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追求创新意义尤其重大,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健全去创新人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教师的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均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不仅是名师所授知识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名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须建立在教师的个性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如;变多讲多练为少讲精练,便注重讲授为注重活动,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创新教育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一节课能否上出成效,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心情是否愉快。因此,我们应创设出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时间和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他克服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单一、依赖等缺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春》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个词或句子,并说出美在哪里。当我检查时,我惊喜的发现学生的见解是那么有新意。他们有的说:“我认为最美的一个词是‘钻’,它写出了春草冲破泥土的挤劲儿,表现力春草旺盛的生命力。”有的说:“我认为最美的一个词是‘闹’,它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有的说:“我认为最美的句子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因为这个句子中的两个‘盼望着’表达了盼望春天心情的急切;两个‘了’给人以亲切、柔和的感觉,让人充满了喜悦。”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比起教师先解释,学生后理解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试想,教师如果一味的独断专行,而缺乏课堂的民主化,势必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学生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聪明才智与激情被遏制,最终会扼杀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挖掘教材,为创新提供资源。
  中学语文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所使用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描写了大量的创新性的‘物’,如激荡人心的“安塞腰鼓”、巧夺天工的“核舟”等。还记叙了大量创新型的‘事’,如墨子劝说公输班、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等,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创新精神。教材中还涌现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如天文学家哥白尼、地理学家徐霞客、执着探索的居里夫人等。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宝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给学生尝试创新的机会与成功的喜悦,使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和发掘。
  四、在质疑驳问中为创新激活动力。
  怀疑是探索和创新的基础。如果一味墨守成规,何谈发展和进步!当同学们学完《哥白尼》一课时,我提示他们:正是由于哥白尼敢于否定前人的理论,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地心说”;也正是由于怀疑精神,崇拜哥白尼德布鲁诺才否定了“太阳中心说”,并提出了“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这一科学论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学生预习了《孔乙己》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孔乙己身材高大?为什么反复的写咸亨酒店的笑声?孔乙己的结局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作者为什么不交代?我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由于这些都是自己心中的疑问,所以大家很感兴趣,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比教师讲授效果好得多。在课堂上我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提问。有一次,我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课文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有矛盾。这个问题很有分量,我马上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从语法、逻辑等角度谈了不少意见,很有见解,我及时给予鼓励,激励他们要敢于大胆质疑。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不应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的事野,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改的重要范畴,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他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的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尝试和体会:一、摒弃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二、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三、改变单一性课堂问答模式。四、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课堂 创新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地
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问题可以由教师提,也可以由学生提。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是最积极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呢?   (一) 营造氛围,让学生有"疑"敢质   在过去的
摘要: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捕捉美的生活,观察美的教材,体验美的操作,领悟美的想象,接受美的评价",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渗透  美学是研究美以及感受和创造美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把它的原理引进教
【摘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已成当代教学理论中的一个热点。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能力 自主 情感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实现了语文课堂教育素质化,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如何实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思维体操的学科,所以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设情境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动手动脑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
新课程中的教师是课程资源重要的开发者,课程开发给教师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来说,教师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课程意识,他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直接影响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重视教师自身,变“学识、智慧”为“资源”   如果说教师的经历、视野是现行的课程的话,那教师的思想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和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品质、思想、人格、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修养,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注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美术课程标准在把美术课程定性为“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表述了其“具有人文性质的特点”,强调美术文化的学习。不仅如此,本着美术对中小学今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美术课程标准更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即旨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艺术    著名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古代教育上有句话叫"黄荆棍下出好人",意思是通过打骂能够让人成才。这句流行数千年的古语在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谈起,并无以为真。通过数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耳闻目睹,我慢慢体会到黄荆棍下也未必会出好人,相反这种教育方式有许多负面影响。   对学生适当的惩罚可能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加以改正,而适当的尺度却难以把握,最重要的是切忌把这里的惩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了每一个教育者思考的问题。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从课堂各个环节入手。本文就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评价,课后作业和反思等角度对如何达到一节高效课堂进行了阐述。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讨论尤为激烈。讨论源于并基于课堂教学实际。当前中学课堂有一种非常的境况。那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而学生学得很痛苦,而且学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