由前期偏紧向基本平衡的过渡过程中,煤价开始松动,先前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秦皇岛煤炭价格在连续8周上涨后,5月下旬停止上涨并出现见顶回落迹象,显示高煤价已对下游电厂需求形成压力。上述2大因素改变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预期,观望情绪有所显现,电厂派船积极性较前期减弱。运价开始下滑,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北方至上海的运价,在世博补充库存基本告一段落后下滑幅度较大。广州方向运价降幅相对较小。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煤炭运价指数报收于点,较上月下降18%。秦皇岛至广州、上海煤炭运价分别为75元/t和54元/t,分别下降7%和25%。
煤炭运价大幅下调对金属矿石、粮食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2大货种跌幅不大。据相关部门统计,5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继续回落,创年内新低。铁矿石进口量大幅下滑,导致国内二程矿船运价小幅下降。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金属矿石运价指数报收于点,较上月下降3%。
近期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基本稳定,粮食运价平稳,南方用粮企业库存比较充分,运价略有下降。6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粮食运价指数报收于点,较上月略降0.8%。
按照以往市场规律,6月份沿海运输市场逐渐进入“迎峰度夏”阶段,市场能否出现转机,关键在于今后几个月的天气情况以及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对火力发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