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草原森林湖泊摄影爱好者的必游之路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gyuzhucend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兴和→中旗(科布尔)→后旗→北京
  总里程:1067.8公里
其他文献
“博物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没有博物馆,城市将失去其凝重与悠远。”旅行团将在天津开展一次以博物馆为主题的历史民俗游。  天津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位于河东区光华路四号,这个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即后来的“天津市第一博物馆”。馆舍是新式建筑,占地36581平方米,建筑面积1359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有藏品约10
戴上脸子是神,摘下脸子是人。    农历正月十五清晨4点,我们几度换乘车辆,一路风尘赶过来的这个姚街,是皖南贵池山区的一个自然村,即当地“九刘十三姚”中的荡里姚。环绕姚街的黛绿群峰,是九华山向西绵延的余脉。古时候姚街叫虾湖,李白于唐天宝年间吟《宿虾湖》诗:“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就指这个村子。    迎神下架    古代民间的宗族制度,有其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至少在
【湾子站】  湾子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和广安门外大街交汇处东侧,呈东西走向。站内简单大气的壁画,向乘客展示着古老的茶文化。    北京马连道茶城  进入马连道路,一股茶香扑鼻而来,经营茶叶的众多商铺遍布在街道两侧。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一些颇有茶文化素质和创业雄心的南方茶商入驻马连道起,马连道街便与中华茶文化、新世纪的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这条街的茶叶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大量基于
我在卑尔根的时间里,天气时晴时阴时雨,自我感觉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卑尔根可是有名的雨都,话说有一年,卑尔根连续下雨下了299天了,当人们正要庆祝连续下雨300天的时候,突然天晴了。人们只好改变计划,庆祝终于天晴了。  卑尔根,宁静悠远的华美  漫步卑尔根,这里到处遗留着历史和传统的痕迹,城中的很多建筑仍然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面貌。世界遗产布吕根木屋群是欧洲最大最集中的木屋群之一,如今这里化身为餐厅、商店
在安华桥畔萌芽成长,在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壮大,中国科技馆历经二十五年的探索与发展,越来越富有独特的科普魅力。作为唯一的国家综合性科普基础设施,中国科技馆一贯秉持“体验科学、启迪创新、服务大众、促进和谐”的理念,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己任,始终战斗在科普事业的最前线,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在这里,您可以感受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技术应用的巨变;您可以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体会世间生命的多彩;您还可以领
兔爷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老北京城的保护神。传说兔爷能赐给人们平安和吉祥。从明代起老北京人就有自家请兔爷、给亲朋送兔爷的习俗,请兔爷就是请平安,送兔爷就是送福、送吉祥。  作为北京最大的兔爷创作生产基地,吉兔坊每年都要生产几千尊兔爷。每年的八月十五,北京的东岳庙都会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爷山,成百上千尊兔爷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是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的临床医疗基地,是为了实现崔月犁同志生前的心愿,长期保持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而成立的。自创立以来,平心堂坚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汇集高水平有专长的国内名医,在中医临床科研上努力攀登医学高峰,破解生命之迷。  经过十几年的洗礼,平心堂秉承“坚守诚信,赢在细节”的文化,不断壮大。目前有一支近百人的大夫队伍和70人的员工团队。有甜水园和王府井店两
“你从哪里来?”“和田。”“就是那个出和田玉的地方吗?那个地方的玉很了不起啊!”每每出门在外,别人总会这样问,也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谈和田总绕不开羊脂美玉的话题,似乎和田就只有玉石。诚然,和田玉是和田一张靓丽的名片,但绝对不是和田的全部。和田,是自然女神撒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美丽的石头(和田玉)”。  “你从哪里来?”“和田。”“就是那个出和田玉的地方吗?那个地方的玉很了
札幌是北海道最繁华的城市。它带给我的除了浪漫的美食,还有时时袭来的疏离感,仿佛身在“另一个日本”。连那座著名的号称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札幌钟楼,也带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的确,日本列岛四岛中最北边的这个岛屿,大约在200年前还是一片荒野。即使是现在,那种特有的荒野感仍未褪去。京都奈良如梅雨般濡湿万物的旧传统,并未在这片雪国扎下根系。  对于札幌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数年前朋友送的一包“白色恋人”点心。奶
安徽泾县小岭村地处群山之中,少田,但盛产青檀树。当地人就用树皮来造纸,遂以蔡伦术为生。自此以后,小岭村就成为了一个以宣纸生产为营生的村落,小岭和宣纸的情缘,延续至今已近有700年之久。    在发明了造纸术的国度里,从来不乏各种类型的纸,而宣纸能成为纸中之圣,千年以降,牢牢占据书画者的笔端之域,成为古籍善本的顶级标配,其独具的品质,其制作的过程与秘密,其传递的信念,都值得现代人去探索、思索。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