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妇俩在配农药水,小宝宝在旁边看。妈妈告诉宝宝:“这瓶子里是农药,不敢喝啊,喝了会毒死人的。明白了吗?”小宝宝不停地点头答应:“明白了。”
  接下来请你想想,爸爸妈妈要出门了,小宝宝在家,妈妈会把农药瓶怎样放置?
  2.这个故事和上个故事有点区别。年轻夫妇没有小孩,妻子在配农药水,配制好了药,告诉丈夫:这是剩下的农药啊。瓶子放这里了。丈夫看完点点头。
  请你想一想,妻子需要不需要把瓶子放到丈夫碰不到的高处去?
  你一定会说,有小宝宝在家,妈妈一定会把瓶子放到宝宝碰不到的高处去。因为宝宝会喝了毒药,酿出惨剧。只有夫妇俩,就没有必要把药瓶子放到丈夫碰不到的高处去。因为丈夫知道这是毒药不会喝它。
  思考一下:为什么妈妈把同样的知识告诉了小宝宝,也告诉了丈夫,小宝宝和爸爸在听到知识的时候都在点头表示明白了,为什么妈妈会有不同的两种放置药瓶的方法?爸爸和小宝宝同样听到了知识,如果把瓶子放到低处,小宝宝为什么可能酿出惨剧,爸爸为什么不会出事。在面对知识的时候,小宝宝和爸爸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你一定会说,小宝宝和爸爸的根本区别是小宝宝没有生活体验,爸爸在生活中看到了很多毒死人毒死动物的例子,他有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虽然都听到了知识,因为孩子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不能真正理解毒药的毒性,所以妈妈讲给他的知识等于白说,如果把瓶子放低处,就会酿出惨剧。而爸爸听到知识的时候,他立刻会下意识联想到自己经验中的生活情境,深刻体验到毒药不能喝的道理,所以妻子的话会深深融入他心里,和他的经验碰撞融合形成了他独具个性认识的个体知识,并成为行为——不會去喝农药。
  结论:同一信息在不同的个体头脑中的形态是不同的,知识在学习者没有体验到它的意义之前,它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个体知识是这样形成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这个理念强调了知识获得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是单向的前人经验知识的传递。还强调了知识的范围之广,从获得具体信息到机体的认知结构的根本变化,都属于知识范畴。
  反思:课堂教学真的启动了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和前人的知识经验在碰撞中真正形成自己的独有知识了吗?
  注:本文属《咸阳地区阅读教学新理念实施情况的研究》科研项目的一篇文章,项目编号:08XYSYK208。
  (作者单位 陕西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分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考试,由来已久;试卷,司空见惯。但小小一份试卷,却凝结了出题教师几多的心血。出题前,要考虑试题的内容、形式、难度、学生的认知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考试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考试,评分,发卷。之后呢?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讲评试卷。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少教师习惯于将答案抄到黑板上,学生抄下来记住就完事儿。岂不知,这样做枉费了出题人的一番心思不说,考试对学生
作为一个电影现象,中国第六代电影在文化特征、美学追求、艺术特点等方面呈现出总体的可把握性.从审美文化学的角度对第六代电影文本深入研究发现,第六代电影承继了中国电影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企下,高中英语不断与时俱进,更加重视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基于此对高中英语
摘 要: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演示实验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模块、每一个专题均给出了“活动与探究”建议,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材中也设有“活动与探究”这个栏目。而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课堂演示实验有着相当的分量。在学生分组实验不可能完全普及的情况下,演示实验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
众所周知,抄袭作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意义不大。为杜绝学生作文抄袭现象,提出了一些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会写作文,爱写作文。
现代人的寿命平均为70多岁甚至更长,比解放初期增长一倍,这与人们的锻炼意识增强,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这样可以缓解焦虑、压力等,降低患
摘 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我国目前市场环境尚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发达,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过程当中,势必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使公允价值在我国能够得到更好的使用,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公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