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由信息支撑的时代,作为职高英语教学,其与信息社会最佳的联系点,就是信息技术以有效的形式契合职高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之下,微课以强大的生命力出现在教育研究者的视域当中,并经琢磨之后出现在一线教师的面前。近年来,笔者对微课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同时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反思的指向自是微课的有效运用,而反思的结果则可通过如下几点来描述。
1. 微课选题须精当
微课是一个新鲜事物,教育中新鲜事物的出现与运用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化。吸收了这一教训之后,笔者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微课选题必须精当。
把握微课选题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生为本。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且可以通过微课来取得突破的时候,就是微课的用武之地。职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困难不少,但可以通过分类概括,以掌握学生知识建构出现困难的学习方法或学习品质上的原因。以语法教学为例,作为组词(汇)成句的规则性内容,语法一直是职高学生比较头疼的内容,而笔者的探究发现,在语法学习中,微课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比如说动词的语态学习,职高阶段的学习重点就是动词的被动语态,虽然说这可以在学生相对熟悉的主动语态的基础上构建,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理解被动语态知识的时候确实会出现较多困难。于是笔者基于例句形式呈现、被动语态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注意点等环节设计了一个微课,其具体内容包括:以Jack和Tom两个角色在Jack has just arrived from work. Tom is waiting for him at home.的背景下设计一个简单对话(具体内容略),然后呈现被动语态的例句形式,如:He was stuck in a traffic jam for 30 minutes./ The road was closed. / ...the new cinema is being built. / ... Too much money has been spent on the project.等。其后,被动语态的结构主要从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be+过去分词)、非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等)等角度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结构模式;被动语态的使用注意点主要针对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转换而言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see/here/make等動词后的复合宾主中,不定式一般不带to,转换为被动语态后都要带to等。这样的选题,直接命中学生在被动语态学习中的困难,因而总能让学生产生直接关注的力量。
2. 微课制作须经济
微课虽小但五脏俱全,因此微课的制作其实是需要付出时间与努力的,尤其是视频制作对于很多英语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前期的准备,后期的整合等,都比较麻烦。正因为如此,微课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其实还存在不小的难度。针对这一实际情形,笔者以为微课制作越经济,其越有可能得到普及。笔者的经验是:在选题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关键就是教师要熟悉一款微课软件。课件制作常用PPT(笔者偶用flash),视频录制软件可选Camtasia Studio,音频制作(可选)可用Gold wave。这些软件比较傻瓜,上手比较快。
对于微课的架构设计,笔者的观点是要尽量简单,通常不超过三个环节。如上例中,动画情境是一个环节,被动语态的示例与结构是一个环节,使用注意点是一个环节。事实证明,三个环节的架构可以让教师形成一种没有太大工作压力的习惯,三个环节的架构对于学生的观看来说也是比较轻松的。在制作的时候,如有动画,则仍需简约,能说明问题即可,切不可因画面过于绚丽而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视频须短而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微”,选用的文字素材需具有典型性,以让学生在重复观看中能够形成深刻的记忆。总的来说,制作越经济,越容易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就越容易让微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微课环节须简洁
上面提到了微课环节的问题,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微课须凸显“微”的特征,微固然有小的意思,但要把一个内容讲清楚说明白,只要求小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简洁。
笔者在设计被动语态微课的时候,经历了多种尝试。比如说在被动语态的结构中,笔者曾经想过将一般现在、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一并列出来,后来发现这样篇幅太大,占时较大,学生观看时也会感觉复杂。于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就其中的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两个重要时态进行讲述,这样这个过程就简洁多了。即使学生在其它时态中会遇到理解困难,但由这两个时态的观看与研究,其实可以带动他们思考其它的时态,这反而让微课起到了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反之,如果每个知识点都呈现,那微课不仅雍肿,学生还容易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4. 微课对象须明确
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发现微课的服务对象需要明确,也就是说微课不一定非得是服务全体学生的,针对部分学生的部分学习困难,也可以专门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微课。
比如说职高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会出现性别差异,那就可以针对男女生分别制作微课。男女差异包括兴趣差异,包括记忆方式差异,包括理解方式差异,微课制作中所用的素材就可以针对这些差异来进行。如男生可能喜欢游戏角色,而女生更爱情感剧,微课中的人物角色就可分别设置;又如男生习惯理解记忆而女生不拒重复记忆,微课中也可以针对男生提供变式例句,而针对女生则直接提供同式例句等。
