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教育改革在小学课程中陆续推行,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语文课程也顺应这一教学改革潮流,提出新理念,注重语文生态课堂,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构建分析
  就教学现状来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打造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展开讨论与分析,首先分析传统语文课堂的生态危机,提出不足之处,其次突出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几个重点。
  一、传统语文课堂的生态危机
  (一)语文课堂环境超载。
  由于传统小学语文教师主要追求教授质量和效率,致使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超载”现象。我国小学人数较多,导致班级人数相对较多,班级密度大,空间有限,学生压力较大,教学效果也难以显现。另外,学生座位编排影响授课效果,座位呈“秧田型”,造成师生之间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平等,无形之间拉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加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困难。由此,课堂环境严重超载。
  (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授课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将考试作为核心内容,过于重视对考试重点的讲解,对于不考内容则选择忽视或带过,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存在局限性。为了让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教师从字到成语,从修辞到实词、虚词等,将学生埋入“题海”,对好的诗文进行讲解与“解剖”,使其变成考试内容,学生欣赏不到诗文的动人,感觉枯燥,学习兴趣被无形淹没,脑子遭遇钝化。
  (三)小学语文课教学死板。
  我们可以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教师要求学生背写词句、抄写词句、默写词句之后,很多学生依然会写出错别字?为什么教师重复多遍的内容,学生还是不得要领?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可以知道,每位学生的爱好、兴趣、生理、心理都存在差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显得死板,尽管教师把一些重要内容重复数遍,但某些学生还是无法记住,因此要求学生做到同样标准是不可能的。因材施教不是将不同人才培育为同样的人才,而是让其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不同人才培育成不同人才。
  (四)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关系失衡。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所有权利都集于教师手中,造成师生地位过于悬殊,学生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当成等待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位置。教师为了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在课堂上时刻抱着管制和监控的态度,让学生被动学习,因此造成师生关系不平衡,学生很容易因为成绩不突出而被贬低价值。长此以往,这种课堂便会失去活力,且愈加沉闷。
  二、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具体措施
  构建生态课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育人员关注的问题,而创设教学情境则是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大势所趋。多媒体教学正在不断发展,多媒体可以利用图、文使教学变得更为直观、形象,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如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名胜古迹的课文,语词虽优美,却无法让学生将优美的描写与实际景观联系在一起。然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多种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里的文字、声音、图像等,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从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书面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激励教学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语言评价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恰当的评语是学生心里的一抹阳光,是学生重新奋起的动力。在语文课堂中,每个同学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全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如学生某篇作文中的优美语句或者词语,或者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都可以对其进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以民主为基础,建立平等宽容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潜能。由于过去教育过于注重以“升学率”为教学目标,导致部分师生关系不和谐,且使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紧张而机械的知识傳授与接受氛围中,难以形成创新意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大阻碍。因此,营造民主、和谐、宽松、互动的教学氛围,打消学生的心理压力、戒备心理,鼓励学生求异、质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并且使其在自我表现中增加自信,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四)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活动,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还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杜绝学生上课瞌睡、开小差的不良现象。小学课堂活动的互动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互动,其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给学生时间互相讨论,提出课堂上的疑点,进行有效对话。这两种方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且巩固学生的知识。
  当今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但无论怎样发展,教育都具有主导地位。教育是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根基,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综上所述,建造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能够使学生养成独自研究、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英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
  [2]孙雪艳.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策略分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4(9).
  [3]林楚松.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策略分析[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1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创设一定情境、巧妙设计问题、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提高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则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更容易发挥出来。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激励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注意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情况,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机会。  一、自主问题,提升阅读期待水平  不同的学生,由于经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心理的差异,因此体现出来的阅读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也许被课文中那“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岸柳飞絮的江南风情”打动;有的也许被
摘 要: 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绘本阅读是进行爱的情感教育的很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作者尝试引导孩子阅读一系列关于爱的教育的绘本故事,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爱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绘本阅读 爱的教育 情感教育  绘本将简单的汉字和抢眼的图画融合在一起,以一个故事、一个主题作为绘本的主要内容,故事中的人或物往往就是孩子的缩影,总是在故事的讲述中为孩子揭示深刻的哲理,描绘真挚的情感。  教师可以带领孩
摘 要: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注重贴近学生生活选材,小学生能有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愉悦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技能。关注学生生活,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阅读课堂教学中,让体验、实践、对照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动力,从而强化阅读效果和阅读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课堂 生活体验 个性阅读 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要求让阅读成为学生个人行为理念的实施与践行,需要小学老师转变观念,采取方法,
摘 要: 阅读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所感知,同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更多知识,对其心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扩展阅读主要为学生自主参与,是语文略读、精读的一种补充方式,为小学生制订合理的扩展阅读计划,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阅读视野开阔,便于达到阅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 教学手段  扩展阅读,指的是将某篇课文作为中心,扩展与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随之不断发展进步。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维和三观发展与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训练现状进行描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训练策略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语文的学习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操。小
摘 要: 语文教师要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观念,更要注重挖掘教材,研究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堂成功、有效的语文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又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就是理性地看待和评价预设与生成,从而使课堂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的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课堂 预设生成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只有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