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危险,也拒绝了活力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我带孩子到早教中心去上课,碰到一位奶奶。那个月的课程主题是火车,一上课,老师在所有小朋友的惊呼声中,请出了当天课程的主角——长得很像小火车的千足虫。
   简单介绍后,老师邀请小朋友都围过去,摸摸千足虫的身体是硬的还是软的,是温的还是凉的,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小朋友们都很兴奋,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样子。
   轮到我们时,坐在后面的奶奶立即拉住了旁边的小男孩说:“多脏啊,有细菌的,我们不摸,我们就看看。”看孩子还是忍不住伸出了手,奶奶又神色凝重地加了个码:“摸了会生病的,到时候就要去医院打针。”孩子默默缩回了手。
   到动手操作环节,看老师把大桶的颜料搬出来,挤到盘子里分发给小朋友,奶奶再次坐不住了:“你小心一点啊,千万别弄到衣服上。” “算了算了,你把东西放下,奶奶帮你画,奶奶给你画个最漂亮的。”
   画完画,老师领着小朋友们排队去洗手,只有他们家不需要。洗完手回来是分享展示环节,所有小朋友捧着自己歪歪扭扭的画,一本正经地给大家介绍。只有那个小男孩,拿着一张整洁漂亮的画,怯生生地站在那里,下面坐着一脸自豪的奶奶。
   看到那个小男孩,我总想起小时候住在同一个大院里的兰兰。她的妈妈是医生,也许是職业习惯的缘故,总在家里乐此不疲地给小孩的东西消毒。他们家永远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那时,我家养了一对猫,生了一窝小猫崽,本来说好送给院子里的小伙伴,一人一只。所有人都欢欢喜喜地把小猫领回了家,只有她领的小猫当天就被妈妈送了回来。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她当时的样子——拽着妈妈的衣角,想争取又不敢说话,一边听着妈妈说“很脏的,有寄生虫啊,这怎么能给你养”,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那只小花猫。
   平常大家聚在一起聊小孩,她的妈妈总是很骄傲:“我们家兰兰啊,别的不提,爱干净那是没得说的,白裙子穿三天都不用换。”旁边的大人就开始附和:“对啊对啊,满院子的小孩就你闺女最省心了。”兰兰渐渐地习惯了,大家一起玩时,只有她一个人在旁边看着,后来干脆不再出门。可惜事与愿违,她并没有如同妈妈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健康壮实的小孩,反而常常生病,过敏严重,也慢慢变成了一个乖乖的又有些呆呆的女孩,就像一个干净漂亮的布娃娃。
   我总觉得,她身上的活力,好像连同那些细菌一起,全被她妈妈杀死了。只是对后者,妈妈用的是消毒水;对前者,妈妈用的是强制和恐吓。
   家长的“不要,那个脏”,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是危险,还有麻烦——世界是不安全的,到处充满了危险。而你想要去探索,想要去尝试,想要去触摸,这些统统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会带来麻烦,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直接用强制的方式,给孩子划出无数个禁区,告诉他们不要去、不要动、不要想。
   同样面对脏,你担心的是麻烦,害怕的是危险,孩子们想的却是好不好玩,有没有意思。大人想去把他们彻底束缚,只能采用打压、强制、恐吓这样激烈的手段,才会有效果。
   只是当你拒绝了未知,也就拒绝了惊喜,拒绝了危险,也就拒绝了活力。
其他文献
在对韩国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出现了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可以反映出韩国学生区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一些偏误规律。通过对这些偏误的研究和分析
儿子5岁了,最近越来越喜欢讨价还价。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纠缠很久。比如,为了每天要不要刷两次牙这个问题,孩子也和我讨价还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我满足了他的要求,他才开始刷牙。   为此,每天要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真不知如何是好。   讨价还价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因为一开始,“交换条件”都是父母主动提出来的。比如,“只要你今天好好弹琴,周末我就带你去坐过山车。”   这样一来,孩子在听话顺从前,就会先
期刊
设计思路:  在区角游戏中,孩子们在地面用纸板轨道搭建四通八达的马路,用小汽车在纸板马路上行驶,一名幼儿被选为了“交警”,指挥着“马路上”的车辆,让马路上的车能正常行驶。  在游戏中,我发现大班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并清楚地表述,当游戏中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时,需要交警进行协调,这时运用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来疏导交通,让“交警”有些抓耳挠腮,不能清楚地表达,局面变得有些混乱了……  当需
期刊
有关日语接续助词「から」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围绕和「ので」的对比研究或者语用论研究而进行的,在正对非母语学习者的习得问题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到目前
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第18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10月31-11月4日在江苏苏州召开。
<正>词语是语言的组成单位,能细腻地表达丰富微妙的心灵,还能通过其组成的视觉语言,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性情。因而文人墨客们总爱反复推敲词语。如王安石在掌握"到"、"过"
这天,8岁的儿子小米神情落寞地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不高兴吗?”   小米是想爸爸了,爸爸出差了,因为时差的原因,不容易约到视频通话。偶尔他会打开手机,对着爸爸的照片一直看。   小米之所以想爸爸,自然是父子联系紧密,情感笃深。记得小米大概三四岁时,那时爸爸每次出差最多一个星期,小米也是难分难舍。有一次已经和爸爸亲过告别,爸爸拖着行李出门了,小米好像突然又想起来什么,哭着说:“我还要再和爸爸
期刊
结合以上解读,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体育活动上可以轻松在家里玩起来的田徑类游戏,男孩子特别合适啊。因为我家两个娃各种球类运动都很喜欢,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丢沙包,我们都会经常在家里做起来。   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孩子常玩的《田径游戏指导手册》,针对3~6岁的小朋友,每次可以跟孩子玩20分钟,我们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起来哦。   【平衡沙包】:给孩子一个沙包袋,让孩子在大厅走来走去,进行平衡锻炼(
期刊
说起孩子的叛逆行为,妈妈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家有男孩,简直不知从何说起。而说起最多的情形,就是本来乖乖的孩子,到了两岁半或者三岁以后,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前几天收到一位妈妈来的来信:家有男孩,三岁半,单亲,跟我就没分开过。这是背景。两岁前,他是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因为从小我按书养,给他讲道理,所以他自然特别听道理。好好说,从不调皮。两岁半以后,开始反着来了,但也还好,我熬过来了。最近三
期刊
歌唱是音乐和歌词语言文字的相互结合体,歌词语言在歌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歌唱语言的规范化和技能化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演唱者的咬字吐字的艺术特定化处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