事实证明,这样的分类往往能够切中不同对象学生的要害,从而让微课起到促进学生建构英语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杜铁荣. 微课应用于职高英语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1. 微课选题须精当
微课是一个新鲜事物,教育中新鲜事物的出现与运用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化。吸收了这一教训之后,笔者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微课选题必须精当。
把握微课选题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生为本。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且可以通过微课来取得突破的时候,就是微课的用武之地。职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困难不少,但可以通过分类概括,以掌握学生知识建构出现困难的学习方法或学习品质上的原因。以语法教学为例,作为组词(汇)成句的规则性内容,语法一直是职高学生比较头疼的内容,而笔者的探究发现,在语法学习中,微课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比如说动词的语态学习,职高阶段的学习重点就是动词的被动语态,虽然说这可以在学生相对熟悉的主动语态的基础上构建,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理解被动语态知识的时候确实会出现较多困难。于是笔者基于例句形式呈现、被动语态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注意点等环节设计了一个微课,其具体内容包括:以Jack和Tom两个角色在Jack has just arrived from work. Tom is waiting for him at home.的背景下设计一个简单对话(具体内容略),然后呈现被动语态的例句形式,如:He was stuck in a traffic jam for 30 minutes./ The road was closed. / ...the new cinema is being built. / ... Too much money has been spent on the project.等。其后,被动语态的结构主要从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be+过去分词)、非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等)等角度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结构模式;被动语态的使用注意点主要针对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转换而言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see/here/make等動词后的复合宾主中,不定式一般不带to,转换为被动语态后都要带to等。这样的选题,直接命中学生在被动语态学习中的困难,因而总能让学生产生直接关注的力量。
2. 微课制作须经济
微课虽小但五脏俱全,因此微课的制作其实是需要付出时间与努力的,尤其是视频制作对于很多英语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前期的准备,后期的整合等,都比较麻烦。正因为如此,微课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其实还存在不小的难度。针对这一实际情形,笔者以为微课制作越经济,其越有可能得到普及。笔者的经验是:在选题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关键就是教师要熟悉一款微课软件。课件制作常用PPT(笔者偶用flash),视频录制软件可选Camtasia Studio,音频制作(可选)可用Gold wave。这些软件比较傻瓜,上手比较快。
对于微课的架构设计,笔者的观点是要尽量简单,通常不超过三个环节。如上例中,动画情境是一个环节,被动语态的示例与结构是一个环节,使用注意点是一个环节。事实证明,三个环节的架构可以让教师形成一种没有太大工作压力的习惯,三个环节的架构对于学生的观看来说也是比较轻松的。在制作的时候,如有动画,则仍需简约,能说明问题即可,切不可因画面过于绚丽而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视频须短而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微”,选用的文字素材需具有典型性,以让学生在重复观看中能够形成深刻的记忆。总的来说,制作越经济,越容易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就越容易让微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微课环节须简洁
上面提到了微课环节的问题,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微课须凸显“微”的特征,微固然有小的意思,但要把一个内容讲清楚说明白,只要求小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简洁。
笔者在设计被动语态微课的时候,经历了多种尝试。比如说在被动语态的结构中,笔者曾经想过将一般现在、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一并列出来,后来发现这样篇幅太大,占时较大,学生观看时也会感觉复杂。于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就其中的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两个重要时态进行讲述,这样这个过程就简洁多了。即使学生在其它时态中会遇到理解困难,但由这两个时态的观看与研究,其实可以带动他们思考其它的时态,这反而让微课起到了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反之,如果每个知识点都呈现,那微课不仅雍肿,学生还容易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4. 微课对象须明确
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发现微课的服务对象需要明确,也就是说微课不一定非得是服务全体学生的,针对部分学生的部分学习困难,也可以专门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微课。
比如说职高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会出现性别差异,那就可以针对男女生分别制作微课。男女差异包括兴趣差异,包括记忆方式差异,包括理解方式差异,微课制作中所用的素材就可以针对这些差异来进行。如男生可能喜欢游戏角色,而女生更爱情感剧,微课中的人物角色就可分别设置;又如男生习惯理解记忆而女生不拒重复记忆,微课中也可以针对男生提供变式例句,而针对女生则直接提供同式例句等。
事实证明,这样的分类往往能够切中不同对象学生的要害,从而让微课起到促进学生建构英语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杜铁荣. 微课应用于职高英语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