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区经济转型的政策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坐拥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在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省林区的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引发了一系列危机。对此,黑龙江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率先开启林区经济转型之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给我省的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黑龙江省;林区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493-02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最大的重点林区,是重要的资源基地和生态屏障。黑龙江省森林大致产生于3世纪,但在抗战胜利后,才真正被开发。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多年里,我省林区长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木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中国木业信息网发布的统计数字来看,五十多年来,全国累计生产木材产量24.5亿m3。其中,黑龙江省提供6亿多立方米的木材,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1/4。尤其是我省的森工集团,累计生产5.03亿立方米的木材,占全国木材产量的22%,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都说“中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但从以上的数据表明,“中国木材仓,也得拜托黑龙江”。毫无疑问,黑龙江省在这五十多年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被称为祖国林都。
  但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前进,黑龙江省却陷入了可采森林资源耗竭和森工企业落没的双重危机。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两大危机集中体现,给林区乃至全省的经济和环境带来了重创。对此,黑龙江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林区转型政策的号召,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率先开启林区经济的改革之路。尤其是2014年国有林区全面停伐以来,黑龙江省凭借丰富又独特的自然资源,紧抓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给我省的林业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春天。目前,黑龙江省的林区已经形成以林下食用菌、北药、养蛙、旅游、浆果、坚果、木材深加工为主的将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集于一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济体系。自从林区经济转型以来,我省的林业年度宗旨也成倍的增长,早在2012年就突破了1000亿元这一大关,2018年的年度总产值更是突破2000亿元。显然,黑龙江已经成为我国林产业大省。不仅如此,我省也相继获得了“黑木耳之乡”、“红树莓之乡”、“冰城雪都”、“林蛙产业第一股”等多个独有的声誉品牌,引来了不少省、市专家团的参观和学习。在转型和发展的背后,深度剖析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变革之路,不难发现,公共政策是重要的推手,但政策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确是关键。故本文将从政府的政策角度来探讨黑龙江省如果将外部政策的推力变成内部发展的动力,带领林区经济一步步走向绿色、科学和可持续的。
  具体来说,政府的林业转型与发展政策让黑龙江省的林业经济形成了两个良性循环体,他们相互作用,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主导力量:由国家转变为市场
  在国家倡导林区产业刚刚转型之时,我省社会的普遍反响是不支持居多。对于林区职工来说,他们长期在偏远的林区从事单一的砍伐职业,对木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而且他们普遍素质都不高,认为不砍伐木头就相当于切断了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对于社会上其他经营与林业相关的主体来说,大型经营体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小型经营体长期依赖这种僵硬的生产模式,具有安稳、不愿冒险的心理。而对于不与林业经济相关的其他人来说,他们普遍是不关心的态度。所以,转型起步阶段,主要是国家主导。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建立利益导流机制,通过亲自出资、出人,亲自招商引资,亲力亲为区发展林下经济让市场上各方主体看到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从而逐渐将林下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过度给市场。
  (二)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主力军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
  当林下经济发展起色的时候,即上述的主导力量逐渐过渡给市场的时候,市场主体的态度与会因为看到了林下经济的前景而转变。他们从原来的被动甚至拒绝到如今的主动和积极,主动去承接发展林业经济的任务,主动去保护森林资源。只有当人们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时候,我省政府才不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既能顺应百姓需求,帮助他们获取利益,又能实现国家生态的发展要求。此时,国家的政策基本奏效。
  (三)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利益主体:由个体变为集体
  以前单一的木头经济,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少数个体,他们普遍存在于木头的第一、二市场。虽然第三市场的不少人也从事木头职业,但他们总是给少数垄断地位的主体“打工”,一直都不是获利的真正主体。而且,长期的破坏资源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那些处于垄断地位的经营者可能会一走了之,留下众多“打工者”来承担生态恶化的结果。所以,过往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其实是属于一种剥削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木头大户剥削众多小工,木头大户把生态污染危机转嫁给众多小工。这样不平衡、不科学的发展方式注定是长远不了的。但国家倡导林业经济转型后,尤其是当众多小户看到了林业经济发展的前景,在国家的帮持下进入林业经济市场的时候,即上述的第二点,市场主体的态度发生转变之后,林区的经济利益垄断的局面才真正被打破,逐渐从一家分散到多家,形成利益共享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林业经济发展循环,每一次循环都会带动更多的人进入林下经济的发展之中。此时,林区经济转型的政策构想才真正成为现实。(见图表1)
  二、林业经济反哺生态,生态助力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当上述的循环系统形成的时候,意味着我们从原来的索取型模式成功过渡到了平衡型发展模式。其实在这种循环系统运行中,就已经体现出了人类与生态之间关系的转变。但我还是想要强调一下,正是因为这种良性的循环经济模式,让我省更加有能力去保护森林,森林资源也因我省强有力的保护助力我省林下经济走的更远、更久!此时,林区经济的转型的政策的本质一“四赢”才真正被挖掘出来,即个人得利、集体得顺、国家得益、生态得绿!(见图表2)
  三、结语
  黑龙江省林区转型的实践表明,只有发展科学合理地林下经济,不断推进林区的改革,才能实现金山和青山常驻共存。而细细品味我省林区改革之路,国家的政策才是主力军,它真正的“功”并不在于用自己的强迫力去逼林业主体发生改变,而是将本有的强迫力变成吸引力,让林业主体主動做出改变,进而实现政策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转向教育质量和品质,更多的是对学生智慧的关注。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有智慧的学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中学政治智慧
公司以“三集五大”全面建设为契机,以对标引领为导向、以责任分解为基础、以分析诊断为驱动、以管理改进为手段、以业绩提升为目标,坚持过程管控、强化逐级支撑、加强联动考
2006年12月26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召开《新疆年鉴》工作会议。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武星斗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迪木拉提·木沙出席会议。自治区各委
期刊
满意度调查权重赋值大体上有两类方法,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每类之下有几种常用的算法.以下将具体介绍每种算法的作用、优缺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