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制图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mc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 建筑构造与制图;信息化教学;3D微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14-01
  对建筑物而言,它的构造组成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建筑构造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提供符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方案,以此作为了解建筑的途径。建筑的构造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是建筑内外部空间造型设计的继续与深入。掌握建筑物的六大构造组成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针对以往普通教学中师生互动弱、学生动手少、空间想象弱的问题,本文对建筑制图与构造信息化课堂教学做了相关研究。下面以“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为例”进行说明。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选自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构造与制图的项目二任务一。共计两个学时,使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规划教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喜欢动手实践,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是空间想象力不足,理论学习想象力不高。根据课程标准,设立本次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教学的重点是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教学的难点是构造的规范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六个呼应的子任务贯穿整个教学的前、中、后,六个子任务里包括了六个实操小专题,对应每个构造组成。并辅以微信公众号、云课堂、建筑云课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逐步掌握建筑物的六大构造组成。
  课前,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预习任务“Your Turn”,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通过实地采集或网络搜索等方式寻找身边建筑的构造组成。每小组负责一个构造主题,提交相应的图片资料或者文字描述到云课堂。从而激发同学们建立主动学习的模式,主动探索书本上的知识点。这里,以“门窗”实操小专题为例说明课上的教学过程。课上,首先利用云课堂的投屏展示各组学生课前预习成果,请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劳动成果,进而挖掘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兴趣。
  接着,进入下一个任务“My Turn”。门窗实操小专题中需要学生掌握门窗的分类与特点以及门窗的组合与尺度。为了理解这两个知识点,学生带着目的观看建筑云课中的相应的3D微课,观看结束后练习课后的对应习题。通过对完成习题进行数据分析,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学生集中
  的错误所在,进而有的放矢地对知识点再作阐述。
  学完理论知识,就要让大家动起来,进入“Do It”环节。六组同学划分为A、B、C三个“门组”和A、B、C三个“窗组”,每四人一组,利用卷尺对教室的门窗进行测量,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测量结束后,学生快速判断教室门窗的类别,并绘制出门窗的平面、立面。绘制完成后教师将图纸上传到云课堂的互动讨论上。请学生以小组對抗赛的形式两两对抗,找一找对方小组的“茬,”说一说我方小组的好,用游戏的方式验证、复习知识点。接着学生用投票的形式选出优胜的小组。通过以上四个任务,完成了门窗的分类与特点以及门窗的组合与尺度知识点的学习,通过实操小专题验证了教室的门窗设计是否合理。
  六个实操小专题在课上的组织顺序为: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
  资料,建立生生分享模式;观看3D微课和练习习题巩固知识点,教师针对学习数据分析进一步讲解,建立师生分享模式;继而学生动手操练,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课堂游戏;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必须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设计规范及建筑制图标准等国家规范进行,必须执行相关强制性条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逐条讲解的方式,学生往往觉得乏味,教学效果不佳。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通过网络资料和动画观摩,自主学习构造组成的各项要点,还可以通过老师发布的练习任务及时回顾加深记忆。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分享、快乐参与。
  在课程的结尾,教师总结点评。接着布置课后作业“Home
  Work”,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以下三个课后作业中选择一个来完成。教师依据作业的难易程度给予不同的得分,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体现学习结果的差异化。课后,教师通过建筑云课的学生反馈,采集学生反馈意见,为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式提供有效依据。
  课程以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为核心。过程任务化,以六个相互呼应的子任务贯穿全过程,六个实操小专题让学生手脑动起来;学习分享化,生生分享、师生分享、小组对抗游戏,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知识立体化,建筑云课中3D微课的使用,很好地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短板;教学数据可视化,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实现了学生学习实践的全过程、考核任务完成度、错题集中处、课程综合分析数据均能可视化,帮助教师更直观地把握学情,实行差异化教学。
  信息化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真正体现“做中学”。通过互动、讨论、实操小专题的方法,巩固知识重难点,教师一直扮演协助者的角度,体现“做中教”的理念。信息化课堂使课堂变得具有生命力,值得执教者作更多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其他文献
[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当中的课程不仅综合性极强,同时还兼具实践性、社会性。然而在现阶段的传统教学当中,往往会受到实际教学条件和意识偏差等限制,本该实践为主的教学却仅仅只有理论的教学。将新理念和信息化技术融于一体,给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希望为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