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等商科大一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最初动力,不仅影响创业的态度和行为,而且影响创业行为的方向和力度。本文以地处民族落后地区的吉首大学商学院为例,围绕创业意识设计了19个问题。采用SPSS19对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进一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商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高,但对创业的兴趣不浓。兴趣、性别、地区、家庭收入来源、高考成绩、民族等因素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同时,性别、民族、地区、家庭收入来源等因素不同,创业意愿有所差别。提高民族地区商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一是大学生个人应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兴趣,二是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三是国家应加强创业政策、创业资金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0;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94-03
  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开启了大规模扩招的进程之后,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增。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14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2013年为700万人,年均增长49万人,年均增速达42%左右。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在政府的支持下,各高校也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支持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是否会创业、创业的方式等都要受其创业意识的影响,它是创业者实施自主创业的先决条件。[1]本文以地处落后地区的吉首大学为例,进行大一学生创业意识的问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大一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创业意识影响的深度,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旨在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率。
  一、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以吉首大学商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对象,采取进入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利用上课前五分钟完成调查内容的选项,如此,保证了问卷内容是调查对象本人的真实意图。共发放问卷222份,收回问卷22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大一学生的“创业意识”,共设计了19个小题。整个内容归纳为2大类:一是创业意识背景因素,包括性别、来源地、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是否有成员经商、民族、高考成绩;二是个体关于创业意识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创业动力、创业的界定、创业政策的理解和关注度等。描述性统计采用SPSS19,对每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1、2、3、4分别进行赋值。描述性统计如表1。
  二、民族地区商科大一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情况统计
  (一)影响创业意识背景调查统计
  本次有效调查对象222人,其中男生158人,占比71.2%;女生64人,占比28.2%;来源于东部的为30人,西部32人,中部160人,分别占13.5%、14.4%、72.1%;会计专业56人,国贸56人,工商管理53人,经济56人,缺1人,有效百分比分别为25.3%、25.3%、24.0%、25.3%;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农业经营30人,工资收入63人,打工收入85人,个体经商44人,占调查人数比分别为:13.5%、28.4%、38.3%、19.8%。民族:少数民族77人,占调查人数的34.7%,汉族14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5.3%。高考成绩:有效数据205份,数据缺失17份,统计结果表明,平均分为507.31分,最低分为255分,最高分为587分。其中,400分以下的5人,400分~500分53人,500分以上人数147人。家里有亲人经商:“有”选项为145人,“无”选项为77人,有效比分别为65.3%、34.7%。
  (二)影响创业意识主观因素统计
  对创业是否有兴趣:选择很“浓”77人,“一般”141人,“没有兴趣”4人,有效百分比分别为34.7%、65.3%、1.8%。对创业的看法:“开办公司”35人,占比15.8%,“开创一份事业”170人,占76.6%,“其他”17人,占7.7%。关注创业政策和创业者的经历:“经常”31人,占14.0%,“偶尔”161人的,占72.5%,选择没有的30人,占13.5%。选择创业的领域: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24人,占10.8%。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119人,占53.6%,根据市场情况决定的79人,占35.6%。认为创业的最大阻力:选择“资金”的为93人,占41.9%,选择“能力”的63人,占28.4%。选择“经验”的62人,占27.9%。选择“父母”的4人,占1.8%。大学老师在你创业意识方面的影响:选择“大”的20人,占9.0%。选择“一般”的128人,占57.7%。选择“不大”的57人,占25.7%。选择“没有影响”的17人,占7.7%。你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选择“浓”的19人,占8.6%。选择“一般”的142人,占64.7%。选择“不浓”的61人,占27.5%。希望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创业教育(可以多选):该子项目给出了4项选项,分别是“开设创业课堂、举力创业大赛、有创业经验的人讲座、提供平台,让大学生参与创业”。选择多选的有182人,40人为单选。其中,59人选全部选项,占26.6%,34人选“1、3、4”选项,25.4%。29人选“3、4”选择,占13.1%。16人选择“1、4”选项,占7.3%。11人选“1、2、4”选项,占13.1%。9人选“2、4、”,占4.1%。6人选择“1、3”选项,占2.7%。4人选择“2、3”选项,占1.8%。3人选择“1、2”选项,占1.4%。2人选择“1、2、3”选项,占0.5%。2人选择“1、2、3”选项,占0.9%。9人选“2、3、4、”,占4.1%。1选项6人,占2.7%,2选项6人,占2.7%,3选项9人,占4.1%,4选项19人,占8.6%。   三、影响商科大学生创业意愿因素相关性分析
  根据19项内容的调查进行统计后,用SPSS19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设定创业意愿为因变量,创业意愿“有”赋值为“1”,创业意愿“没有”的赋值为“2”。由于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因此,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建立因变量y与各自变量xj(j=1,2,3,…,n)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b0 b1X1 b2X2 b3X3 b4X4
