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卖出20亿美元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身处什么时代,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创业项目,只要懂得深挖用户需求、扩大需求用户,就没有做不成的生意。而所谓的商业奇迹,不过是抓住了从需求到用户,这个最直接的商业逻辑。
  一个只播天气预报的电视台,如何存在 30 年,并以 20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 IBM?
  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不过就是新闻播报前后 5 分钟的节目,还经常被观众跳过。而美国的“天气公司”却把天气频道做成了美国人的电视频道标配。
  不仅如此,诞生于1982 年的“天气公司”,还在智能手机时代,变身成一家技术公司。今天所有 iPhone,以及中国以外所有 Android 手机内置的天气数据都来自这家公司。
  这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商业奇迹是如何成为现实的?
  需求和时机,一个也不能少
  今天打开天气频道,除了滚动播放的天气节目外,还有面对天气爱好者的气象图分析节目、大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比如 Prospectors 和 Fat Guys in The Woods。前者讲述了矿工在户外寻找金属、煤矿的故事,后者是由于看太多电视而变胖的人的野外生存真人秀。
  但是30年前,天气频道刚成立时真的只有天气预报——各种气象云图、国家极端天气报道,加上气象学家的解读轮番播放。
  这和当时美国流行的天气预报节目很不一样。美国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流行带有娱乐性质的天气节目,通常出现在新闻后、娱乐节目前的5分钟内,电视台得用动物、木偶、比基尼女郎等娱乐元素来吸引观众。
  但打造一个只播放严肃、专业天气预报的电视台,是 ABC 电视台的气象学家约翰·科尔曼一直以来的梦想。而拥有数家报纸﹑电视台的通信界土豪 Landmark 公司也跟他一样看到了天气服务的前景。1982 年,Landmark 公司的高层弗兰克·巴特恩投资 4000 万美元,和科尔曼共同创立了天气频道。
  天气频道赶上了不错的时机。1980 年代美国有线电视的政策松绑。这项政策的放开,让公共电视网之外的电视频道,特别是播放专门内容的电视频道成为可能。
  在 1970 年代之前,美国的电视频道只有公共的普通电视台。然后,专门播放电影电视剧的 HBO 电视台出现了,它做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电视台的电视剧、电影节目集中起来打包给普通观众。
  HBO 的运作方式让它自己吃了 10 年的官司,因为公共电视台担心 HBO 会抢走观众。1980年,HBO 赢得了这场诉讼。之后,其他想要做专门电视内容的创业者也开始动心。
  与此同时,美苏两国数十年的太空竞赛降低了发射卫星的成本。初创的电视台也能够支付“上星”的费用。
  法规的松绑再加上技术成本的降低,使得美国众多独立电视台数量大幅增长,包括只播放新闻的 CNN、只播放体育赛事的 ESPN、只播放纪录片的探索频道等。它们都是1980 年前后建立的。此后的 20 年内,专注一种内容的有线电视频道从 50 个左右增长到 350 个。
  像做新闻一样做天气预报
  但看5分钟天气预报就能解决的需求,为什么足够养活一个公司30年?
  一开始也没什么人相信这事情能做成。天气频道的创始人科尔曼在当了一年的 CEO 后就因为亏损严重被扫地出门。
  但天气频道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普通的天气节目电视台。和当时晚饭前后的短暂天气预告不一样,天气频道 24 小时提供实时、精确的地区天气预警——就像是现在的突发新闻一样。
  每当发生严重的恶劣天气,天气频道的气象车总会出现在暴风雪侵蚀时的纽约市现场,更会跟着龙卷风跑到美国西部城市,为观众展现暴怒的大自然破坏城市的情形。以 1993 年的暴风雪报道为例,天气频道以每十分钟刷新一次数据的速度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报道期间的收视率超过了 CNN 新闻频道。
  当时,气象专家吉姆·坎托雷的恶劣天气追踪节目也成为热门。他被称为暴风追踪者,经常出现在卡特里娜飓风这样的恶劣气候中,播报当地民众的情况,为观众解释天气变化的原因。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尚不普及的年代,天气频道就是当时最快速的天气情况传播平台,而这些信息对于人类出行、消费、工作以及生产都极为有用。这些有用信息不仅留住了观众,还带来了广告商。
  1995 年前后,美国有 5400 万家庭订阅了天气频道,并以每年 25% 的速度增长,而广告商也会在夏天插播度假广告,在冬天投放热饮广告,以及在固定节目和各种气象周边商品中担任赞助商。
  当时,电视订阅费和广告费为天气频道带来 95% 的收入,天气频道的 400 名员工,包括 52 名气象学家和 32 名电视主持人,每年能创造 2 亿美元收入,其中一半是利润。
  一个只是播放天气预告的电视频道,成为了美国人的电视频道标配。
  贩卖大数据
  在智能手机时代,天气服务的价值又存在于哪里?
