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容易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扬从一个边陲小城考到上海著名大学,学习刻苦,一直拿奖学金,硕士毕业时和武汉籍的男友双双留在上海,在这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落脚。那年是1995年,单位有筒子楼,给没有房子的职工过渡用的,两人一間。因为那时还有福利分房,必须结婚才能到单位的系统去排队,所以大家都等着被过渡。
  单位的房子从三十多平方的一室户到八九十平方的三室,要按照资历来分配。组里的老教师分到新房,从以前的两室升级为三室,请全组老师去做客,杨扬学会了烧大排、烧烤麸、炒肉丝年糕。杨扬好羡慕那个厨房、卫生间,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烧饭,不用吃食堂;不用去大学的澡堂排队洗澡,雾气腾腾中顶着满头的泡沫和别人商量:“让我冲一下好吗?”那时住的筒子楼卫生间是公用的,无性别的那种,门总是锁不好,外面人用上海话问:“有宁吗?”她听不懂,结果门“嗖”地被拉开了。生活啊,别的都可以将就,一进一出的事情最重要了。
  老教师在单位工作了近三十年,从一室户调配到最高级别三室,终于稳定啦,好好地装修了房子。“你们从外地考到上海来,真不容易啊!”老教师想到这些年轻人孤身在上海,无房无家,不由感叹。这种感叹杨扬不止听了一次,这里面有俯视的姿态。“从外地小地方能考到名校,真不容易。”“毕业能留在上海,真不容易。”“以后结婚生子没有父母支持,真不容易。”杨扬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但这个“不容易”让她很受伤,读书时很听老师的话,做事专注,刻苦,要求上进,一切都很顺利,都很容易。一切都在体制内,有国家安排呢。
  但1997年,单位取消福利分房了,那幢筒子楼也岌岌可危,马上要拆除,杨扬才发现没方向。好在有单位,单位租了一些房子给他们过渡,还是过渡而已,单位还在引进更多外地留沪的人才,租房要轮着住。1998年有商品房了,杨扬清楚地记得是2500元左右一平方,她和老公用公积金买了一套小两室;2005年房价涨到快一万了,她卖了两室换了一套三室的;2015年,杨扬打算生二胎,想把双方家长都接来一起住,又卖了三室换了一套近200平方的四室,有三个卫生间。当年的老教师来看杨扬的二孩,在她的大房子里迷了路:“真不容易呀!”
  今年杨扬在单位招人面试时发现,来中学教书的不乏博士、博士后,其中一个博士也是夫妻双方都是外地来的,没有房,两岁的女儿只好放到外地的父母家。中学微薄的薪金和大城市高昂的房价相比,杨扬替他们看不到未来,心里也想着“真不容易”。但谁知道呢,以后会怎样?自己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相同的兴趣、喜好、价值观、生活态度走到了一起,所以今年的有态度人物盛典主题,就叫做“有态度,不独行”。  梁家辉有态度:“我对小鲜肉这个词比较抗拒。”  不服老的辉哥在一众小鲜肉中杀出重围,拿下2016网易有态度人物盛典最重要的奖项:年度实力男神,实在是实至名归。  王尼玛有态度:“我原来以为我头大,看到同道大叔,我以后再也不敢说自己头最大了。”戴着他标志性的大嘴头套,王尼玛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筑府办函[2016]14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