   b5X5 b6X6 b7X7 b8X8 e。其中:b0是回归常数;bk(k=1,2,3,…,n)是回归参数;e是随机误差。
  表2是回归模型统计量:R是相关系数;R Square相关系数的平方,又称判定系数,判定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用来说明用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异的程度(所占比例),R Square为0.266,说明拟合的结果与待拟合的数据接近,拟合结果好。Adjusted R Square调整后的判定系数;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估计标准误差。(表2)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表3可知,F值为8.849,sig为0.000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回归极显著。
  分析:根据多元回归模型:Y=b0 b1X1 b2X2
  b3X3 b4X4 b5X5 b6X6 b7X7 b8X8 e
  将表4中“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栏目中的“B”系列代入上式得预报方程:
  Y=1.161 0.066X1-0.034X2 0.033X3 0.0246X4
  0.663X5 0.016X6 -0.002X7-0.308X8
  预测值Y的标准差可用剩余均方估计:Y=■=±0.389
  从表3方差分析表中得知:F统计量为8.849,系统自动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
  F(0.05,8,195)值为1.986,F(0.01,8,195)值为2.601,F(0.001,8,195)值为3.439。因此,此回归方程相关非常显著。
  为进一步比较8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相对作用的大小,采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根据表3可知:影响创业意愿主观因素相关性从强到弱的依次是:兴趣、性别、高考成绩、民族、专业、来源地、收入来源、家里是否有人经商。
  四、结论及对策
  (一)分析结论
  1.民族地区商科大一学生创业意愿较高。在所调查的222位同学中,有创业意愿的为163人,有效占比为73.4%。没有创业意愿的为59人,有效占比为26.6%人。总体上,民族地区商科大一学生有很高的创业意愿。在商科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过程中呈现出5个特点:
  第一,女生的创业意愿要高于男生的创业意愿。女生有“创业意愿”的57人,占女生总数的89.1%。男生有“创业意愿”的106人,占男生总数的67.1%。这项调查显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机会的均等化,那种女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过去了。
  第二,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创业意愿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学生创业意愿最低。东部地区有“创业意愿”的28人,占地东部地区的92.9%。中西部地区有“创业意愿”的145人,占地中西部地区的75.6%。少数民族学生的创业意愿略高于汉族的学生,这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家庭收入较低,出于改善生活境况的目的从而愿意创业。
  第三,家庭收入来源不同,创业意愿有所差别。创业意愿由高到底依次是:工资收入(81%)、个体经商(77.3%)、打工收入(76.5%)、农业经营(43.3%)。这一调查结果修正了我们关于“个体工商业家庭的子女有更高创业意愿”的看法。
  第四,对创业阻力的认识不同,创业意愿有所差距。认为“经验”是最大阻力的创业意愿最高(79.0%),认为“资金”是最大阻力的创业意愿排第二(73.9%),排在最后的是认为阻力来自“父母”(25.0%)。可见,大学生创业最要解决的理论方面的指导和资金的支持。
  第五,具体专业不同,创业意愿的高低有别。创业意愿最高的是“经济”专业学生(78.7%),“会计”专业的学生创业意愿最低。(68.6%)导致这样的差别,与会计专业重技能培养有关。
  2.民族地区商科大一学生创业兴趣不浓。在调查的对象中,创业兴趣为“一般”及“不浓”的占65.3%。但性别对于创业的兴趣有特殊意义。按照传统观点,女生更善长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少关注创业政策,对创业的兴趣也没有男生浓。调查结果却表明,这一观点正在得到修正。在对创业兴趣方面:男生选“很浓”的比为29.1%,女生很“浓”的比为48.4%。导致兴趣不浓的原因可以从相关的背景因素找到答案。从环境方面来看:一是校园没有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针对“你认为校园的创业文化氛围如何”的选项,选择“一般”以“不浓”的比例为73.5%。二是大学老师没有很好地培养大一学生的创业意识。选择老师影响“一般”及“不大”的为83.4%。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个人对创业政策和创业者关注度不高。选择“偶尔”或“没有”的占比达到了84%。而经常关注“创业政策”的同学有较高的创业意愿(83.9%),高出很少关注“创业政策”的23.9个点。三是个人对创业实践的理解及参与比较单一。在所调查的对象中,近四成的同学认为创业实践就是假期外出打工。
  (二)对策
  1.大学生个人应转变就业观点,培养创业兴趣。在我国大学毕业生每年净增60——65万人的巨大就业压力下,商科大学生应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主动转变就业观点,将“不走寻常路”的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创业的浓厚兴趣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并促使积极投入到创业实践中。为此,商科大一学生应从4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业兴趣:第一,将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二,强化自我意识,主动关注国家关于创业的政策。第三,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兼职、社会实践或调查等方式使自己能尽早地融入社会,全面提升创业综合素质。[2]第四,敢于将创业意愿化为创业实践。
  2.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平台。根据所调研的对象希望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创业教育时,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全部选项。其中,90%的同学选择了“提供平台,让大学参与”。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应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氛围,举办创业大赛,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讲座;培养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将创业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与企业、社会联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
  3.国家应加强创业政策、创业资金方面的支持。根据所调查的数据发现,民族地区商科大学生认为“经验”是最大阻力的创业意愿最高(79.0%),认为“资金”是最大阻力的创业意愿排第二(73.9%)。可见,大学生创业最要解决的是理论方面的指导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国家和各地政府应从政策到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引导和支持。一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创业政策,宣传成功创业者的经历、经验。二是给予大学生创业资金方面的强有力支持。落实好免费贷款,税费、收费减免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
