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热射病急救服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和参与高强度运动人数增多的趋势下,热射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热射病是一种热急症,如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早期、快速、有效降温是热射病救治的关键点。在降温的"黄金30 min"内迅速将核心体温降至38.9 ℃能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且并发症较少,但此时间内远远不足以完成急诊转运与评估。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治及转运的热射病急救服,以实现野外环境下早期快速有效降温的治疗目标。为此,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分体式热射病急救服,适用于在缺少医疗物资和水源的恶劣环境下以及转运过程中的热射病患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627326.4)。分体式热射病急救服由衣服部、帽子部、袖筒和包裹式裤筒4个主要部分组成,且均为温变面料制成的结构件,温变体为细孔硅胶颗粒与硝酸钾制成的复合材料。衣服部的肩部与袖筒,以及衣服部的下摆前端与包裹式裤筒均以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方便固定和搬运。为了对注水量进行定量控制,还设计了注水袋和相应注水结构,以保证每次注水都能达到一致的制冷效果,且制冷温度为14~18 ℃,长时间使用不会对患者造成局部冻伤。该分体式急救服可实现热射病患者移动、救援转运时紧急应用,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降温效果确切、利于搬运、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热射病患者现场急救及转运。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 R969.3;R197.3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139-11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16  摘 要 目的:促进我院可致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在特殊人群中的安全使用。方法:按照《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的量化评分细则,建立我院药品综合评价数据库,提取该数据库中“安全性”维
中圖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085-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07  摘 要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铁线蕨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和差异成分的含量测定,为铁线蕨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检测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监测在胃肠间质瘤(GIST)靶向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和伴肝转移的GIST患者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病理组织学诊断为GIST;(3)术前影像学评估发现GIST侵犯周围器官或局部转移,估计难以达到R0切除、或肿瘤最大径>10 cm、或伴有肝转移、或预计手术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不同位置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其他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87例,根据大脑不同部位EPVS的严重程度分组,分析不同位置EPVS严重程度与脑微出血(cer
中圖分类号 R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133-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15  摘 要 目的:为医疗机构开发与应用肠外营养处方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提高临床肠外营养精准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肠外营养处方审核要点设计肠外营养处方决策支持系统,对系统各模块的功能要点及处方审核逻辑进行探讨,
中圖分类号 R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053-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02  摘 要 目的:了解我国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政策的现状和趋势,并为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政策更好地落实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对我国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政策的演变、两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纳入品种的特点、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