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s)预防高血压患者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CN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太原,03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s)预防高血压患者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CNKI、CBM等数据库,收集不同CCBs类药物预防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1月5日,语言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专业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纳入研究、信息提取及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3.0绘制网络图,应用GeMTC 1.4.3软件的贝叶斯模型对纳入研究进行网络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58 468例患者.网络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尼群地平(优势比0.63,95%可信区间0.44~0.89)和硝苯地平(优势比0.68,95%可信区间0.46~0.92)在降低卒中发生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CCBs在降低卒中发生率方面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临床差异.在应用不同CCBs降低卒中发病的有效性方面,应首选拉西地平,其余依次为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但不同CCBs在预防卒中发病的有效性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CCBs均可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率.在具体药物种类方面,应首先考虑拉西地平,其余依次为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胶质细胞与T细胞的交互作用在缺血性卒中后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是不同于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且具有调节和免疫抑制功能的T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而丰富的侧支循环是判断卒中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文章主要阐述缺血性卒中后血管重塑过程的细胞学及分子机制,以期为
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越早治疗预后越好.CT扫描对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很低,通常认为梗死灶在发病12~24 h后才能在CT图像中呈现典型低密度改变.以下几种CT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前是否应等待常规化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病例(包括缺血性卒中与非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P波离散参数预测栓子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 ESUS)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的可能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ESUS患者。根据24 h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将ESUS患者分为PAF组和无P
大量研究证明,游离脂肪酸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其可能的机制为葡萄糖转运和摄取受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下降,肝糖生成增加,胰岛素信号传递通路的变化等.本文就其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定量影像组学方法区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
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显示了人巨细胞病毒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损伤因子的重要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促进其发展,导致平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