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语文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语文,这的确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伟人曾说:“就语文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语文美,去追求语文美。如何上好语文课,使语文课灵动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语文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创设情境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预习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朗读环节我充分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说、读、写等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语文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词语类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词语,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语文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
  四、对学生适当的表扬奖励。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五、对学生适当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平常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所以,教学评价不等同于考试、测验。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特别慎重,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应该考虑到语文人文性特点。
  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作好自我评价。
  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快乐,不断产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总之,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语文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在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异教育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教育展开了探讨,对差异教育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差异教育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9-02  所谓的差异教育,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与学生
【摘要】教育改革在我國教育领域得以不断深化,进一步促进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大范围推广,尤其是在小学与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由于上述课程相对而言是比较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继而培养学生价值观。文章将重点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阐述其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课堂中重视学生“学的活动”设计的有效,才能达到各方面预期的目标。针对“学的活动”设计有效性我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立足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力求活动的可操作性三个方面思考,从而提高“学的活动”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的活动”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68-01  赖格卢特在《教学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经大鼠鼻腔给药后在体内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特性,并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或经鼻腔给予川芎挥发油溶液,采用RP—HPLC法分别测定血浆及脑组织中
湖南省高职教育通过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服务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识不强、专业结构与“两型社会”产业结构不协调、人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体育教学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方,能最大限度地、最高效的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率先垂范,教师成为学生表率  “传道之人,必先闻道在先”。体育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先提高自己的心理
【摘 要】 音乐艺术是人類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音乐在塑造美的心灵、美的形象方面与德育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音乐教学特有的形式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也正是德育目的。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学;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应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中学物理电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引入是否满足实验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提出具体的创新教改建议。  【关键词】创新 中学 物理 电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61-01  一、引言  电学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正确认识电学知识的实践补充。目前,电学是物理教学过程
1 积极开展水法宣传(1)领导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按照上级宣传纪念活动的有关精神,水政支队制定宣传纪念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宣传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了方法步骤,提出了具
【摘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已经紧密地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着,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而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其过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他们走向社会之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应当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更新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