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末以来,以网络化为主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开始步入了以网络文化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而随着网络文化的深入人心,网络文化的管理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所存在的“网络文化负生态”问题,以及针对此项缺陷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负生态”;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涵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强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我们精神领域的核心,更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作为一条主线,经过无数祖辈智慧、汗水甚至鲜血的积累与沉淀,贯穿古今,才造就了今日的中国。如果说,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与否,主要看经济建设,那么文化就是这一切背后的主心骨,起着统筹全局的关键作用。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现象,主要以电子介质形式进行广泛而快速的传播,不仅包括数字化的网络内容、方式和效果,还包括完全在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完全依靠网络技术而得以产生、交流和传播的全新文化现象,是传统社会文化数字化上网后形成的新文化。
  网络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1)开放与自由性;(2)交互与共享性;(3)大众与个性化。
  二.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文化主要基于以上三项特征建立管理,然而网络平台的虚拟不可控带来的后果良莠不齐。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为网络发展势不可挡,它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7月份发布的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共新增网民1894万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
  然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日,我国网络管理正面临着主流文化缺乏号召力,舆论导向低俗,道德建设不足,商业化严重等诸多难题,更因负向网络文化在世界蔓延势头的加剧,如何处理网络文化负生态成为21世纪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网络负文化在形成初期主要依托于网民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事件发布的信息,以及仅代表个人想法的言论为主要途径传播,以此作为话题吸引同道之士的认可甚至产生共鸣。如“反心灵鸡汤”——“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起初很多网友或许只是因为觉得有趣、有“个性”,而纷纷加入讨论,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而随着这种网络交流对人们生活影响日趋严重,如今的网络文化频繁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来达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或目的。
  网络负文化看似无规律可循的背后,深入探寻可以发现它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形成:
  (1)某些网站借助网络平台有意的去发起一些舆论话题,含沙射影有目的的引发群众的热议;
  (2)某些舆论幕后推手借助特定网络传播渠道有目的的调动网民与之互动,诱其误以为自身是以主动意愿产生共鸣,从而甘心被他人利用;
  (3)以个别网站为首的前提下,其他网站在利益的驱使下跟风舆论,导致负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往往会掀起网络上的“血雨腥风”。
  从形成路径来看,特定网站、特定人士、特定公司、特定媒体很容易在达成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打着“言论自由”和“网络大众化和开放性”的遮护,针对社会发展中焦点问题或现象,发起相关话题来控制舆论导向。因此,我国对网络文化负生态的监督和管理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政府和人大等组织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
  三.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对策
  (一)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现有的网络监管体制
  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国家长久治安的必要保障。要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使得网络文化管理有法可依。加强对和谐正向的网络文化的培养、扶持,面对网络造谣、诋毁等违法事件做到违法必究,使法律法规真正有效地引导网络文化向积极、和睦、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技术层面完善安全监督系统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管理技术是保障各项管理活动得以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手段。“事前防火,总好过事后救火”,网络安全监督系统能够事前预防网络管理失控、群众情绪暴走,及时引导舆论走向、避免负向舆论飞速传播而造成的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惨淡后果。因此,政府在培养技术人员;研制与开发先进的监督系统;鼓励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治安部门加强计算机信息监管等措施的推行中责无旁贷。
  (三)掌握文化主导权,提升主流舆论引导力
  掌握文化主导权,重点在于把握政府网站、新闻实事网站、文化教育类网站的良好建设,正向引导主要商业网站,杜绝商业化信息泛滥现象,打造具有普及性影响的网络思想文化平台。政府在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部署的信息期间,要及时提供给新闻网站发布,推进政务业务透明公开,及时应对网上相关舆情,以避免有心之士故意歪曲误解散播谣言。
  结束语: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日,网络作为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接触各类资讯的媒介,信息的正向或负面影响着每一位人民日常生活的思想、情绪、行为、意识。大多数人会将直观理解成全面,从而忽略掩藏在表现下的原因。怕被边缘化的从众心理会促使我们盲目追随,没有勇气去质疑,没有智慧去探索,他们太相信眼睛,不相信脑袋。网络文化的建设就要针对这一盲区加强管理,在负向网络舆情泛滥的今日,积极创造网络正能量,使每一位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信息技术管理与政府宏观监控共同推进,维护网络的健康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珍珍.把握网络文化的现代特性.解放日报.2010.
  [2]杨善明.韩铎.文化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庆锋.网络生态论.情报资料工作.2000.
  [4]陈玲玲.构建优秀的网络文化.中国传媒科技.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日本动漫制作者奉行拿来主义,发掘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宝藏,尤其是来自中国和欧美的新鲜文化元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造出令世人惊奇的虚幻世界。本文以多部日本经典动漫为例,分析日本吸收和利用外国文化的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打开海外市场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外来文化  作者简介:范鑫,(1989-), 男, 汉族,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
摘 要:人物形象是悲剧作品的核心因素,人物之所以成为悲剧人物,是人物自身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主观方面人物矛盾复杂的性格和客观方面人物所处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悲剧人物才具有感人至深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悲剧人物;矛盾性格;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王永欣(1990.12-),女,汉族,祖籍河北石家庄,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
通过解析拉康的“三界论”,文章旨在讨论主体及主体性是语言建构的产物.纵观社会与文化理论,“主体”和“主体性”是一对相当具有争论性的术语.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当主体和其
虽然我国非营利组织在过去几十年迅猛发展,强有力的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不能与西方同日而语.此外,近年来慈善事业
摘 要:留守儿童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地给予帮助和关心。作为他们的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更要做好他们生活的引路人。  关键词:留守儿童;引路人;心灵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留守儿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摘 要:柴静用《穹顶之下》这部片子让我们全面的了解了雾霾,知道了现今中国雾霾到底严重到了何种地步,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我们将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20世纪之后,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问题。人们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从而产生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现今的雾霾问题,并能给雾霾治理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雾霾问题;生态自然观;治理  
摘 要:墨子是先秦时代的伟大智者。其代表作品《墨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奇丽瑰宝。所谓非攻,就是不攻无罪之国,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非攻”思想蕴含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发掘其“非攻”的军事思想及国际关系理论,对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做好当前的政治、军事、外交工作,特别是处理当今社会冲突与解决国际争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本文旨在关系营销思想的指导下优化渠道满意管理,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渠道满意的内涵,主张从经济满意和社会满意这个二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估渠道满意。还探讨了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