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学活动中的首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在数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现结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i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综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了多个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五、加强国情的认知教育及环保教育
  
  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的课题。新课标在这方面重点安排了一些例题和习题,以帮助青少年来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
  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的课题。新课标在这方面重点安排了一些例题和习题,以帮助青少年来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
  总之,数学课的德育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逐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之目的。
其他文献
经济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物崛地而起,然而土地问题也成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超高层建筑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紧张的问题。何如何做好钢结构施工(安装)阶段的
学校里所要传授的各门知识不是主要靠教师讲进学生头脑里去的,而应该是主要靠学生自己认真读书和思考,主动读进去的。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求知活动中自学是非常重要了,我们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做法:第一是在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抓读,让学生们在读中想、在读中议、在读后练,教师少讲点。一篇课文可以三读,首先
诗歌教学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合理地安排对应内容,同时也可以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中,进而可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
用矢量模型方法推导了考虑核自旋的原子Landég因子公式.结果表明此公式可作为文献[1]中给出的g因子通式的特例.
文言文教学既是老师的重点,又是学生的难点.从语文的角度来说,文言文在时间的跨度上较大,学生感悟能力上也不是很强.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文言文上有所兴趣,达到教学的效率呢?需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尤其是在课程的导入环节以及课末的小结环节要加强重视,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课程的导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和误区日渐成为教师们关注和重视的话题.本篇文
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这些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
伴随着高教领域的大幅扩招,高教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全国新建了100多所本科院校.如何办好这批院校?起步时期的定位至关重要.文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