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彗星试验检测乌头类生物碱致细胞DNA损伤作用

来源 :中药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期在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乌头类生物碱的毒效作用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500、100、50和10μg.mL-1乌头碱、次乌头碱或新乌头碱分别染毒HepG2细胞1.5h,应用24孔板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乌头类生物碱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和拖尾细胞率与生物碱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100和50μg.mL-1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类生物碱具有细胞DNA损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可能影响脐带血造血功能的供者特征.方法 对广州脐带血库1998年6月至2008年12月保存的4 358份脐带血的供者特征(包括母亲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期、婴儿体重、婴儿性别)和脐带血采集量及造血功能的指标(包括总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干细胞集落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婴儿体重、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是影响脐带血采集量、总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FUs及CFU-GM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