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合文献总结门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2016年收治的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过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患儿因高胆红素血症行活体肝移植(左外叶,背驮式),术后第一天超声监测提示门静脉血流消失,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予取栓后行搭桥术,术后早期监测门静脉血流未见异常;术后2个月经超声监测提示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位于门静脉吻合口以上供体侧,及时予经皮经肝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闭塞,矢状部内可见大量充盈缺损,肝内门静脉及分支血流缓慢,测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压力为27 mmHg,肝内门静脉压力为17 mmHg,予球囊扩张后置管,术中经管滴入肝素钠溶栓,再次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管腔恢复通畅,但主干及矢状部内仍可见充盈缺损,肝内门静脉血流较前加快,测压显示门静脉吻合口远端压力为22 mmHg,近端压力为20 mmHg;保留门静脉溶栓管,术后持续肝素(0.625万U+生理盐水500 ml,10~15 ml/h,持续12 d)+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50 ml, 6 h 1次持续5 d后改为12 h 1次,持续4 d后停用)泵入,9 d后加长期口服华法林(起始剂量0.1 mg/kg,维持INR在2.0左右),介入术后早期每日超声监测血栓变化,每日监测凝血功能变化,维持INR在2.0左右;置管溶栓12 d再次造影并拔除造影管,继续用华法林抗凝,维持INR在2.0左右,定期随访至今,定期超声监测门静脉血流。

结果

治疗过程中,每日超声监测提示患儿门静脉血栓逐渐消失,并且置管溶栓术后12 d再次造影同样证实血栓完全消失。目前定期随访,经超声监测门静脉血流正常。

结论

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如能早期发现,门静脉置管溶栓术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新生儿无创氧疗方式主要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经
期刊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E-选择素的变化,分析普萘洛尔治疗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胎龄<32周、经眼底筛查患有2期ROP且无附加病变的早产儿。应用随机分配软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