  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天气频道其实是一家技术公司。这也是它能从电视媒体迅速转变为移动互联网天气服务提供商的原因。
  气象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商业公司在天气预报中做得更多的是根据各方数据将预报精确到每个城市的每个街区。天气频道收集全球 4000 万个气象站的数据,并尽可能地收集来自政府机构、卫星、雷达以及各地的气象资讯。这些数据会被汇集到天气频道的 SUN 系统(Storage Utility Network)上进行储存,同时用一套天气预报系统来加以分析,最快只要 11 毫秒就能计算出一则预报信息。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资料和运算需求,2012 年上任的首席信息官 Bryson Koehler 将分散的 13 座资料中心和基础架构搬上了云端。
  天气频道目前同时使用亚马逊、Google 的云计算平台用于收集、发布天气资料,并利用大量的虚拟机来建立预测引擎,计算各种预测模型,以提高准确度。目前,天气频道的预报准确度已经达到 77% 左右。当预报错误时,还能检测到用户浏览行为的变化,用以修正错误的天气预报。
  甚至在天气频道现有的 1400 名员工中,三分之一都是科学家,包括气象学家、计算机专家、数据分析科学家。
  2012 年之后,天气频道先后收购了竞争对手 Weather Underground 和为媒体提供气象资料和分析产品的 Weather Central,并更名为“天气公司”,从面向观众的天气频道变身为以贩卖数据的技术公司。
  其中一个贩卖数据的例子,就是和苹果合作,为 iOS8 以上系统提供更详细的天气信息,将预报从最长 5 天延长到 7 天,还提供了详细的日出、日落等信息。
  此外,精确的天气信息除了提供天气预报和解决方案,还为广告商提供另一个维度的广告投放参考。“天气公司”从去年开始为 Twitter 提供数据,让晴朗天气地区的用户更有可能在 Twitter 上看到啤酒广告,这一切结合方案还在推进当中。
  为商业公司提供数据服务也是 IBM 买走“天气公司”数据部门的原因。
  寻找下一个开始
  IBM 收购的是“天气公司”数字业务和分析部门。现在“天气公司”只剩下广播部门——也就是前景黯淡的天气频道和广播报纸等服务。
  今年以来,运营商 Verizon 和 Dish 都暂停了与天气频道的合同,让天气频道直接失去了 1960 万户家庭。它的订户数量从顶峰的 1 亿跌落到 8970 万。
  今年年初,天气频道与网络电视 Sling TV 达成协议,用户每月花 20 美元就可以在 Sling TV 的应用里收看到天气频道的节目。
  成立 33 年后,“天气公司”又回到了原点。不过,谁又知道这不会是新的起点。
其他文献
如何切割一头牛  巴西人卫斯理·巴蒂斯塔只身来到美国时,连一句英语也不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格里利县里,老牌肉制品公司“斯威夫特”的工人们惊奇地看着他们的新老板——这个巴西“阍佬”梳着大背头,穿着一套牛仔服,昂首跨进充斥着血腥臭气的屠宰车间里。  卫斯理挤进牛肉分解的流水线,亲手操刀开始切割一头牛,嘴里还用葡萄牙语念念有词,他的翻译急忙向工人们解说,斯威夫特的新老板正在教你们怎么切割牛肉呢!  工人
从摩托罗拉西区总监的位置上辞职创业,罗蛟说自己跳出了温水,也跳出了井底。看上去他似乎回到了熟悉的大数据领域,但这不只是一次回归,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2011年,通讯行业依然享受着垄断式利润。  这一年,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杀入手机市场,智能手机领域挤满了资本与创业者。  也就是在这一年,罗蛟出人意料地选择从摩托罗拉西区总监职位上辞职,创办了九鼎瑞信。手机产品的高频迭代,在通讯行业衍生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疫病。本文介绍了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该病的基本情况、防控措施、考核验收情况及成效。
冷暖“第一会”  2014年3月,在成都的暖阳下,走过90届的全国糖酒会却让所有参会人都感受到了一点寒意。  这是相对以前的盛况而言的。  作为“天下第一会”、中国食品行业“睛雨表”,数年前记者奔赴成都首次参加春季糖酒会时,那种热闹境况还历历在目:宾馆、酒店乃至最不起眼的招待所早在一个月前就被抢订一空,整个城市随处可见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般的广告牌;走在大街上,几十、上百人的“举牌”队伍尽往人堆里钻
采用无公害科学技术,按照"引进优质罗氏沼虾苗→温室大棚强化培育虾苗→虾(罗氏沼虾)、鳙与菜(空心菜)共生的池塘健康种养殖(纳米增氧技术)→成虾、鱼、菜销售"的技术路线,采取科学选
——“李全顺是大善人,在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支持李全顺!”挺他的振振有词;  ——“李全顺就是个大骗子,拿了我们钱去挥霍,他怎么能这样做人!”倒他的义愤填膺;  2013年10月,一则关于“河南全顺铜业董事长李全顺高额利息集资涉嫌非法集资”的消息流传于网络,在新乡民间激起千层浪。街头巷尾、茶馆酒家常常听到各种关于李全顺的传言及争论。  而聚焦于事件的核心人物李全顺及他的企业全顺线材,当地商界人士从
2007年中旬,在多方力量的合围下,喧嚣一时的中国普洱茶市场崩盘了。  行情急转直下,那些满仓满库的普洱茶,原本可以卖出上千万元的市场行情,如今瞬间缩水成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作为普洱主产地之一的云南省勐海县茶老板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要不要去跳楼。  那一年,古农茶业的创始人岩文还在倒卖茶叶,暴涨暴跌的价格曲线同样把他折磨得够呛。于是,岩文下定决心转型到茶行业的上游——做一个能扛住资本市场风雨的普
采用皮肤刮取物进行镜检的方法,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北山地区农牧户养殖的20只猫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检出疥螨病感染猫1只,阳性率为5.0%,说明该地区农牧户饲养的猫群中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