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脂肪酸去饱和酶新基因(Dd-FAD)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是垫刃目中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在中国主要为害甘薯和马铃薯,此外还危害中药材当归、薄荷和人参等[1-2]。目前,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在中国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辽宁、甘肃等省市均有发生,已经成为危害中国甘薯生产的重要病害。脂肪酸去饱和酶存在于几乎所有生物中,是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类。尤其N-3系列和n-6系
其他文献
研究了基于淡水绿藻Chlamydomonas reirthardtii培养基TAP的优化培养基(OM)和传统康维方培养基(TM)对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培养和无硫光照产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抑制PCR的方法构建三化螟的微卫星文库,并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挑取的201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187个克隆含有微卫星序列,抑制PCR筛选微卫星序列的准确率达到93.03%。
为明确粘帚霉GR-6产生的β-1,3-葡聚糖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建立β-1,3-葡聚糖酶分离纯化体系,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GR-6种类,用60%饱和度的丙酮沉淀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