  参考文献:
  [1]吴和清,涂国平.试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基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
  [2]徐宁晟,田晶华.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培养方式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3,(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师生们不仅希望从校园媒体上看到可读性强的文字报道,更希望看到内涵丰富且有新闻价值的图片报道。新闻图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手段在校园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新闻摄影队伍将有助于校媒工作的广泛开展。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摄影记者队伍的指导实践,以网罗校园摄影能手,组建高水平新闻摄影记者队伍;强化新闻摄影实践,提升新闻摄影专业技能和
摘要: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关注焦点多集中于合作模式、质量保障、政策制度等宏观问题,而较少关注教学实践本身。本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和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建立的萨里国际学院为例,介绍了该院在借鉴萨里大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分析了促成其成功的因素,为其他合作办学机构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教学;旅游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药用植物园是校园的一部分,园区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校园整体作为参考点,充分发挥植物园的生态学和美学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美化与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植物园与校园和谐共长”的建设目标。在药用植物园的园区设置、植物物种规划及其建设、功能区建设中很好地体现了文化性和科教性,更好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关键词:药用植物园;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大学生活的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辨识能力较弱,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在获得各种便利服务和娱乐的同时,容易沉迷其中,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或是受到网络诈骗等伤害。因此,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和对策,引导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律文明的行为习惯,正确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摘要:高校实验课是理论课程的延伸与深化,文章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实验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的360°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为更好地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实践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360°视角;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40-02  高校实验课是理论课程的延伸与深化
摘要: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中一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就业创业工作水平,通过对工科院校文科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的调研分析,从拓宽渠道、营造氛围、增强指导、加强援助、推动实践等方面探索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机制,全面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为切实增强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工科院校;文科专业
摘要: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非参与式观察法,从幼儿的饮水环节出发,透视幼儿所处的教育生态环境,发现一日生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幼儿行为、师幼关系、教师行为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饮水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77-02  饮水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必要环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精英式小班教学已成历史,大班教学成为普遍现象,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合作学习的视角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以期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格尔木市旅游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的逻辑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格尔木市旅游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搭建了空间平台,提供了重要条件;格尔木市旅游发展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尔木市旅游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赋予格尔木市发展以新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格尔木市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
摘要:新课标的出台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关注的就是要求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相关的英语背景知识,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可见,英语口语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口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开口,敢于开口,为学生创造口语练习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口语练习;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